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82 项符合 两弹一星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
正文:2015年,“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总书记微笑着躬下身,将证书颁发给坐在轮椅上的于老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这一“礼遇”老一辈科学家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邀请黄旭华代表坐在自己身边合影。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
|
正文:新中国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余国琮立刻放弃美国大学的教职,辗转乘船回国,当时同船的还有日后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令年轻的科学家们兴致勃勃的话题只有一个,“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事”。
余国琮研究的重水精馏技术,是决定原子反应堆能否运行的“卡脖子”技术。周恩来总理来天大视察时,握着他的手说...
|
正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宋云涛深切感受到,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力量,肩负历史重任,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迸发涌流。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
|
正文: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今天,“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这一伟大精神谱系中的最新篇章。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更是如...
|
正文:这所建立于抗战烽火中的大学,在艰苦的条件中坚持办学,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培养了8000多名学生,先后走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0多位院士……
“西南联大既为中华民族传承了历史与文化,也为中华民族复兴储备了大量人才。其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教育精神和...
|
正文:从“两弹一星”“神舟”“天宫”,到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科学家们接续研发着国之重器;从大庆油田、三峡大坝,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雄安新区,建设者们不断改变着祖国的面貌。
“这是伟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当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战舰帮助身陷困境的侨民撤离时,当新冠肺炎患者不分男女老幼、得到免费诊疗和悉心救护时...
|
正文:走进新中核是由中央网信办联合中核集团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是中核集团在网络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让更多网民参与、了解、支持核工业的具体举措,旨在用笔和镜头勾勒描绘出更鲜活的中国核工业形象,讲述中国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打造网上网下同心圆,为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和建设核电强国梦想贡...
|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新时代北斗精神,基本内涵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结晶,北斗系统的发展浓缩着我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面对缺乏频率资源...
|
正文:他们将一腔热忱倾注于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领域填补了空白,在“两弹一星”等重大项目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筑牢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石。
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空前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宏图伟业。
看今朝,万马战犹酣。
...
|
正文: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精彩上演,在校内外引发热烈反响,该剧所有演员均为在校师生,他们用生动饱满的表演,深情展现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非凡经历,讴歌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
|
正文:今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虽从零起步,却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系统建设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究其原因,与对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对航天精神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东方红”到“北斗系统建设”,其中凝结了中华民族...
|
正文:“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无不展示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面貌。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复杂而激烈的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超凡的理论勇气...
|
正文:“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无不展示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面貌。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复杂而激烈的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超凡的理论勇气...
|
正文:到拥有“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玉兔登月”“天问一号”,到今天北斗密布宇空,中国航天从举步维艰到航天大国,无不体现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精神”。特别是北斗卫星,一路走来,攻坚克难,不但打破了国外多种关键技术封锁,还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后来者,...
|
正文:1983年,“两弹一星”元勋、“863计划”倡导者之一陈芳允院士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构想。这一方案能以最小星座、最少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从无到有”。
后来,“两弹一星”元勋、北斗系统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进一步组织研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决定先建试验系统,再建区域系统,最后建成全球系统——
2...
|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的成就,强调指出,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参研参建的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合奏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
|
正文:程开甲先后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详见:《求是》2019年第4期《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
党的好战士张富清
张富清同志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他60多...
|
正文:这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从“两弹一星”起就一直传承的创新志气和不懈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
“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总书记指出。
港珠澳大桥开通、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
|
正文: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元勋、“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后来又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以及北斗三号立项和论证。孙家栋院士还是绕月探测工程技术总负责人。
7月31日,91岁的孙家栋院士坐着轮椅来到人民大会堂。这是一年之后他和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再次见面。去年9月,孙家栋荣获国家最高...
|
正文: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孕育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
这些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不断激励着勇敢的中国人民和英雄的人民军队攻坚克难、努力奋斗。
把人才强军战略转化为发展规划和务实举措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为战育人,是人才强军战略的核心。
在空军...
|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