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095 项符合 FAST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01-120 项 (搜索用时 120 毫秒)

正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由该单位研究员韩金林领导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成功探测并解析了一批脉冲星B2111+46磁层中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脉冲辐射,这种矮脉冲辐射族群是国际上其他射电望远镜难以观测的脉冲星辐射新形态,揭示...
正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一批“国之重器”陆续建成,为我国基础研究持续向更高水平攀升奠定坚实基础。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
正文:作为一名“深空猎手”,FAST最擅长的就是冲出太阳系,寻找新星,特别是快速旋转、密度极高的脉冲星。截至今年7月底,科学家通过FAST发现的脉冲星已经超过660颗,这个数量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5倍以上。就在前不久前,我国科学家还通过FAST对一例位于银河系外的快速射电暴开展了深度观测,首次...
正文:沈世钊院士曾率领空间结构研究团队,历经十几年研究,设计完成“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的“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该系统被称为“天眼”三大自主创新之一,为“中国天眼”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哈工大的科技创新成就,靠的是科研人员的持久奋斗,靠的是学校不断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哈工大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研机制改革,探索...
正文:在贵州平塘,这个假期,中国天眼科普基地迎来以学生为主的大量访客,他们在亲眼目睹“中国天眼”FAST的雄姿后,可参与到拼装“中国天眼”模型活动中,进入天文体验馆还可以聆听脉冲星的声音。到了晚上,继续在FAST附近观测宇宙星辰,从参观式游玩到交互式探索、参与式学习,这场旅行不虚此行。“五一”假期,基地访客数量达到开园...
正文:进展二: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之江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团队,利用FAST发现了世界首例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拥有已知最大的环境电子密度,有效推进了FRB多波段研究。●入选理由: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无线电波段最剧烈的爆发现象...
正文:“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代表说,他和团队将不断解决技术问题,保持FAST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带领村民摸索出茶旅融合发展道路,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委员表达未来决心:“行进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我们既是受益者,又要继续当好实干者、奋斗者。”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代表把中华文...
正文:“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超740颗脉冲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拥抱地球,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已超1000架,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连通粤港澳三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这些凭实力出圈的大国重器不仅令国人自豪,更让世界瞩目。2023年1月31日,中共...
正文:从中国天眼FAST、“慧眼”卫星到即将发射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越来越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投入使用。游贝认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我国天文学家完成天体物理实验、获得观测数据,做出更多原创性发现。 游贝表示,这项成果将极大程度地对推进不同量级黑洞吸积盘大尺度磁场形成及喷流加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理解...
正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6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中国天眼FAST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目前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该发现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系统演化模型中缺失的一环。天文观测已经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它恒星一起绕转。按照已有...
正文:这些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青年科技人才的身影——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不怕吃苦的样...
正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徐聪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近日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
正文:“FAST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说,“我们所做的事,不光要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历史。在天文这种‘远离现实’的基础研究领域,只有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人才实力,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底气。”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表示,“在以习近平同...
正文:海拔1000米——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进入成果爆发期。 5G商用正式开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研领域成效显现,助力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智能穿戴、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品迭出,前景广阔。放眼全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
正文:群山环抱中,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不断探索着星空的奥秘,从落成启用到目前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大大增加了人类有效探索的宇宙空间范围。“总书记的话语让我们充满力量。”“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求真务实。我们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新征...
正文:2017年,支队长韩文斌和同学们一起开启了一场“问天”之旅,他们分别前往西藏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贵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台址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观测站的选址通常人烟稀少,带给支队成员们的第一印象除了荒凉与开阔,就是深深的震撼。支队成员汪越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这里工作的人们...
正文: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 “中国梦”呼唤奋斗,“祖国颂”凝心聚力。国庆特别节目内涵丰富,阐释了非常重要的道理:征程漫漫、唯有奋斗;探索永不止步、逐梦永不停歇。只有这样,才能绘就奋进中国大美画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中...
正文:数据显示,北斗卫星、量子科学、中国天眼FAST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青年人才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各种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书写了亮眼的青春答卷。 新时代奋进者传承艰苦奋斗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
正文:数据显示,北斗卫星、量子科学、中国天眼FAST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青年人才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各种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书写了亮眼的青春答卷。 新时代奋进者传承艰苦奋斗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
正文:2016年9月,“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如何能从FAST捕获的海量数据中找到有效信息呢?我们的答案是‘算力+天文’。”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快速射电暴方向负责人、“90后”青年科学家冯毅说,他曾跟随导师、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参与FAST调试工作,记录下大量观测数据和推测猜想。反复讨论研究后,他们在天文研究中...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