约有 222 项符合 种玉米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1-100 项 (搜索用时 73 毫秒)

正文:3年前,贺志平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一家的日常开销全靠种玉米维持。在县委、县政府光伏扶贫政策支持下,他在自家的屋顶建起了家庭光伏“发电站”。     现在,他家每年仅光伏发电一项就收入4000元,已如期脱贫。乐得老贺逢人就夸:“晒着太阳就赚钱,幸福生活在眼前。”     像贺志平一样的光伏...
正文:于翠不懂什么是“产业革命”,说出来的话也朴素:“种玉米只够勉强糊口,还是种蓝莓好,这是摇钱树。” 干活累了,于翠喜欢伸直腰,远眺对面的蓝莓园。宽阔的园区道路上不时有车辆穿梭,观景台上游人不断,趁着难得的好天气,都喜欢来蓝莓园里转转。 昔日沉寂的荒山坡上,层层叠叠的蓝莓树顺势排开。“蓝莓园这两年已扩...
正文:唐小松一家九口人,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勤俭劳作的父母,求学读书的弟弟,和唐小松小家庭四口人,全家人均耕地不足5分,那时只能靠种玉米维持生计,一家年收入只有三到五千元。 而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更为雪上加霜的是,2014年唐小松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全家人不得不举债五万多元为他进行手术。这笔钱对唐家人来说,无疑...
正文:“三分之一的地种玉米,一亩一年只能收一季,只有700多元收入。”石坝村村支书杨取勇说,藤椒园刚起步,还看不到收益,但唐道德在地里又间种了大豆等经济作物,一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 石坝村村民杨思富也常年在外务工,跟着唐道德投入1万元种了4亩多藤椒,去年间种大豆已收入5000多元。杨思富笑嘻嘻地说:“钱是肯...
正文:此时,49岁的何永云在江对面山坡上种玉米,听到呼救声后,他连忙扔下锄头往山下跑。“不要慌,快抱住这根竹竿!”岸边只有何永云一人,他看到几根粗壮的竹竿,就捡起一根长竹竿向江面扔去,随后跳入江中,推着竹竿向落水者靠近。 已20年不游泳的何永云让3个惊恐的生命得救。“我只是大山里的一个普通农民,尽了自己做人的本分...
正文:开农家乐之前,家里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玉米、水稻,日子过得比较紧。     而如今,除了开农家乐,他还在家里种着30亩草果以及重楼、葛根等一些经济作物。“去年单是草果就卖了2万多,等这30亩全部挂果应该能有个六七万的收入。”王战荣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2019年对于王战荣一家来说,意义非凡。在2019国际篮联...
正文:他家以前种玉米,但地里净是石坷垃,一亩收不下300斤。后来种中药材鸦胆子,石旮旯里那点收成根本回不来本,东拼西凑来的几万块钱打了水漂,反而欠下一大笔债。有一天,夜里两点他跑到地里,扯一把鸦胆子,嚎啕大哭。有人问他为啥大半夜出来,他有点不好意思:“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让老婆孩子看见这模样。” 不久后,黄...
正文:全村大都靠种玉米为生,到处是泥土路,危房也多,还有不少人家没用上自来水。 建设“吉青发家养殖园”,是团吉林省委扶贫工作队到任后“啃的第一块硬骨头”。为了建好养殖园,图纸设计、造价清单、招投标……胡旭说,每一个环节都要按标准严格执行,但要尽可能省钱,把每一分扶贫款都花在刀刃上。 大家连夜赶工,1个多月就建成...
正文:“到现在,有30多家农户加入种植队伍,相对于种玉米水稻,每亩亩产翻两到三倍。”李香兰覆盖的总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 种植玫瑰花的乡亲们,有的盖起了二层小楼。为了感谢李香兰,乡亲们给她取了个名字“花香兰”,李香兰将自己公司的名字叫做花香兰。 这两年,李香兰像个花匠,手把手教他们选玫瑰、种玫瑰,和他们一起采...
正文:他走访了解,村里家家户户都以种玉米为生,没有特色产业,增收缺抓手。 慕海军和工作队队员到山东、黑龙江多地考察,发现鲜食玉米的种植难度不大,并且市场前景好,便和村干部商量,鼓励村民把普通品种变成黏玉米,并成立大庆市壹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鲜食玉米生产线。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前进村...
正文:此前,一家人住在两间土坯房里,靠种玉米、红薯维持生计。如今,一家人不仅在合作社做工,还承包了10多亩地经营“神仙叶子”,摘下来的叶子卖给厂里,一年收入10多万元,不仅在老房子旁盖起了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还能供孩子念大学。 就这样,在脱贫攻坚战中,重庆团组织通过“造血式”扶贫,让贫困户得到发展的“第一笔本...
正文:从农户如何参与到最后收益,给大家算了笔账,“我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做高端大米产品,有机富锶水稻的牌子一打响,一斤卖15元,是传统种玉米收益的20多倍。”对于没有地的中老年农民,李富岗也有考虑,让这些人干水稻种植的农活儿,每人每天能挣100元,一年能干7个半月,“而且在当地务工不仅方便,还可以减少生活成本。”承诺参与...
正文:马成福是青海民和县人,在老家,“看天吃饭,种玉米和土豆一年只赚几百元,家徒四壁,住的地方不如羊圈,知道诺木洪需要大量劳力,就来找机会。” 现在,他在此扎根,承包了40亩土地,年收入15万元,盖起了两层小楼。马成福原来村子的人来了一半,都有了稳定的生活。 来自河南的丁颖,最初只是作为收购商,每年9月份到10...
正文:“一斤蚂蚱18元,一年两茬儿,一个棚净赚3000元~4000元,收入是种玉米的五六倍。”蚂蚱养殖户李新元说。 谈到蚂蚱养殖,赵北乡乡长郭雷介绍,蚂蚱养殖项目投入少、风险小、收益快。乡政府免费为贫困户建塑料大棚、提供虫卵和技术支持。目前共有7个村子参与这一项目,蚂蚱大棚发展到200个,覆盖150余户贫困户。 ...
正文:“我们这山葡萄根本就不愁卖,现在山葡萄的亩均收入3000元左右,比以前种玉米高了不少。”刘叶阳介绍道。 马鞍山村的第二个主导产业是乡村旅游业,马鞍山村依托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素有“塞外小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带动,成功发展了“山葡萄农家乐”模式的乡村旅游业。目前,村里“农家乐”共12家,年接待游...
正文:“一斤蚂蚱18元,一年两茬,一个棚净赚3000-4000元,收入是种玉米的五六倍。再说养蚂蚱也省事,就是棚里放点草、喷点水,地里的其他农活啥也不耽误,这个营生捎带着就做了。”蚂蚱养殖户李新元说。 谈到蚂蚱养殖,赵北乡乡长郭雷介绍,蚂蚱养殖项目投入少、风险小、收益快。乡政府免费为贫困户建塑料大棚、提供卵和技术支持。...
正文:他与40多个麻风病人,种玉米,养牲畜,同吃同住。     张光禄。资料图     50年代初,国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麻风防治工作。从中央到省(市、区)、地、县组成了万余人的防治、科研队伍,建立了千余所麻风院、村、所、站,制定和及时调整了防治方针。1959年,按照当时省民政厅和卫生厅的要求,兴仁麻风...
正文:魏学英还保留着堆肥的习惯,她家每天的厨余垃圾都埋在自家大棚边的一个土坑里,沤好后翻出来,种玉米、蔬菜等,自家消化。 8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村北靠近京密引水渠的一片小树林里,一月一次的环保市集正在举行。市集的第一个展位上,一排五颜六色的垃圾分类桶前围满了参观者。“这是放药品的,这是放果皮的,这是放...
正文:今年52岁的杨阿册正在打扫房子,路修好后,她家顺利完成危房改造,丈夫、儿子外出务工,她在家养牛、种玉米,全家去年脱贫。 “路一修好,乡亲们就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杨烦烦说,路通百业兴,16户人家现在全都脱贫,日子越来越红火。 2016年以来,隆林共计投入约17亿元,实施928条通屯路硬化,705...
正文:以前村里种玉米收成都不好,现在农业专家给村里制定产业发展,到村里细心指导村民种植;以前村里人连挖挖机都没见过,现在村里人在外务工又返回家乡创业。“村里的农产品都是订单式种植,不愁销路,大家有干劲;村里人内心的世界打开了,我们对外交流的世界也打开了。” “核桃寨村现在的日子真好了,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不少家...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