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97 项符合 载人潜水器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41-260 项 (搜索用时 55 毫秒)

正文:“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2017年6月23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全体科考队员顺利返回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历时138天,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标志着为期5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
正文: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三次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凝结着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气,彰显着国家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看着展览中这些喜人成果,一位就读...
正文:“能作为首批潜航员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大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创造了世界纪录的深度进行科考,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19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十九大代表唐嘉陵站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前当起讲解员,介绍我国深海事业的飞速发展。 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军委政治...
正文:2012年,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艇7000米海试成功,创造了世界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深下潜纪录。随后5年,“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航次,经过百次下潜,在中国深海资源调查和科学考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刘心成是“蛟龙号”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 “进行深海勘探所需要的设备比用于太空探索...
正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全球组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党的十八大后,一件件“中国重器”让世界刮目相看。 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党的十八大以...
正文:6月13日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为期5年的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其中11个潜次作业水深超过6500米,为下一阶段业务化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6月16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万亿元,为2012年的1.32倍,年均增长7.2%;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
正文:在此之前,深邃、幽暗的大洋深处,已几度迎来越潜越深的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010年8月26日,科技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获得成功。 于正力争突破制约海洋探测能力的核心关键技术的中国而言,这是深海装备技术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标志。...
正文:在第一展区,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被称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等实物模型吸引着外宾们的目光,他们认真聆听,凝神观看,切实感受中国五年来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既平稳又高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和人民...
正文:2017年6月9日16时35分,满载着第一次深入海底现场观察的科学家和海水、岩石、沉积物等深海样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6488米的雅浦海沟深渊区回到海面,完成了其自2009年8月出海以来的第150次下潜。 从2012年实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海试成功至今,5年来,从太平洋底的海山、海沟,到印度洋底的大洋...
正文:“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小编:深海来了小伙伴儿。 “海下神器二”——探索海底两万里 “探索一号”科考船总吨位6250吨,续航能力大于10000海里,是我国4500...
正文:彭晓彤说,目前,国际上能够进入深渊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仅有6500米深度的日本Shinkai6500载人潜水器和我国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拥有的下潜深度优势和定点作业能力,为我国在这一深海科学前沿领域进行开创性工作创造了条件。”彭晓彤说。
正文:“蛟龙”号副总设计师、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表示,“蛟龙”号推动了我国深海技术的全面发展。它开辟了深渊科学新领域,开创了深海高效勘察新模式。 “‘蛟龙’号是当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它的研制与应用,极大地提振了我国自主研发深海重大装备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无人...
正文: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22日电(记者刘诗平)经过6天时间、航行约1800海里后,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22日上午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科学调查正式展开,“蛟龙”号计划23日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进行本航段第一潜,新华社记者将搭乘“蛟龙”号...
正文:在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暨声学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包括“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000米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等在内的“科学重器”受到公众的热捧。声学所也打开“大门”,让参观者深入声学试验的一线进行体验。 据了解,从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3周被定为“全国科技活动周”,截至今年,已迎来第...
正文:带回珍贵生物样品发布时间:2017-05-06 04:07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诗平 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5日电(记者刘诗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日在南海北部的浦元海山发现多金属结核区,同时带回珍贵生物样品。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资料图)。中新社发 孙权 摄 “‘蛟龙’号对浦元海山顶部结核...
正文: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22日上午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蛟龙”号预计将于23日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潜,揭开今年“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沟区10次大深度下潜的序幕。 在哪儿潜? 本次下潜人员,主驾驶为潜航员唐嘉陵,左舷是第二代潜航员刘晓辉,右舷...
正文:“蛟龙”号副总设计师、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表示,“蛟龙”号推动了我国深海技术的全面发展。它开辟了深渊科学新领域,开创了深海高效勘察新模式。 “‘蛟龙’号是当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它的研制与应用,极大地提振了我国自主研发深海重大装备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无人...
正文:6月9日16时35分,载着第一次深入海底现场观察的科学家,载着深海海参、近底海水、岩石、沉积物样品等深海信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6488米的雅浦海沟深渊区回到海面。24分钟后,“蛟龙”号回到“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完成了其自2009年8月出海以来的第150次下潜。(图为工作人员起吊“蛟龙”号,将其回收到“向...
正文:5月23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布放入水。郭松峤/摄(新华社发) 5月23日,首次下潜人员深潜归来接受“洗礼”。胥维坤/摄(新华社发)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23日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北坡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一潜。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搭乘“蛟龙”号成功下潜至4811米,水中时...
正文: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 顾秋亮 伟大的双手都是由平凡铸就! 每一双手的背后,是汗水和泪水,...
首页 前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