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898 项符合 金融时报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01-120 项 (搜索用时 68 毫秒)

正文:4月23日晚间,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援引央行方面回应称,当天市场流传的“25日起定向降准”传言不实。 这是时隔不到一个月,央行第二次澄清降准传闻。 3月29日,市场上也曾有人散播“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谣言。央行当晚在官微表示,此为不实消息,并就此事致函公安机关,对编造发布...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敏锐捕捉这一动态,刊发社评指出,此前,“一带一路”倡议的足迹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而今,这项倡议正冲进“顶级联赛”。     走近机遇的捷径     从犹疑到欢迎,为何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更加青睐“一带一路”倡议?     俄罗斯《消息报》日前刊登文章,分析了意大利能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
正文:报送单位:经济日报社(6件) 作品体裁:通讯与深度报道 作品标题:《小蘑菇撑开“致富伞”》 作者(主创人员):阳爱姣 刊播单位:农村金融时报 报送单位:经济日报社(6件) 作品体裁:文字消息 作品标题:《投资者身边的风险提示:被P2P“雷声”困扰的春节》 作者(主创人员):孟珂 刊播单位:证券日报 报送单...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4月22日报道称,中国将于本周在海上举行阅兵仪式,尽管组织各国海军舰艇海上阅兵,是海军这一国际性军种特有的礼仪活动,但外国军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据中国国防部表示,来自60多个国家的军事官员将参加阅兵,其中30多国是海军主要领导人参加,十多个国家派舰艇参加海上阅兵。 路透社报道截图 路透社...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中国前期“去杠杆”措施成效开始显现,为经济持续增长赢得空间。海外分析师指出,事实表明,中国在预期管理方面卓有成效,市场读懂了政府想要传递的信号,并回馈以积极反应。 新华财经分析师认为,尽管通胀短期内进入上行通道,央行货币政策预计仍将继续稳健基调不变,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而保持经济企...
正文:“全球市场将密切关注周三公布的中国最新经济增长数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发表的文章,折射出世界对中国经济运行的高度关注。 17日新鲜出炉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4%,积极因素逐渐增多,市场预期和信心增强。美联社评论说,中国经济一季度保持稳健,回稳的经济增长和进口需求将有助于提振正在弱化的...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7日报道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4%,高于路透社预测的6.3%,这说明政府刺激措施开始生效。     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Tai Hui)表示:“预计第一季度将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最低点。最近的...
正文:此外,据《金融时报》报告,澳这项决定背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2017年出台的《国家情报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应当依法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国家情报工作秘密”。先不论澳政府对该法仅从字面解读且无视《国家情报法》在实践落地时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反观“协助和访问法”无论是适用对象、适用地域、...
正文:但英国《金融时报》讲述了不一样的故事。 “我们对中小型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申请贷款更容易了。”文章把目光聚焦中国信贷领域,指出更多贷款流向私营企业,且贷款申请批复速度加快。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结论:在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投向企业的贷款占比明显增加,表明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逐渐增强。 ...
正文:但英国《金融时报》讲述了不一样的故事。 “我们对中小型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申请贷款更容易了。”文章把目光聚焦中国信贷领域,指出更多贷款流向私营企业,且贷款申请批复速度加快。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结论:在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投向企业的贷款占比明显增加,表明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逐渐增强。 ...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投资者在等待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对市场心态的描写更为形象——近一年的贸易惊扰之后,市场已经“疲惫不堪”,迫切渴望把这个问题抛到身后。国际舆论的反应足以说明,中美解决经贸摩擦问题,对于迫切需要增加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是一大利好。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中国...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指出,从幕后“拌嘴”到前台“吵架”,从自说自话到当面“互怼”,慕安会上的场景足以暴露美欧关系的严重退步。 本届慕安会召开前夕发布的《慕尼黑安全报告》指出,世界正在变成一个“破碎的拼图”,美国只会让局势变得更糟,只有加强多边合作才能共同完成这个拼图。 近期,由具有亲美传统的德国“大西洋之桥...
正文:《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此外,中意两国今后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的发展潜力亦十分巨大。英国《金融时报》3月15日报道,一份长达5页的协定草案显示,中意两国计划在意大利和“第三方国家”“探索开展合作的一切机会”。这份内容广泛的协定将涵盖政治、交通、物流、基建项目等领域。     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长曼利奥•迪斯特...
正文: 不过,英国保守党议员不太可能同意大幅延期“脱欧”。英国《太阳报》报道,大约20名“疑欧”派保守党议员威胁以“拒绝表决”方式抗议英国延期1年“脱欧”。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些保守党议员要求特雷莎·梅明确离任首相的时间,作为他们支持“脱欧”协议的条件。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这部法律有利于减轻外国企业的担忧,保障其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中国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一些外国学者由此感慨“中国市场更加成熟并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自信”…… 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筹备第二届进博...
正文:据英国《金融时报》6日报道,意大利计划于本月正式批准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将是西方七国集团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 由于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被某些国家视为战略威胁与挑战,因此要进行阻遏。如对于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件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马奎斯就表示,美国对意大利通过支持中国“一...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刊发报道说,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等一系列措施,透露出更务实的态度和更坚定的改革决心。 在西宁开往上海的K2185次列车上,乘务人员为进城务工旅客介绍就业信息(2019年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直面跨越发展关口的问题和挑战 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国内经济转型阵痛凸显,迈向高...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指出,选择设定一个经济增长目标区间,赋予了中国政府更大的政策灵活性,因为中国政府正引导中国经济走出多年来的债务驱动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从单一数字调整成一个区间,仍保持在6%以上,这符合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金融时报》中文网首席财经评论员徐瑾称,经济增长新目标透露出中国政府更加务实的...
正文:时隔3年后,2006年的英国《金融时报》还以《中国时兴过“洋节”?》为题报道称,尽管今天的中国更为自信和包容,但对年轻人更喜欢过“洋节”的时尚变化,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欢欣鼓舞或乐观其成。该报提到一位中国人义正词严地说:“即使今年西方的情人节与元宵节时间紧挨,也不能让‘情人情调’挤丢‘普天同庆,与民同乐’的文化内涵...
正文: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中国致力于用“一带一路”倡议把世界连接起来,“这项行动规模巨大,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对外投资更趋理性,工程承包转型升级。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0亿美元,化工、电力、制造、能源等领域投资并购增多,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对外投资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体育和娱乐业...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