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50 项符合 蔬菜基地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64 毫秒)

正文:央视网消息:在重庆潼南区,多个沿江蔬菜基地因为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过境被淹。连日来,农技人员对蔬菜基地受灾情况进行逐户摸底排查,指导种植户解决灾后蔬菜生产有关技术难题。 桂林街道双坝蔬菜基地是潼南区这次洪水过境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不仅在土蔬菜损失殆尽,钢架、竹架大棚等设施损毁率也达70%以上。8...
正文:400亩蔬菜基地不仅承载着新民村140多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希望,也将给北京市民提供大量绿色蔬菜。 走进林西县官地镇新民村,一片整齐划一的菜地映入记者眼帘。贫困户许殿文一边忙活,一边介绍着他家的好日子:“家有14亩地,过去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去年,把7亩多地流转给种植基地,每年流转费3000元,在基地打工每...
正文: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处长白洁说,针对潼南、铜梁、合川等蔬菜基地受灾较重的情况,重庆将尽快采购生产资料,抢种速生叶菜,多措并举做好灾后蔬菜保供稳价。 李杰是潼南区双坝村的一名菜农,虽然洪水将他辛苦种下的两亩菜苗全部毁坏。但他依然乐观:“虽然洪水让我损失了一季蔬菜,但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会尽快恢复生产!”...
正文:搬到靖安后,李升贵成了靖安新区附近蔬菜基地的工人。他带记者去看蔬菜基地,一路上笑眯眯地说:“我开始每月工资1400元,后来当了小组长,工资就涨到了2000元,比在老家种地收入高几倍呢!” 李升贵一到蔬菜基地,便穿起蓝色工作背心,麻利地钻进蔬菜大棚里铲土除草。在他身旁,是一排排用线吊起的整齐瓜藤,绿叶间是绿...
正文:积极帮扶贫困、残障村民实现脱贫“摘帽”,并带动身边人加入合作社共同稳定增收。格桑旺姆说自己名字里的“格桑”在藏语里代表幸福和吉祥,谈到未来的计划,她说:“我希望把店铺开到日喀则市里去,并在将来为我们的蔬菜基地修建冷库,让更多人吃到优质的菜。”
正文:蔬菜基地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很多像潘克珍这样的村民,过去靠务农很难维持温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蔬菜基地并在基地打工,不仅可以拿到土地分红,还可以打工赚钱。因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打工者陆续返乡。     潘克刚告诉记者,以前有接近2000人在省外务工,现在在省外的就300人左右,大变化的一...
正文:从他家三层小楼上望出去,青瓦白墙的土家风格楼房沿着山道迤逦而建,阡陌纵横的蔬菜基地向远山延伸…… 过去,青堡村村民出山必须跋山涉水——要翻越悬崖,蹚过六七条湍急的河流。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龙凤镇一直深受贫困折磨。 2013年,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大...
正文:即大力发展油茶、古树茶,黄金梨产业,结合西红柿、辣椒、南山萝卜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引进一家农业公司,提出高山生态有机蔬菜发展,建立千亩高山蔬菜基地,主要是种植叶子菜,填补桂林市5至10月份叶子菜市场空白。”     阳朔县:水上“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遇龙河水上扶贫车间。阳朔电视台供图     遇龙...
正文:这几年,潭头村先后建起了富硒葡萄基地、百香果基地、富硒水稻基地、万亩蔬菜基地(南区)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目前,潭头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到潭头村考察时,同村民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总书记深情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
正文:张会亚说,“一碗面”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经济,通过打造直供原粮基地、万亩花椒产业带、生猪养殖聚集区、直供蔬菜基地、优质水果种植园等产业园区,已形成“‘一碗面’前品味周文化,‘一碗面’中品鉴一桌菜,‘一碗面’后品尝一盘果”的发展格局,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岐山县“一碗面”经济的市场总产值已达125...
正文:她家里有3个孩子还在读书,丈夫平时上山采草药,周芳在照顾孩子家庭的同时,常到蔬菜基地“打工”。仅此一项,每年可以给她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入。 全村62户贫困户中,有18户在蔬菜基地务工。家门口的蔬菜基地,给像周芳这样无法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的村民,创造了就地脱贫的机会。 “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这是...
正文:村里的枫香九丰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打造核心蔬菜基地300亩、露地蔬菜示范基地3000亩,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露地蔬菜2万余亩。 “要帮助农民适应新的种植方法,给村民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和市场信息。”周成军说。 “以前一亩地最多产6000斤黄瓜,如今引入新技术,产量翻一倍。”种植大户王文宽喜上眉梢。村里通过合作...
正文:搬到富民小区后,李洪芝在榕江县车江坝区的蔬菜基地找到一份工作。每天早上,她乘坐社区的“定制公交”前往坝区采摘蔬菜、打理农田。“做一天得一天的钱。” 对搬迁群众实施就业增收“户户稳”,是保障搬迁群众能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榕江县聚焦扶贫产业发展,将安置点建设与县城区、工业园区和车江坝区紧密融合,探索形成服务式、居...
正文:崔建明在基地的新工作不但让他长了见识,也让他对今后的生计不再担忧:“迷迭香基地赚一点,那边的蔬菜基地再赚一点,现在贫困户看病报销比例又高,这样就不用给儿女增加负担了。”     迷迭香种植基地落户新桥河镇八一村,是村集体和湖南诺泽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项目。     诺泽公司主要生产中药提取物和中药精油,产品远销欧洲...
正文:今年,威宁规划建设了40万亩蔬菜基地,基地分标准化基地和规模化基地两类,各20万亩。其中,标准化蔬菜基地布局在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 地还是那块地,但种法卖法与以往不同。谁在种?威宁引进216家经营主体参与蔬菜产业发展,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卖得好就种什么,部分龙头企业在华南...
正文:据殷广建介绍,入豫18年来,中原分公司已承接工程项目210多个,直接间接带动了20多万人就业。2015年郑州市重点项目办驻村工作队入村帮扶以后,为晋窑村修路、建蔬菜基地。“现在我们形成了种植+养殖+光伏的发展模式。村里已有近300只种羊,建成了15个采摘式蔬菜大棚,光伏项目去年已并网发电。”晋窑村驻村第一书记郑兴...
正文:这天,在蔬菜基地工作的员工跟她说,想帮丈夫找份工作。 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眼前的吴霞成竹在胸,可就在今年年初,保住员工的工作是她最头疼的问题。她的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其中四成是下岗职工,大部分从事后勤保障、家政服务工作。前几个月,一些单位压减了用工数量,让不少员工没了工作。 保证员工的最...
正文:端午过后,贵州海拔最高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镇蔬菜基地,农民们正忙着采收新鲜一季的西兰花。基地务工的100多名工人,大多都是来自周边乡镇的贫困户。     贵州新一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石家福说,过去这里种土豆或玉米,每亩年收益只有千把元。现在种上西兰花、莴笋、辣椒、荷兰豆、白萝卜等时令蔬菜,亩产值平...
正文:40万亩,这是威宁县目前蔬菜基地的总面积。2019年,在威宁县五里岗街道,一个占地1465亩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开始建设。项目分三期建成,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分拣、包装、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可带动威宁40万亩订单农业发展。     截至今年6月,贵州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和对口帮扶城市累...
正文: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供港喷灌蔬菜基地的田埂里,十余名工人将成熟的菜叶采摘分类至包装箱内,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包装箱内的新鲜蔬菜,将通过冷链物流销往香港、广东等地区。”民勤县苏武镇党委书记张有辉介绍,按照“政府主导,支部领办,入股经营,合作发展”的原则,苏武镇打破村域界限,建基地,建园区,兴产业...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