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59 项符合 诺贝尔奖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401-42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正文:9日下午,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施一公的获奖评语:表彰他...
正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刷新了五年来中国科学的创新高度,也使她摘取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实际上,“群星璀璨,硕果累累”,这八个字是对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科学成就最恰当的总结。 过去五年,从拓荒爆炸力学的郑哲敏,到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的程开甲,从研制中...
正文:出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在哪?剑桥,旁边就是奶牛场。当年德国出了那么多科学家在哪?哥廷根大学,那个小城大概只有几十万人口,在中国相当于一个小的县。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把沿海大城市的研究型大学,有计划地迁到内地去,建立十几个全世界最好的综合性研究中心,而且跟产业、金融营销整合,我们还应该学美国搞大学基金会...
正文:出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在哪?剑桥,旁边就是奶牛场。当年德国出了那么多科学家在哪?哥廷根大学,那个小城大概只有几十万人口,在中国相当于一个小的县。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把沿海大城市的研究型大学,有计划地迁到内地去,建立十几个全世界最好的综合性研究中心,而且跟产业、金融营销整合,我们还应该学美国搞大学基金会。...
正文: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他邀请诺贝尔奖评委、诺贝尔奖得主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为本科生聘请外国教授作为夏季小学期授课专家。自己也为本科生开了课,他把枯燥的专业知识,讲得像故事一样吸引人,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跨学科选修课之一。后来,只要是他的讲座报告,必定场场爆满,张学记也被推选为北科大“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
正文:这个发现,让很多人感到当时的王淦昌想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可是,从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投身于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戈壁荒漠,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武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在王淦昌们的心中,党和祖国的利益是放在最高位置的,为此可以抛弃任何名利。 ...
正文:我可以举个例子,Joseph Leonard Goldstein因为发现了调控血液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LDL受体,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奖获。他是美国很多大企业的幕后控制者,包括辉瑞,现在非常富有,应该说是最强调转化的一个人。 他两年之前在《科学》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抨击特别强调转化。他说转化是来自于基础研究...
正文: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现场,诺贝尔奖获得者、石墨烯的共同发现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在做大会特邀报告。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小巧、节能、可弯曲屏幕的数码产品成为可能 研究报告说,纳米技术作为促进信息技术和数码电子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进一步提升了诸多电子产品的性能,如电...
正文:诺贝尔奖获得者、东帝汶前总统奥尔塔此前对澳大利亚媒体说,“即使得不到日美援助,还有其他国家。那就是中国”。《日本经济新闻》称,东帝汶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期待可以获得投资。去年,中国军舰还首次停靠帝力。两个国家的蜜月期似乎还在继续。印尼和澳大利亚都将密切关注。 事实上,日本对此也保持高度警惕。去年3...
正文: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而自1913年以来,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一旦属于中国的40特斯拉的稳态强磁场建成,将跻身世界一流。 探索未知的敏锐嗅觉很快上线,王俊峰心动了。 这一年是2009年,距离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还不...
正文:而强磁场能促进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产生重要科研成果,至今,已有19项诺贝尔奖与强磁场有关。 当时,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负责人是匡光力(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在向国家争取建这个项目时,他和同事坚信,中国的强磁场实验装置虽然起步晚,但有可能在硬件水平上建成世界一流,并以...
正文:有人甚至提到诺奖魔咒:一个作家获得诺贝尔奖后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不过,担心莫言再写不出好作品的人,好消息来了!封面新闻记者从莫言合作多年的国内著名纯文学杂志《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处获悉:莫言的最新三篇小说已经创作完毕,即将在最新一期(9月中旬出刊)的《收获》杂志上发表。这也是莫言“诺奖”后首次携小说新作正式回归文学...
正文:距离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开奖只有两个月了,也许村上春树又将“陪跑”一次,而很多人还不知道上一届得主鲍勃·迪伦,并没有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只用一段录音致辞,在斯德哥尔摩的一间旅馆里,悄悄换走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14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他的名作《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永远年轻》已经唱遍了世界...
正文:没有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的获奖工作是计划出来的。 我们理应为优秀科学家松绑,为科技创新护航,放弃无义的干涉,放弃死板的约束,让科学的园地百花齐放,让创新的沃土自由繁荣。 把科技成果应用在现代化的事业中 关于科技创新人员,习总书记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提出了殷切期望:“科学研究既...
正文:吴思科(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在进入21世纪的前夕,当时曾经有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提出进入新时期人类面临众多的挑战和问题,怎样解决。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需要运用中国两千年之前的智慧,用儒家智慧来解决这种问题,也就是“和”。大家意识到,新的时代不能让...
正文: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等一批顶尖人才不断涌现……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奋进,我国一些领域已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正文: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等一批顶尖人才不断涌现……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奋进,我国一些领域已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正文:早在1963年,DNA双螺旋结构才被发现10年,便有诺贝尔奖得主大胆预言,基因治疗手段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1990年9月14日,这一预言第一次成为现实。医生“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阀门”,将白细胞重新输回一个14岁女孩体内。这位长期被各种细菌感染折磨的小病人,患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突变,她的免疫系...
正文:有人评论,爱因斯坦的得奖是诺贝尔奖的荣耀,而没有给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颁奖则是它颁奖史上最大的遗憾。 刚进入大学时,我修了一门生物学课程。绪论课上,老师感慨这门课让他离开了科研一线但仍然走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每学期他都要重新编写课件,因为生命科学发展太快,有太多需要更新的概念和案例。 我想这才是科...
正文:《科学通报》最近重发了“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论文,40年前首发的这篇论文,表明中文期刊也可发表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该刊主编、生物学家高福院士表示,期待更多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成果发表在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期刊上。 高福院士的期待顺理成章,没有一位主编不希望自家刊物群星璀璨。但有人就此引申指出,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大都发...
首页 前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