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63 项符合 国家天文台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60 毫秒)

正文: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的消息称,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其信号仍在持续,而且变得更强。 这一天文发现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团组金驰川研究员主导,合作者包括英国杜伦大学克里斯·多恩教授和马丁·伍德教授,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 据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
正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称,此次日环食的环食带依次穿过西藏、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其他省份也可看到掩食程度不同的日偏食。 今天下午,不少网友表示天公不作美,错过了这场奇观。国家空间天气预报台副台长郭建广介绍,观测日环食需要天气晴朗、云量少、较高的大气透明度。根据气候条件和天气状况等...
正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表示,把外太空的资源开采后拿到地球上用,代价非常高昂,而且有些资源,如黄金、铂金等,品质如果不高完全没有必要开采。但有些资源,如月壤中含有的氦-3,如今已被世界公认为是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而且地球上没有,这就有必要拿回来。据了解,氦-3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超导电...
正文: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员朱炜玮、李菂等与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搜寻技术,结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对“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海量巡天数据进行快速搜索,首...
正文:4月25日,火星任务又有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建的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当天在天津成功实施完成70米天线反射体的整体吊装。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是完成火星探测器科学数据接收任务的关键设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兼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
正文:继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科学家对月球背面的科研再创“人类首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这一科学成果对了解月球历史上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正文:记者从北京市怀柔区获悉,国家天文台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项目24日在怀柔科学城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这一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据介绍,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项目占地30.47亩,建设内容包括3个系统,即空间天文终端技术系统、空间天文科学应用系统、空间天文测量与导航应用研发系统。 据悉,项目建成...
正文:张韵/国家天文台 迄今银河系中自转最快恒星,红五星是该星,黄色圆是太阳。国家天文台供图 数值模拟得到的奥陌陌。张韵/国家天文台 如果你是因为外星人或外星文明,而对天文产生了兴趣,那么,这个叫“奥陌陌”的小家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你对天文探索的诸多想象。 奥陌陌是一个闯入太阳系的天体,也是人...
正文: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新华社供图 郭守敬望远镜...
正文: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玉兔二号身上搭载的测月雷达,获取就位探测数据,经过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 李春来说,从这项成果可以看到“一些人类此前从未看到的内容”:从月球表面到地下1...
正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青在线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称,该台研究员李春来、苏彦领导的科研团队,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这是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的神秘...
正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研究的也是黑洞。2019年11月,他和他的团队捕获“黑洞之王”——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 此后,他们开启“黑洞猎手”计划,试着描绘宇宙中的黑洞地图。他告诉孩子们,“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窥视宇宙的全貌,而在这个探...
正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研究的也是黑洞。2019年11月,他和他的团队捕获“黑洞之王”——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 此后,他们开启“黑洞猎手”计划,试着描绘宇宙中的黑洞地图。他告诉孩子们,“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窥视宇宙的全貌,而在这个探...
正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刘继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并让自己的兴趣持续地得到正向反馈。我小时候,曾经买过一本科普书,特别喜欢,就抄了一遍当读书笔记,然后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这孩子真不错。这样一来,我就更努着劲儿地去干这件事。所以我建议,让家长和老师关注并表扬你的兴趣,你从中不断得到“回馈”,让...
正文:来源:中青在线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1月11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中国天眼”各项指标均达到...
正文: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认为,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完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接棒,“火力全开”投入科学观测,接下来两三年内将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同时进一步稳定望远镜的性能。 古人感叹,天边眼力破万里;而今,“天眼”的眼力破亿光年。它静若处子,除了反射面变形时上千个液压促动器一齐...
正文:据行星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介绍,轨道器将环绕火星进行遥感探测,拍摄照片、收集数据;着陆器在隔热罩的防护下,进入火星大气层,之后用降落伞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减速,最终降落在火星表面;在着陆器到达火星表面后,火星车则会驶出,巡视这片陌生的土地。 因为遥远,火星表面的航天器无法直接和地球联系,需...
正文: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又称FAST。项目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具有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整个基地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700米,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青...
正文: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宣布:该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个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70倍,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堪称“恒星级黑洞之王”。 同日凌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的论文。 ...
正文:LB-1的艺术想象图 (喻京川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孙自法)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