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26 项符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81-200 项 (搜索用时 64 毫秒)

正文:新华社甘肃酒泉12月23日电(李国利、李潇帆)12月23日12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二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介绍,这颗星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9次飞行。
正文: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不仅是委内瑞拉卫星发射服务的提供方,还是卫星合作研制者。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与委内瑞拉方密切合作,共同承担了卫星的设计...
正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吉林一号首批卫星和火箭对接完毕,钟兴与星箭组合体合影。 上午9点,是一周前就订下的例会。距离会议开始还有一点时间,钟兴拿起手机,调看远在50万米外的卫星参数。他说:“在轨测试一般都会达到几个月,但是我们现在通过优化流程在一到两个月就能完成。” 钟兴是“吉林一号”卫星型号总设计师。...
正文:一位本科生毕业后去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写信给李德仁的夫人说,从没听过李院士的课,深感遗憾。李德仁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接过信后,他心里“很不好受”。 他亲自去了趟酒泉,跑到学生所在单位,给所有员工讲了一堂课。 刘经南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时,每晚仍坚持去实验室。很多人摸清这个规律后,在门口排着长队等他...
正文: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结合新时代特点,进一步弘扬践行“红船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
正文:陈乃为,51岁,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输修理站高级技师,检修塔架30年,每次检修螺钉10万余个,党龄28年。“我为塔架把诊号脉,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这是他的党员誓言。 林鸣: 为祖国建设超级工程 林鸣,60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建设润扬大桥、南京三桥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党龄...
正文:2015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它将在太空中开展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探测任务,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
正文:2015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它将在太空中开展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探测任务,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
正文:今年1月9日,该团队参与的另一项目,由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九部联合研制的“行云试验一号”卫星为2U立方星,搭载“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现在,我们的立方星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研制模式,具备热真空、振动、冲击谱、常值过载、高低温等...
正文:2013年2月,习近平来到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看望科技工作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习近平向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     同年6月,习近平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作出重要批示,他希望同志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
正文: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 习近平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志...
正文: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完成任务的高铭,马上紧锣密鼓展开下一个任务。 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这位女总指挥告诉我们,根据后续...
正文:习近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勉励航天战线工作者续写航天梦新篇章;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前往中国科学院,考察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了解科研平台建设、国防科技创新情况,勉励科研工作者弘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抢占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
正文:随着2017年1月9日“林业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吉林一号星座”又迎来了一名新成员。 “我的客户比马云还多——全世界70亿人。”长光卫星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宣明指出,“吉林一号”能提供全覆盖、高精度、实时的卫星遥感信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监测、土地测绘、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交通设...
正文:日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 本次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 凭借这颗卫星,我国获取了来自太空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这也意味着,我国具备了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监...
正文:2003年10月15日,迈入88岁高龄的任新民,再一次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送着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载上太空遨游。 2014年 2014年11月,年近百岁的任新民因病住进医院。住院期间,任新民还时刻关心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情况。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去医院看望他...
正文:日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     本次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 可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凭借这颗卫星,我国获取了来自太空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
正文: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使得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一句话解释,即“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因此,“能保证加密内容不可被破解,从根本上保障了信息安全、保护全...
正文:北京时间9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又名苏克雷卫星,是继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遥感卫星一号之后,中委双方在航天领域合作的第三颗卫星,也是委内瑞拉拥有的第二颗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委内瑞拉国土资源...
正文:2003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位航天员从这里出发,带着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升腾而起。 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中国航天人走过了一条用热血与汗水浇灌的飞天之路。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我国先后突破掌...
首页 前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