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902 项符合 飞船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41-36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正文: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具备近地轨道13.5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5.5吨的运载能力,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将承担载人航天货运飞船等发射任务,未来也可以承担商业航天和国内其它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刘立东介绍说,研发“长七”火箭是基于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二期考虑,二期要发射货运...
正文:神舟十一号飞船10月17日发射升空以来,习近平十分关心执行任务的2名航天员。9日16时许,他专程前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听取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进展情况介绍,并同航天员通话。 16时20分,习近平走进指挥中心,在指挥席就座。电子屏幕清晰显示着天宫二号内的实时画面。景海鹏、陈冬正在开展机械...
正文:三天后,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与此同时,安徽芜湖的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内,包括刘劲松在内的全所人的目光,也都紧紧盯着眼前直播的大屏幕,忐忑、紧张...... “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成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最前方传来的喜讯,让一向低调、沉稳的刘劲松,也激动地拍...
正文: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以此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正式启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费俊龙和聂海胜凭借全面过硬的素质历史性地成为飞行乘组。 10月12日凌晨,费俊龙和聂海胜被工作人员从睡梦中叫醒,经过常规体检、早餐、在问天阁公寓房门上签名后,...
正文:正是怀有这样的情结,多年来,刘永刚坚守在水压一线,先后参与完成了5米级锻环、“亚洲第一环”、C919大飞机新材料以及“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工程、运-20铝合金锻件材料的生产试制任务,他的创新成果甚至打破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技术壁垒,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和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正文:他制定的货运飞船货运保障方案,解决了货运飞船对运输货物多样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的适应问题,他完成了天舟一号构型布局方案的设计,完成了天舟一号货物舱的总装工作,并全面负责货运飞船的全三维数字化设计工作。 天舟一号从一出生,就走上了数字化之路,而这却是贾东永团队之前从没走过的路。结合货运飞船数字化设计的实践,...
正文:那一年,距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已有13年,距第一名宇航员飞出地球也有9年,而就在一个星期前,阿波罗13号飞船刚刚从险象环生的登月飞行中返回地球。那一年,刘慈欣7岁。 刘慈欣幼小的心灵对那颗“飞行的小星星”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好奇和向往。他当时并未觉得那满天群星与地球的距离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
正文:从504所最年轻的高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副所长,一路走来,十几本工作笔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谢军参研10多颗卫星和飞船的工作体会。 2003年的一通电话,改变了谢军的人生轨迹。“当时的五院院长亲自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可以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一职。”谢军告诉记者,那时候北斗一号第三颗卫星已发射成功,双星定位系...
正文:2013年5月11日 张晓光进行飞船模拟器训练     央视网消息:2013年6月11日,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出征,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出现在圆梦园问天阁南侧门口。数百名前来壮行的人们把圆梦园变成一片沸腾花海,张晓光在军号和战鼓声中迈步前行。   ...
正文:对于刘杰,麦特隆项目经理刘细军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项目上就没有刘杰解决不了的难题,如果让他造飞船,我相信那一定也飞得起来。” 在水电八局国际公司党群部副主任王济林的印象里,每当遇到难解的问题,刘杰就及时地出现了。王济林说:“刘杰的闪光点在于,他处于任何一个环境,特别是简陋的环境,他能够去解决问题,这靠的是...
正文: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
正文:宋征宇将这种严格的作风带到了长征七号控制系统研制团队中,长征七号火箭是为满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火箭,所以从方案设计,到元器件选择,进行了充分的可靠性设计。 在长征七号首飞试验动员会上,宋征宇给他手下的“兵”们下达了三条行为准则:测试前状...
正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战略导弹,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都经这条铁路运往发射场。 十公里轨道,有几十万个零件需要检修 “这里有一条锈印,这有个缝儿……这个配件叫做扣件,是固定枕木和钢轨的位置的。”巡道工一个工作责任心要强,工作的话一般不能分心,分心的话有一些故障或者是有些什么,可能注意不到。...
正文:人们看到,在新时代里,中国女性个人的发展获得了远超传统估计的广阔天地:神舟飞船将女性宇航员送上太空,“蛟龙号”将女科学家和女潜航学员带入深海,令人自豪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同样重新划定了中国女性的发展边界。 新时代也是“她时代”,同样意味着崛起的中国女性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提升公共生活的参与度,提升政治...
正文:有这样一位航天人,她既是刚刚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两次发射任务的火箭设计师,也是一位在两个多月里,只能通过手机“遥控”照顾孩子的母亲。     五次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许多中国航天工作者的第二个家。每年,他们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在这座大漠戈壁中的航天城执行发射任务。今...
正文:在这两次飞天之间,景海鹏还于2012年6月16日至6月29日,与航天员刘旺,刘洋一起驾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2年04月18日 景海鹏 刘旺 刘洋在飞行程序模拟器中进行飞行程序训练 摄影:朱九通     8年3次飞天,景海鹏每一次都带着全新的任务。2008年9月27...
正文:央视网消息:冲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仅根据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和环境适应要求,设计出中国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电源变换器,确保了遨游太空的中国宇航员平安返回。10年间,张自飞完成了50多项电子器件的技术攻关项目,5项国家专利技术,助力“神舟”八、九、十、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和“嫦娥”三号卫星首次...
正文: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胜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空间交会...
正文:2012年,神舟九号太空飞船升空,刘旺担负着操纵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任务。在不到7分钟的时间里,他沉着敏锐,以偏差仅为1.8厘米和0.8度的超高对接精度,打出一记漂亮的“太空十环”。 2012年6月29日11时13分,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航天员刘旺顺利出舱向大家招手。(秦宪安 摄) 从山西农...
正文: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随着指令员一声令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开始了中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在这次的系列任务中,太空授课无疑是最大亮点,短短几十分钟的天地实时直播授课不仅向同行们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更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自信和骄傲。 2013年06月26日 聂海胜 张晓光 王亚平在四子王旗着陆...
首页 前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