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452 项符合 重污染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221-3240 项 (搜索用时 95 毫秒)

正文:9年之后的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出现重污染日8天,较2013年减少50天,降幅高达86.2%。2021年,北京的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较2013年增加73天。 “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夏季秋季PM2.5重污染基本消除。”于建华说,北京的PM2.5浓度,2021年较2013年下降63.1%,相当于平均每年下...
正文:黄润秋带队现场仔细查看核对企业生产台账、生产工况、在线监测等情况,详细了解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等情况。 突击检查的结果并不理想:检查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其中6家企...
正文:详情>>环境部长“微服”赴唐山重磅发现:四家钢企重污染天抱团造假!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已持续数日。3月11日,刚刚结束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不打招呼,直接赴唐山检查发现:河北唐山4家钢铁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高负荷生产,生产记录造假问题普遍,有的互相通风报信、删除生产记录应对检查。“企业不能只看效益,把污...
正文:为了实现城市转型,也为了还北京一片蓝天,2005年,首钢正式启动搬迁计划,开始将重污染、高能耗产业迁离。2008年,燃烧了几十年的4号高炉正式熄火,而徐伯也因此不得不面对工作地点的转变。对于“首钢大搬迁”,徐伯的心情十分复杂。北京终于迎来奥运会,躬逢盛事,他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感到骄傲。与此同时,尽管知道,...
正文:关停重污染企业、建立污水处理厂,“就湖论湖”的治理方法有成效,但只在一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理念。4年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又将“草”纳入这个体系;2021年3月,...
正文:2013年至2022年,我国GDP增长69%,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在今天的北京,人们呼吸到的空气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期的空气不可同日而语,居民们过上了更加健康和长寿的生活。纵观全球,此等减污力度是史无前例的。”AQLI创始人之一迈克尔·格林斯通说。“10年前,中国...
正文: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流程变短,也能避免重污染。 绿色产业涉及领域广阔,专业性强,金融机构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才能慧眼识珠,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不仅涉及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直接降低碳排放的产业,还涉及碳汇、碳捕集技术等负碳排产业,这些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机...
正文:为了实现城市转型,也为了还北京一片蓝天,2005年,首钢正式启动搬迁计划,开始将重污染、高能耗产业迁离。2008年,燃烧了几十年的4号高炉正式熄火,而徐伯也因此不得不面对工作地点的转变。对于“首钢大搬迁”,徐伯的心情十分复杂。北京终于迎来奥运会,躬逢盛事,他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感到骄傲。与此同时,尽管知道,...
正文:廊坊智慧环境生态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胡海鸽根据自身研发的大数据平台计算结果,预测次日午后空气质量好转,建议11月18日12时解除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平台汇集全市90个观测点的温度、风力、气压、降水、沙尘等数据,预测空气质量,从而为廊坊制定污染防治举措提供依据。”胡海鸽说。 在廊坊,通过遥感地图,即可查看宅基...
正文:《意见》还提出,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正文: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十年来,我国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
正文:成都决定于2021年12月28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根据12月26日省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自12月28日起,预测成都市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每立方米将持续72小时及以上且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每立方米将持续24小时及以上。(总台记者 贾宜超 黎正) ...
正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重污染天数下降近四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7.1个百分点,降至1.2%。 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2020年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9...
正文: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将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继续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全力支持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组织实施2022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以及入河排污口排...
正文: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江河湖库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建设美丽海湾,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
正文: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
正文:重污染天数仅为8天,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助力绿色北京建设。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精尖产业;能源结构逐步优化,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高……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了首都绿色低碳美好蓝图的实现。 从深受雾霾困扰,到如今蓝天越...
正文:重污染天数均大幅消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质量方面,京津冀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北京市率先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天津市、河北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生态质量方面,京津冀三地生...
正文:《意见》还提出,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正文:十年来,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同时,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向明说:“过去把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自觉不自觉把它当成两个东西,似乎要发展经济可能就得要牺牲环境,但是习近平总书...
首页 前页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