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78 项符合 袁隆平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81-300 项 (搜索用时 64 毫秒)

正文:为了“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的坚定信念,袁隆平像“追着太阳的候鸟”,执著逐梦高产更高产、高品质更高品质水稻:平均亩产700公斤、900公斤、1100多公斤,为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共和国勋章的现场,他向总书记说了“悄悄话”: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进军!网民留言...
正文: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他们是共和国最闪亮的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值得敬仰的时代偶像。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 致敬英雄,他们是新中国的奠基者和筑梦人。国破家亡、民族危难之时,是他们冲锋在前,闯枪林、冒弹雨,重拾破碎河山,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正文:《赤子》这首歌的背景视频里,一个个熟悉或陌生、平凡而伟大的面孔依次浮现——于敏、李延年、黄旭华、申纪兰、张富清、屠呦呦、孙家栋、袁隆平……他们,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艺术家”“人民英雄”“人民楷模”等国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是英雄的人民。崇尚英雄才会...
正文: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的袁隆平;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的屠呦呦……从筚路蓝缕到繁荣昌盛,宏大的国家梦想,在小我的努力奋斗中慢慢生根成长、枝繁叶茂。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70年来祖国取得的成就,...
正文:为了“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的坚定信念,袁隆平像“追着太阳的候鸟”,执著逐梦高产更高产、高品质更高品质水稻:平均亩产700公斤、900公斤、1100多公斤,一次次光荣献礼,为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共和国勋章的现场,他向总书记说了“悄悄话”: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
正文: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分别授予张富清、袁隆平、樊锦诗等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他们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功勋模范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扎根贫困山区,为民造福;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为我国粮食安...
正文:成就展上,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出现了3次。第一次是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并于1976年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第二次是出现在英雄模范人物墙(1970年至1979年)上。第三次则出现在2001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 在成就展上,时代的精神印记随处可见:在一次全县大...
正文:微电影中,青年演员董子健饰演袁隆平,在稻田里拉起小提琴。 1970年,通海大地震,袁隆平不顾危险,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子内抢出稻种。 董子健从小就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有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同时也有自己的生活情趣,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理想状态。”董子健希望,能通过演绎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拉近当代年...
正文:于敏、袁隆平、屠呦呦……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位位重量级的大咖,他们获得国家的至高荣誉,实至名归。是他们,将毕生精力献给国家,作出了彪炳史册的成绩;是他们,提升了共和国的实力,让共和国有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论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还是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无论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还是解决抗...
正文:作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第一人,袁隆平院士的研究成果不但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老人家获得共和国勋章实至名归。作为一名基层的乡镇党委书记,要秉承袁隆平院士无私奉献、农业报国精神,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以奋斗者的姿态干好“三农”工作,为新时代...
正文: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一个个名字,一段段传奇,已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他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他们冲锋陷阵、顽强拼搏;     他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他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他们是...
正文:于敏、孙家栋、袁隆平……一个个名字,一段段传奇,穿梭了岁月,响彻金色大厅,传遍神州大地。     虽已两鬓染霜,虽已步履蹒跚,但时间不会冲淡他们的卓著功绩。历史已将他们的名字,铭记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一枚枚友谊勋章,见证着历久弥新的情谊——     70年来,许多国际友好人士满腔热忱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为...
正文: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孙自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9日在北京透露,他领导的杂交水稻更高产超高产任务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现在长势非常好。而俗称“海水稻”的耐盐碱水稻种植方面,计划在十年之内发展到一亿亩。 中国工程院当天下午举行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当天上午...
正文:翻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册,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标注了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映照着中国人民改天换地、攻坚克难的冲天豪情。他们中,有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与巩固浴血奋战,有人为了实现男女同工同酬奔走呼吁,有人为了铸造大国利器、挺起民族脊梁默默奉献……在各自的战线上...
正文:他没想到,这8株像染了稻瘟病的病秧子如同袁隆平发现的那几株野水稻,会成为他目前最重要的科研发现,开启了水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里程碑。 那是2011年3月的一天,他在海南育种基地检阅他手下那10多万兵——10多万株水稻,当时这8株水稻正在抽穗。像农民一样,刘喜脸被晒得黑黑的,为了加快育种进度,他像候鸟一样,冬天在...
正文: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张茜)9月29日上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午,中国工程院召开学习袁隆平、黄旭华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袁隆平和黄旭华到场并发言。 袁隆平首先发言。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5...
正文: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到“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从历经战火洗礼的志愿军一级英雄李延年到60余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还有60余年扎根基层的农村先进模范申纪兰、人民教育家于漪……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之所以受到...
正文:袁隆平     作为一名医药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屠呦呦     我们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李忠凯     虽然过去不能改变,但未来可以。我想要让更多人明白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孙志远     我们知道世界篮球的运行方向,那我们必须要向着世界最高水平去看齐。——姚明 ...
正文:而这个造梦者,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一直以来,袁隆平心中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不仅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如今,89岁的袁隆平仍坚守在科研一线,为实现梦想奋斗不息。     梦想缤纷,召唤着勇敢追梦的民族!   ...
正文: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当天,90岁的袁隆平还在试验田里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在中国大地上,亿万追梦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攻关不止的科研人员,加班加点的工薪族,挥汗如雨的农民工,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
首页 前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