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4 项符合 陈望道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2 毫秒) |
正文: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迎来100周年的日子,21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联合在陈望道的故乡——义乌举行纪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座谈会。
追望大道、信仰恒在,矢志不渝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实践者。与会代表表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问世以来,成为指引中华民族...
|
正文: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上海出版。正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在其出版10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则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正文:1934年,针对蒋介石强行兜售所谓的“新生活运动”,文化教育界出现一股尊孔读经、复兴文言的逆流,陶行知与《共产党宣言》中文译者陈望道先生等共同发起大众语运动,著文力倡“知识分子参加大众生活,在大众语演进的基础上努力写作语文合一的大众文”,同时主张“将生活符号普及于大众,使大众自己创造出语文合一的大众文”。
...
|
正文:陈望道在1920年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鲜明指出共产党在实际方面是“各国劳动阶级中最进步最果决的一派”,在理论方面“狠能了解劳动运动底进路,情势,以及最后的结果”。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
|
正文:我们寻访的烈士,无论是殷夫还是陈望道、刘宗歆,他们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造社会。因此,我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转化出自己的信念和思考,去探索我们的国家,理解我们的文化,知远行深,以青年人的朝气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用理论指导行动,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一代的使命。
...
|
正文:李亚男小学五年级时,通过阅读知道了陈望道原名陈融,因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更名为“望道”,意为追望大道。在考入复旦、办完入学手续后,李亚男做的头一件事就是走进陈望道旧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生钱威丞是《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他说,第一次走进陈望道旧居,是为所在支部党员们做讲解。“站在旧居二...
|
正文:为此,陈望道多次向工人发表关于劳工神圣和劳工联合的演说,进行鼓动宣传工作。
诠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无论时局如何变换,陈望道一生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陈望道毕生忠诚于党的事业。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即使如此,陈望道依然根据党的指示担任党创...
|
正文:今年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100周年。6月初,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青年学子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6月27日,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勉励广大党员特别...
|
正文:今年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一百周年。6月初,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青年学子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6月27日,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勉励广大党员特别是...
|
正文:他和陈独秀校对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并帮助李达从德文补译部分《唯物史观解说》。《新青年》成为党的机关刊物后,交由李汉俊和陈望道主编,同时,他还积极为党刊《共产党》月刊撰稿,担任《劳动界》周刊主编。参与创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参与发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团机关所在地的外...
|
正文: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为全神贯注误将墨水当成红糖水而蘸粽子吃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句话。
在这里,总书记说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一语双关。一种甜,指的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为内容所吸引而忘我工作的那种情形...
|
正文:这是陈望道写给郑振乾的信件(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最早成员之一陈望道存世不多的亲笔信中的一段话,信是他写给一位后辈的。
1973年5月8日下午,时年45岁的浙江金华地区教师郑振乾壮起胆子,给仰慕已久的陈望道写信:“最近我们金华地委举办了第一期兼职理论辅导员读书会,主要...
|
正文:当年,29岁的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将墨汁当作红糖水,一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成就了一段佳话。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创立者绝大多数只有二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为了共同的理想,他们义无反顾,走到一起。
百年后的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
正文: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唐荣堂回想他加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初心与陈望道校长有关。他2008年考入复旦大学,进入陈望道校长创建的新闻系读本科;在新闻学院直研后,他经常参加新闻晚会的时事评论活动,该活动也是由陈望道老校长最先创立;他的博士论文做的是中共早期的政治传播研究,而陈望道老校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
正文:1920年,时年29岁的陈望道在一间柴房里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这是他第一次品尝到了真理的甘甜味道,并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信仰。之后,这本小册子在中国不断传播,影响了一批为寻找中国未来而奔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欲事立,须...
|
正文: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员们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传讲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者光辉事迹,感受着真理的强大力量,我们才会...
|
正文:当年,29岁的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将墨汁当作红糖水,一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成就了一段佳话。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创立者绝大多数只有二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为了共同的理想,他们义无反顾,走到一起。
百年后的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
正文:再提陈望道 习近平还讲过哪些红色故事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
正文: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习近平强调,心有所信,方能...
|
正文:这个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99年前,平均年龄28岁的13位年轻共产党人,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后遇危险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迄今,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9年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
|
首页 1 2 3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