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666 项符合 1970年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441-460 项 (搜索用时 55 毫秒)

正文:1970年 当“长征一号”载星火箭射向太空 陆地上的人们 自然联想到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 那场远征——红军长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说》栏目推出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系列特别节目 “洋记者”海伦·本特利 造访中共一大会址后 第二站来到中...
正文:每当想起1970年第一炉铁水从攀钢一号高炉喷涌而出的景象,老人家仍然激动万分。     攀钢退休职工 沙寿家 78岁:党的生日,出铁意义比较大。那时候一出铁,嗷嗷的,大伙儿都高兴。现在回想起来一看,那时间虽然是艰苦岁月,做攀钢人来讲,也比较自豪。     从小跟着父亲在“弄弄坪”长大的沙方石,80年代也成为了攀钢...
正文: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走出亚洲走向世界,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国际人权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多年来,中国不断总结提炼自身人权保障实践经验,向国际人权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19...
正文: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了当时 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时年41岁的孙家栋正是“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通过第一颗卫星,我们证明,就是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去,我们能做一颗卫星在天上生存。...
正文:1970年国家队恢复,方凤娣怀揣一纸调令前往北京,两年后由国青队进入国家队。除了个子高,她觉得自己并无天赋,练球6年便进国家队得益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十年动乱,人才青黄不接,赶上了这样的当口”。 她的丈夫姚志源也是如此。姚志源曾在区体校待过一年,那段篮球时光因“文革”而匆匆终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工厂,谁知两年...
正文: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 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 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孙家栋正是“东方红一号”的 总体设计负责人 那一年 孙家栋41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第一颗卫星,证明我们能把卫星送...
正文:1.高速增长阶段(1949—1970年)。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缓慢,医疗条件落后,人口增长受到抑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医疗改善,为人口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基本保障。从1949年到1970年,我国人口由新中国成立时的5.4亿人增长到8.3亿人,二十年左右净增2.9亿人。除1960—1...
正文: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17年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近半个世纪。     C919首飞现场,年近九旬的“运十”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爱你中国》,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祖国,就是一代代奋斗者的不竭动力,就是一代代报国者的...
正文:1970年,哈军工迁往长沙,后来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就在哈军工南迁的第2年,科学家钱学森将两张写着激光陀螺大致技术原理的小纸片,郑重地交给了他们。     “高伯龙一来,局面马上就不一样了!”丁金星说起与高伯龙院士相识的场景,笑容满面。     茨威格说,在一个人的命运之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
正文:1970年后     新疆陆续有了康拜因收割小麦     这种机器也叫东方红联合收割机     能够完成收割、脱粒、分离茎秆、清除杂物等工序     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     农民陆续扔掉了镰刀     上世纪80年代     新疆研制的复式铺膜播种机     可完成起垄、施肥、铺膜、打孔、点播等作业     ...
正文:中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0年的28.0%提高到2015年的94.3%,2015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婴儿死亡率显著降低,预期寿命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婴儿死亡率逐年降低。2017年,婴儿死亡率由1969年...
正文:1970年,河北邯郸,一架直升机坠毁,机上7名战士全部遇难。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事故调查小组成立,高镇同成为小组成员。经调查研究,坠毁原因被确认为直升机旋翼系统轴颈疲劳破坏。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生产的大量飞机都未曾给出使用寿命,使用中有很大盲目性,机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进行飞...
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0年的0.1%提高到2016年的48.4%,中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0年的28.0%提高到2015年的94.3%;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预期寿命2017年达到77岁,比1960年提高了33岁,婴儿死亡率由1969年的82.9‰降低到2017年...
正文: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这当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核工业人,他们身上的共性就是“信仰”二字,他们的伟大在于把一件事干到底,而且干好了。而他们自身就像灯塔,在发光发亮的同时,那些被灯光照亮的地方,也越来越亮。 “原三刀” 原子弹关键核心部件理应由最出色的车工来加工完成。当时已经是...
正文: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杨晓波)出生于1970年的高荣是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门巴族人,他从部队退伍回来后,带着从部队学到的技能,带领地东村创造了墨脱县多项“第一”:第一个用上电的村子,第一个村学校,第一个乡村诊所,第一个水电站等。20余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支持下,高荣坚守初心,带领村子实现了脱贫致富。 地...
正文:位于秦岭山中的融冰变电站更是承担着宝成铁路等国家运输动脉的供电融冰工作,据周红亮所述,这个站是1970年建成的,管理这个区域从硖石一直到和汉中、甘肃的交界,有600多公里的线路,保证了宝成铁路的正常供电安全,同时还保证了150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现在已经经历了三代电力人,在这里坚持坚守。     秦岭“重冰...
正文: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孙家栋直言,“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最大的感受是“扬眉吐气”:“就是说,在中国就是把它搞成了,就是有了!公布以后,我们马上就往天安门跑,到了以后进不去了,人山人海,都在庆祝,就是个成就感。激动!我不是搞...
正文: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起飞,一曲《东方红》声震寰宇……     从一穷二白到创造传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献完青春献子孙,在茫茫戈壁上放飞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以身许国、九死不悔的壮阔人生。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深沉厚重、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194...
正文:其中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70年的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四人为“两院院士”。严纯华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军、李言荣、曹雪涛三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正文:勃劳格本人因此被誉为“绿色革命之父”,还一度被称作“拯救世界饥饿的第一人”,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第二次就是袁隆平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地,可以产出4亩地粮食”,大幅提高我国水稻单产和总产量。袁隆平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首页 前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