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82 项符合 两弹一星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45 毫秒)

正文:而直到1999年,在“两弹”诞生30多年后,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才正式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身份走进公众视野。 那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当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老科学家们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时候,陈行行10岁。过了12年,他也走进这个神秘单位。 入职之...
正文:听完回答,习主席露出满意的微笑,勉励大家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转眼已是6年有余,安金霞和同事们把这句话牢记心间,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试验和任务之中,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航天发射飞行分析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习主席亲...
正文:刘鉴峰所在的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成立之初便肩负着为两弹一星保驾护航的重大使命。当时的研究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一旦发生核战争或核事故,该如何处置和防护等。 2005年刘鉴峰从南开大学硕士毕业进入研究所时,就开始思考,新的时代如何将技术应用于社会,让普通老百姓能从中受益。从农村走出来的刘...
正文:在于敏的名字前加了8个身份,每一个都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里面并没有“中国氢弹之父”——尽管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就在今天于敏去世时,它也是媒体引用...
正文:北斗系统的雏形来源于“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的设想。这位戴着瓶底厚眼镜、笑容温厚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用手术刀拔掉双脚大拇指的指甲,借此住进医院,避免被带往台湾。1980年,他与另外三位科学家向邓小平上书一封,即后来著名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必须从现在抓起,以力所能及的资金...
正文:一时间,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彭桓武,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开拓者叶笃正,“黄土之父”刘东生,哈佛大学著名数学家Phillip A.Griffiths等大科学家纷纷走上这所学校的讲台。 颜基义记得,李政道在1979年应邀来讲授“粒子物理-统计力学”时,来听课的除...
正文:参加过上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有关研究工作的张宏显说,怎么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让航天普惠给广大群众,特别是为年轻人了解、学习所用,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民营企业在民用航天事业推广和发展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
正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院士之子邓志平、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首任院长黄钰生先生之女黄满女士、闻一多先生之孙闻黎明教授等西南联大校友亲属、西南联大附校校友代表,云南省相关领导,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院士,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相关领导也出席了纪念大会。 80年前,在民族存...
正文:两弹一星元勋、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说过这样一番话:“有人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继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等之后,我国取得的又一伟大成就,依我看,这话说得一点也不过分。” 如果用奖项和成果拉个对撞机的“成绩单”,可能两三页也未必能写完: 1988年10月该装置建造成功,成为国际上τ-粲物理能区性能最好的对撞机,先后...
正文:从研制两弹一星,到开展三线建设;从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到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筚路蓝缕的奋斗,延续着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底气,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让...
正文:刘杰是“两弹一星”功臣、中国核工业奠基人之一,曾任二机部部长、党组书记,经历了中央决策、争取苏援、苏援中断、完全彻底自力更生等几个阶段,圆满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成功和核潜艇动力装置初步设计,建成了国内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为中国核工业创建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杰1915年出生于河北威县,“九一八”...
正文:回首往昔,从“两弹一星”工程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到三峡工程实现“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中国人民正是靠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克服一穷二白困难不断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厚植起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梦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也正是靠着自力更生,中国在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港...
正文:追溯历史会发现,当年这所瞄准“两弹一星”而建的大学,生来就与“星”结缘。 从攻克“两弹一星”,到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再到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升空,一代代中国科大人始终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不畏艰难,勇闯科学高峰,将科技创新突破与国家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开创了科教报国的“群星闪耀时”。 ...
正文:当年的手摇计算机虽只能做简单运算,却为我国研发“两弹一星”出过力。 中文输入的发展史是一定要“装进”博物馆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关村很多老创业者钻研的一件事是在电脑里敲出中文。1987年上市的四通2401打字机开启了中国的办公自动化,通过微电脑处理器,能直接打印出汉字;长城0520计算机是最让苏菂得意的镇...
正文: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形成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年代,形成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一精神谱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源头都在“红船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红船精神”见证了党“开天辟地、敢为人...
正文: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宝贵思想财富。这些在艰辛实践创造中形成的精神力量,彰显了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条件实现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党的精神谱系连缀起近百年党的伟大实践的内在理路、辉煌逻辑、成功秘诀,既为...
正文:从王尽美、方志敏到刘胡兰、董存瑞,到邱少云、刘英俊,到焦裕禄、两弹一星元勋,再到李保国、黄大年,我们的事业就是依靠像他们这样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他们无愧于奉献给初心和使命的形象大使。因此,奉献精神,决定了“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之前,我们曾经奉献过团圆、财产、自由,甚至生命,今天我们可...
正文:但就是在这里,钱学森、郭永怀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使这里成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发源地之一。他们不仅铸就国之重器,也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白春礼希望学生们缅怀他们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继承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
正文:这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妻子在信中写道:“党的事业就是我们以及子孙万代的前途和生命,我这样做,或能稍为弥补他没有机会完成他对党的事业尽到最大努力的遗憾。” 1986年,同样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邓稼先已身患癌症。在弥留之际,他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
正文: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俩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郭永怀牺牲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试爆,氢弹的武器化得以实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郭永怀是被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