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11 项符合 重症病人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61-80 项 (搜索用时 62 毫秒)

正文:“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华民族对待每个生命的态度都是温热的,中国可以不计代价去护卫人民的生命健康,可以不计代价地从死神手里争夺危重症病人的生命。     中华民族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民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援助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源泉相报。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遭受的疫情苦难感同身受,在自己...
正文:在轻症患者基数较大时,转重率高低直接决定了重症病人数量的多少。”张伯礼代表一直在琢磨,中医药治病救人延续了几千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一定能有所作为。 大疫出良方。张伯礼团队和其他中医治疗团队一头扎进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筛选了一批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中医药扎扎实实打了一场漂亮仗。 ...
正文:南楼六病区一位40多岁的重症病人情况严重,身体乏力不能下床。王娟和同事在交接班后,专门抽时间给病人擦身体、理发、洗脚。彭云坤所在病房,有个厕所马桶堵了,按规定要总务科派人修。但彭云坤觉得患者急用,且外来人员又要“消耗”几套宝贵的防护服,便自己动手拆了一个衣架,改装成工具疏通下水道。 回到宾馆,与亲人对话和视频...
正文:他为医生们设计了“重症病人一览表”,记录病人的医学信息,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基础合并症、当前脏器急性并发症情况、24小时内需要处理观察点、处理情况、危急值、使用药物以及专家团队制订的最新治疗方案等,让进入污染区的查房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 查房医师只需在另一个空白“查房记录表”中逐一记录病人的现状,拍照...
正文:钟南山:“我是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几乎所有危重症病人都收治在我医院,最重的病例,我们抢救了19个。27日是全部清零了,也就这19个,有的非常重,有两个大出血的,还有一个病人用了100天的体外膜肺氧合——就是我们平常叫的ECMO,最后都被抢救过来了,现在绝大多数出院,一两个还在医院里头,还在康复,所以这...
正文:“我们把全院专家集中起来,针对每一个重症病人,固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开两次病例讨论会。在其他时间病人有任何‘风吹草动’,随时开会紧急讨论。”罗杰说,“我们全心全意守护每一个生命。” 救治过程中,罗杰意识到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此,他组织成立了呼吸支持组、循环功能管理组、中医治疗组、免疫评价和治疗组、营养和...
正文:在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较高的疫情初期,检验团队发现,武汉当地4家大医院都在抢救危重症病人,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体内已经没有新冠病毒,但情况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马上建议,启动在北京研发的呼吸道芯片和细菌芯片,两种芯片同时使用,可以在1个半小时内看清楚这么严重的病人肺部到底出现了哪些感染?” 这些“看见”病毒和...
正文: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和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检验中心将在这里诞生,这将大幅提升江汉平原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急危重症病人收治能力。 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中央相关部门等支持下,湖北加快行动。 荆州项目迅速开建,得益于财政部为湖北省协调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5亿元贷款。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湖北各地...
正文:吴超和一批年轻的90后医生,在给危重症病人气管插管时,相当于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压力非常大,但是无一人退缩”。 在最难熬的时候,吴超发现,身边比他年龄还小的同事甚至更有耐力和战斗力。一位1997年出生的心脏外科重症科护士让他印象深刻,“他是一位党员,是我们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看护的危重病人最多。” “...
正文:来武汉的这些医务人员中,有ICU的,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有内科、外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的,我们把所有医生分为三个梯队,由重症医生和呼吸危重症医生来管理危重症病人,这是第一梯队。普通重症病人,由内科、外科、急诊科和中医科室的大夫进行管理。临床上其他的包括协调保障的工作,由检验、放射等后勤科室,以及一些医工、医务...
正文:高磊所在的病区收治的全是危重症病人,这对于刚工作3年的高磊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82岁的王大爷入院时双肺已经是严重感染,并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救治难度非常大。高磊积极配合上级医生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纤支镜吸痰等高感染风险技术对王大爷进行抢救。尽管这些操作在日常工作里,高磊已经驾轻就熟,可是面对传染病...
正文:高磊所在的病区收治的全是危重症病人,这对于刚工作3年的高磊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82岁的王大爷入院时双肺已经是严重感染,并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救治难度非常大。高磊积极配合上级医生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纤支镜吸痰等高感染风险技术对王大爷进行抢救。尽管这些操作在日常工作里,高磊已经驾轻就熟,可是面对传染病...
正文:到目前为止,医疗队和10多个国家进行了20场的国际远程连线,分享了在武汉ICU病房针对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新冠病毒的防护经验,和国外进行了广泛交流。这种交流得到了国际社会以及国际同道的广泛好评。根据统计,目前为止,我们“疫情诊断室”的整体阅读量已经超过1亿。 严晓伟表示,在国际交流中,临床医生付出了很多,他...
正文: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领队韩丁介绍,按照分工,协和医院医疗队负责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加强病房,收治的都是从别的医院和其他病区转过来的重症病人,用老百姓话讲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跟北京大后方ICU相比,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病人的危重症患者到终末期以后都有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很多病人合...
正文:1月2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市级三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机构之一后,立刻承担起确诊病人和重症病人的收治任务。 作为该中心疫情防控主力军的感染病医学部,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亲自带领下,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拉响战斗警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第...
正文:“我们的专家介绍了我们在武汉的情况,像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都是把危重病人和重症病人收到独立的院区去,而且武汉还有一些方舱医院,可以收轻症的患者。在塞尔维亚的专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认为这个办法比较好地解决了新冠肺炎病人跟非新冠肺炎病人的分类分流救治,还有资源分配的问题,就决定启用这家医院的一个分院...
正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就如何在ICU床位不足情况下对重症病人展开救治作了相关介绍。 朱庆棠介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共有3批150人驰援武汉。第一批在除夕夜出发,第三批131人在2月8日元宵节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那时候重症患者确实非常多。当时在协和西院开区不到2...
正文:崔文博(左)在武汉护理重症病人 “用好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价值” “这次,该我们上场了!”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90后护士崔文博接到“出征令”,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始终铭记医者誓言的崔文博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表示“我随时都可以出发!” “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最...
正文: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重症病人,我们接诊重症病人以后,专家团队在第一时间分析这些病人。从传统的意义来讲,我们关注更多的是肺炎,但是对于新冠肺炎来说来说,一个呼吸道的传染病,在收治到隔离病房以后,实际上我们解决了他传染病的传播问题。对一个生命个体,他是有肺炎,但同时很多病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病人,大量的老年人带有原来...
正文:“初到武汉,队员们对气候环境都不太适应,加之面对大量新冠肺炎重症病人、远离家人等因素影响,大家的心理压力很大,出现紧张焦虑、随眠不好等状况。”王泠说,在病房里,队员因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措施影响操作,增加紧张情绪;从污染区到清洁区,逐层脱防护服时害怕感染。 为缓解队员们的紧张情绪,王泠表示,每次进污染...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