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868 项符合 首飞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561-580 项 (搜索用时 91 毫秒)

正文: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一款新机型从首飞到取得型号合格证的时间一般为2-3年,而我国大都在6-8年左右。受我国适航验证经验匮乏、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我国ARJ21新支线客机经历过6年多艰难试飞历程。虽然经过ARJ21的开拓性实践和带动,目前我国民用飞机适航验证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关键试验技术、设施、资源和条...
正文:12月17日中午12时34分,第二架国产大飞机C919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顺利凯旋。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进程又跨过了一个重要节点。     2017年,是见证中国高端制造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5月5日,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11月10日,首架大飞机转场陕西阎良。     上...
正文: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一款新机型从首飞到取得型号合格证的时间一般为2至3年,而我国这个时间大都在6至8年左右。 受适航验证经验匮乏、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中国ARJ21新支线客机曾经走过了6年多的艰难试飞历程。虽然经过ARJ21的开拓性实践和带动,目前中国民用飞机适航验证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关键试验...
正文: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首飞凯旋!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平稳降落! 今天中午12时 34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平稳降落 !机组完成首次飞行任务,顺利凯旋 ! 当日10点34分,由机长吴鑫、试飞员徐远征驾驶的第二架C919飞机,搭载着观察员邹礼学和试飞工程师戴维、刘立苏,从...
正文: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两颗新脉冲星,5G技术催生万物互联时代……“中国智造”正在为世界科技版图增色。 新业态蓬勃发展。今年前11月,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4%,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广泛渗透,共享单车等被外媒点赞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正在改...
正文:今年5月5日,我国的第一架C919飞机成功首飞,并在11月初转场阎良,开展后续的试飞科目。今天(17日)上午,第二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将在上海浦东进行试飞行,这意味着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正在逐步拉开。 作为第二架试飞的C919飞机,102架机接下来要进行哪些试飞科...
正文:2008年底完成项目可研论证,2015年11月在上海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在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架机首飞。目前拥有国内外27家客户的785架订单。在中国民航局(CAAC)的监督下,在中国商飞公司的组织下,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大力支持下, C919大型客机项目全线干部职工正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正文:国产C919大型飞机首飞成功,中国高端制造的行业名单里,又加入了大飞机这张“新名片”。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国家明确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委员会委员徐佳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突破...
正文:袁文峰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5日完成首飞后,C919大型客机持续开展了系列测试任务,目前已转场至西安阎良,进行后续试飞取证试验。在他看来,此次转场,也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具备了城际航线飞行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稳定运行状态。“从完成首飞到正式投入航线,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也将根据试飞收集的信息适当作出调整,以达...
正文:2017年11月22日,加注中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787客机完成万里首飞,见证了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一项重大自主研发成果的最新突破。 日前,“中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首次跨洋飞行圆满成功”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新闻中的焦点“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正是中国石化研发团队的心血之作。这项技术的掌握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
正文:联合航空工业618所、中电54所、航天773所、西工大等单位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在陕西蒲城首飞成功,这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诞生。 从设计到总装,这架飞机都在四川成都双流区完成,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智造”。这架全球首款的货运无人机为何这么牛?有着怎样的特殊性能?对此,记者为您一探究竟。 ...
正文:到2020年,我国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将实现首飞,在役火箭实施智能化改造,商业固体运载火箭与液体运载火箭可为用户提供“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VIP专车”等商业发射服务。 到2025年前后,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同时,空射运载火箭将快速发射能力提升到小时级,智能化低...
正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远征一号上面级于2015年3月31日成功首飞。这一次,是远征一号上面级第4次执行发射飞行任务。 此前,在没有“太空摆渡车”时,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转移轨道”后,卫星要通过自身变轨到达工作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叶成敏称,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数吨”燃料,飞...
正文:联合航空工业618所、中电54所、航天773所、西工大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已于10月26日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首飞,这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诞生”。 来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消息显示,无人机AT200全长11.84米、翼展12.80米、高4.04米、最大起飞重量3.4吨,是国内...
正文:今年5月,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国产客机C919实现首飞,这令中国跻身于由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垄断的全球大型商业飞机市场。 据悉,新机场位于北京南部,距离首都国际机场直线距离67公里。新机场建成后,将极大缓解现在首都国际机场的压力。
正文:2017年5月,万众期盼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制造一架大飞机,需要几百万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才能让飞机振翅高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这需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     初心不改...
正文:而此次在航空工业试飞中心的首飞,主要目的是使试飞员初步了解飞机的飞行特性、检查发动机和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阎良机场的适应性飞行,为后续大量试飞工作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据介绍,中国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将通过C919大型客机试飞,进一步在大型飞机合格审定试飞总体技术、气动力飞行测量技术等11个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深入研...
正文:“翼龙-2”是“翼龙”系列无人机中的最新型,今年2月首飞前就收获了无人机最大一笔海外订单。它可外挂480公斤导弹、激光制导和GPS制导炸弹,可续航20小时。“云影”是一款高速多功能无人机,飞行速度可达62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可达1.3万米,可连续巡航6小时。 “云影-2”为电子作战型,能侦测和定位400公里...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天宫”升空、“蛟龙”深潜、“墨子”上天、“悟空”发射、大飞机首飞……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尖端领域,已从过去的跟踪研究,发展到与世界科技前沿并行发展,部分新兴领域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展现出“中国智造”越来越大的魅力。 应该说,这些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创新...
正文:到2020年,长征系列主流运载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实现首飞;2025年前后,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到2030年前后,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为载人登月提供强大支持;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以智能化和先进动力为特点的未来一代运载火箭实...
首页 前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