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351 项符合 边疆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81-300 项 (搜索用时 57 毫秒)

正文: 杨天才在界碑前取了一捧土,给记者带去北京。(何川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王莉莉)1984年,在中国南大门、云南边境县的薄竹菁村,硝烟散去不久,牺牲在边境的烈士长眠于此,坟头青草刚刚长满。 大概是这一年的五月,村民杨天才在家门口见了一个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外事办主任杨文...
正文:基诺族,是生活在边疆深山里的一个“直过民族”,是云南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他们只有几千人,还在滇南边陲基诺山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刀耕火种,氏族部落由长老管理,穿的是树皮衣,住的是茅草屋,食物与财产实行平均分配,没有文字,靠刻木记事。 通过民族学者的调查识别,1979年6月6日,国务...
正文:错那县浪坡乡肖村是个典型的边境村,43户农牧民默默地守护着家园、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国家实施边境小康村建设之后,栋栋红屋顶带院子的两层小楼排列整齐,公共浴室、村民服务中心、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使肖村的村民们安心守边无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西藏通过“边境小康村+产业配套”的模式,鼓励群众发展旅游经济、庭院经...
正文: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八团,生活着一群哈萨克族牧民,畜牧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牲畜的成长和繁殖,牧民们世世代代随季节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被称为世界上搬家最勤的民族。每年11月前后,为躲避寒冬,及时为牲畜提供优质牧草,哈萨克族牧民携带自家牲畜转场到位于团部东南部100多公里外的博孜...
正文: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正文:也是十五团的老战士季雨亭临终对家人的叮嘱:发了工资把这个月的党费交上,别给组织上提任何要求……这种精神让他们在边疆最艰苦的地方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南泥湾”。 “兵团人的红色基因,就像这红色的糖稀红枣汁,把兵团人和地方群众融在一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的这位工作人员说。 和田夜市。(何川 摄) ...
正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被称为“西北边境第一团”,一条阿拉克别克河横亘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之间。被誉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的军武哨所就坐落在这里。哨所的男主人叫马军武,是一八五团水管所职工,女主人叫张正美。1988年以来,马军武夫妻二人克服艰苦的生存环境,忍受寂寞,...
正文:为了帮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尤良英牵头成立了阿拉尔边疆红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有机红枣为龙头,带领种植户做强优势产业。2018年,合作社红枣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曾翙翔:光荣牺牲在扶贫路上 2018年8月18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安徽宿州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路湖村驻...
正文:我的直接领导A先生落败了,而且被“下放”到公司近乎于“边疆”的边缘部门。 事后得知,B女士技高一筹。她很早就暗中取得了公司多位上层的支持。平日里比A先生要隐忍许多,看准机会一招致命,让对手再无翻盘机会。 “AB大战”尘埃落定,也宣告了我们派系所有人的战败。接下来的事愈发可怕,公司上层说,找到替代A先生位置...
正文: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西南边疆。在云南省西盟县的拉祜山寨,人们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安全住房的日子。学习先进技术,改变精神面貌,发展养蜜蜂、种甘蔗等甜蜜产业,拉祜人的日子越过越甜。 在云南省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中华蜂养殖基地,村民在学习养蜂技术(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追逐甜蜜,却陷于...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边疆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各项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起,中央网信办开始开展“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去...
正文:席世明的同事东永珍站在台上多次哽咽,她记得席世明援疆前曾向自己坦露心迹:“趁年轻,为边疆踏踏实实干点事,一生难得。” 581天瘦了16斤 走过100多个村庄 天津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终年风沙漫天。席世明所在的于田县是深度贫困县,按照计划,到2020年,援疆人要与当地百姓一起,把...
正文:为此,青联委员走进迪庆、昭通、怒江、保山、临沧等边疆地区,通过项目引入、电商创业、技术传授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地区。他们还在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武定县田心乡引入七彩花生种植;在宣威市普立乡攀枝嘎村建立高原黑猪放牧基地及火腿发酵基地;在红河州红河县实施哈尼梯田“稻鱼共作”工程,为贫困地区建立产业,提升扶贫造血功能。...
正文: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为保障和改善当地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     何磊报名继续参加了第二年的法律援助工作。他,以祖国的边疆为前行的起点,秉持法律职业情怀,以绵薄之力和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法治之花盛开在更多人的心中。
正文: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从小城市长大的段必清,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中反对考取了云南省瑞丽市户瓦村村官。在当地,他创业养鸡,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人们亲切的称他“鸡司令”。
正文:在这个社区里,生活了蒙、汉、鄂温克、鄂伦春等11个民族,8957名居民中,有7619人是少数民族。各民族其乐融融、美美与共。 “新时代,内蒙古各族人民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李纪恒说。
正文:在云南边疆地区,扶贫干部因为忙于工作回不了家的情况不是特例。 沈斌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有些不忍的,是镇党委副书记和副镇长。他们在小孩出生后第3天,就被叫回镇里继续工作。孩子都1岁多的时候,两个人陪孩子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5天。问爸爸在哪里,孩子就指着手机。 2018年12月,当勐撒镇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退出贫困...
正文:“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脑子里还有边疆同胞们所需要的医护知识。我想多帮帮他们。”初到新疆,姚梅芳被派到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到了之后,她就马不停蹄地着手开展工作……     一天,医院送来一个早产儿,体重只有860克。因为体重太轻,婴儿连自身体温都无法维持,整个皮肤像纸一样,又薄又脆,一碰就破。医院的儿科大夫纷纷摇头...
正文:10多年时间,从边疆偏远的牧区走出,嘎次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奔跑,也让他成为身边藏族学生的“领头羊”。 葛海燕是嘎次在江苏省南通中学就读时的高中班主任,回忆起这个已经离开4年多的学生,她依然印象深刻,“嘎次虽然已经离开学校几年了,但依然是学弟学妹心中的‘男神’”。 学习上,嘎次的成绩经常位列班级第一,西藏...
正文: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与印度、尼泊尔等国接壤,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历史上就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以来,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在设施联通方面,西藏近年来积极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联接中尼边境贸易的吉隆已建成国际性公路口岸;中尼两国签署跨境铁路合作协议,“兰...
首页 前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