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26 项符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61-180 项 (搜索用时 66 毫秒)

正文: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金卓 来源:中青在线 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2017年,国际上首条千公里级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开通,标志着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量子信息技术...
正文:2013年6月1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习近平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壮行。习近平说,你们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预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高兴和激动。”神...
正文:科幻作家刘慈欣就曾前往“中国天眼”FAST、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地采风。在他看来,这些大科学装置是我国对基础科学加大投入的标志,也为科幻提供了巨大的故事资源和灵感。更为重要的是,在科学地标拔地而起、科学成果不断涌现的氛围下,整个社会环境都充满了“未来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钱袋”,而会选择将一部分注...
正文: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邱晨辉)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今天11时40分,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这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年内第二次执行发射任务,首次实现一年内多次发射,也是第四次完成商业发...
正文:11月9日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司令员崔吉俊发出指令,现场的7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键,“科创号”火箭模拟点燃飞天的场景,一团宛若火箭腾空后的乳白烟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升腾而起。顿时,场内欢声雷动。 第十六届“挑战杯”决赛就此拉开帷幕,这个被公认为大学生科技赛事中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者最多的“奥林匹...
正文:各主办单位领导、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崔吉俊少将共同启动了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终审决赛。 据悉,“挑战杯”竞赛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理念,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连续举办16届,实行校赛、省赛、国赛三级办赛模式。30年来,“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走出了2位院士、...
正文:“慧眼”于2017年6月1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已在轨运行两年多,开展各类观测1000余次,获得科学数据29Tb,成功监测了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完成了脉冲星导航实验。 和国外同类卫星相比,“慧眼”卫星具有覆盖能段宽、在高能X射线能段的有效面积大、时间分辨率高、有效工作时间占比高等优点,可以...
正文:2018年5月成功发射国内首枚自主研发民营商用亚轨道火箭,9月首次在国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民营火箭,2019年3月成功发射首枚自主研制的民营火箭。 雷震,男,汉族,1981年9月26日出生,民盟盟员,现任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专注于柔性透明导电材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破了国外对电子触摸屏核心...
正文:2005年10月12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顺利升空。那是陈立忠退休前最后一次执行发射任务。 凌晨5点20分,距离发射还有4个小时,突然,寒风阵阵,天空飘起密密的雪花。望着越来越大的雪花,大家担心起来。好在1个小时后,天公作美,风小了,雪停了,阴冷的天气骤然缓和。陈立忠一...
正文:长征二号FT2火箭和长征二号FY11火箭一起出厂,8月3日从北京出发,8月6日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此时,张智和团队已在技术区准备了34天。陪火箭从技术区一步一步走到发射区,大家都揪着一颗心。第二天,点火与紧急关机线路检查过程中,故障检测系统有一台设备,加电后它的灯应该亮一秒然后熄灭,但测试发现这个...
正文:“风马牛二号·音乐卫星”,是网易云音乐与风马牛传媒、中国航天十二院联合发射的卫星,2019年1月21日搭载长征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由零重力实验室(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 6U卫星,大小为100x200x300mm,重量为12公斤。卫星搭载4K高清摄像头,可完成拍摄海量太空、地球的...
正文:新华社酒泉9月25日电(李国利、赵金龙)9月25日8时5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云海一号02星,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云海一号02星,...
正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酒泉,在历史的厚重感之外,又平添了高新科技的羽翼。 大国复兴当自强 共和国七十载风雨征程,见证一片热土旧貌换新颜。先烈们的一腔碧血化做丰碑,如晨钟暮鼓般激励着后人。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精忠报国、扎根西部...
正文: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商业航天大幕由此拉开。     短短4年,“吉林一号”已有13星在轨,另有3颗来自商业化运作中的客户定制。长光卫星团队也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440人,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比例占到80.6%...
正文:步走”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作为“太极计划”奠基性的第一步,中科院科研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完成了首颗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的研制任务。今年8月31日,“太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9月20日,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太极一号”卫星系统技术负责人李华旺介绍卫星的主要特点。 新华社发(王晓...
正文:nodeId=120 今天早上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顺利将微重力实验卫星、潇湘一号07星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该火箭第三次执行商业发射任务。 面向商业市场的快舟一号甲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是...
正文: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拉开国内商业航天的大幕。 2019年6月,第13颗“吉林一号”卫星从海上升空。相较于500公斤重的传统卫星,新发射卫星仅40公斤重,成本由1亿多元下降到800万元。 长光卫星...
正文:2月,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观测平台的首颗卫星张衡一号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使我国实现从太空里“看”地震。 该卫星以发明世界首台地动仪的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名字命名,是首颗自主研发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它能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观测数据,对我国及其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
正文:从2008年起,段锰已经是三次带母亲出游了,南到广西北海银滩,北至黑龙江漠河,西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段锰说,像母亲这一辈人,吃过太多苦,几乎没怎么出过门,应该出来走走看看,这对身体也好。 母子俩最近生活怎样?12月28日,段锰告诉澎湃新闻,10月份的旅行结束后不久,母亲便提出住老年公寓,“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
正文:2017年12月11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红色火焰喷薄而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入轨后经过8天的飞行控制,卫星成功定点。 “阿星一号”是中国继向委内瑞拉、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际用户以后,制造并交付的第9颗国际合作商业通信卫星...
首页 前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