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022 项符合 荒漠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55 毫秒)

正文: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加强黑土地保护,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贯彻落实这些重要决策部署,必将为全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
正文:在甘肃打造国际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术援助交流平台,先后举办了36期“中国沙漠治理技术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班”。2006年首次在宁夏举办“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迄今已举办12期。中国还传播竹子、菌草种植与加工技术,在促进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文:在线举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审查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将继续共谋全球荒漠化防治之道。国际社会期待在2021年进一步集众智、聚合力,朝着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迈出重要步伐。     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中国作用日益凸显。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正文:2012年起,赛希亚拉图开始重点围封自家门口这300亩荒漠草原,栽种沙柳、羊柴等沙旱生植物。 经过多年封闭治理和生态修复,昔日沙地如今植被复苏。“现在,一亩地可以打出15捆绿草,常有野兔、狐狸等小动物出没。我们还要接着种,让草原变得更美。”赛希亚拉图说。 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黄花树特分场,每年4、5月...
正文:在大山深处,在戈壁荒漠,在林海草原,从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铺路架桥,到电商带货、送水供电、控辍保学,一项项精准滴灌的扶贫措施,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减贫故事,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奇迹,也感受到中国奇迹背后激荡着的中国力量。 还记得,当脱贫摘帽喜报传来时,有这样一条留言被点赞最多:“圆规为什...
正文:10年前,陈亮是一名耕耘在讲台的大学老师,而今,他变成一名扎根在戈壁荒漠的“地质队员”。 2015年,科研团队启动了北山坑探设施工程建设和地下实验室场址评价工作。陈亮作为现场总指挥,带领一个由80后、90后组成的团队,扎根无人区,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工程建设和10余项大型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地下实验室建设安...
正文: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埃及、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数十国农业科技人员走进中国,学习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中国环境治理经验让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获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积极肯定,认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导向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庄严承诺,提振全球治理信心 习近平主席多...
正文: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埃及、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数十国农业科技人员走进中国,学习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中国环境治理经验让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获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积极肯定,认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导向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庄严承诺,提振全球治理信心 习近平主席多...
正文:我国西北部的北山预选区,一个只有风沙、荒漠和戈壁,连手机信号都很微弱的地方,却是高放废物处置研究最理想的场址。 一边是法国知名大学副教授职位,一边是国内戈壁无人区,怎么选? 辞职回国,到戈壁去!这是陈亮在29岁时做出的选择。 为什么?他说:这是一种召唤。 2009年,在法国从事相关研究的陈亮,在一...
正文:一次核试验的事故中,为了捡回一枚重要部件的碎片,邓稼先命令所有的人都在场外待命,自己却毅然冲进了那片意味着死亡的荒漠,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邓稼先领导团队又成功地设计出氢弹,铸就了国家的和平之盾。 1985年,61岁的邓稼先终于调...
正文:由于弃耕多年,许多盐碱地趋于荒漠化,春天白茫茫、冬天沙尘扬,严重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实验分析,胡树文团队发现,这里的盐碱地pH值和含盐量高,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同时,该地区地势平坦、地表径流发达、地下水丰富,改良后适合种水稻。只治不用白费功,胡树文决定探索“盐碱地快速脱盐种植水...
正文:他记得,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村,农业作物种植相对单一,机械化水平不高,而且由于长时间粗放式的农业开垦,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严重。     斯坦尼卡认为,罗马尼亚和中国之间的农业合作有非常深厚的基础。中国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无论在物种的丰富性还是农耕经验上,都有独特优势。罗马尼亚作为欧洲传统农业大国,在农业现代化...
正文:央视网消息:“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点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五年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
正文:其中,从东到西,分布着呼伦湖、岱海、乌梁素海等湖泊,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启动全面生态恢复 2012年,历史上最大水面面积曾达2339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44亿立方米以上的呼伦湖,湖面面积缩减至1759平方公里,蓄水量下降到40...
正文:人们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入疆天路更是难上加难,这里生态环境敏感、风沙压力巨大,荒漠无人、建设条件艰难、安全风险突出,是最具挑战性铁路工程项目。在面临如此严峻的环境挑战下,在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广大铁路建设者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历时4年开展风沙防治技术试验研究,先后研发11项阻固沙障专利产品,...
正文:荒漠林海生新“芽”:新疆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再升级作者:李志浩、杜刚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8日电 题:荒漠林海生新“芽”:新疆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再升级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杜刚     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横亘百万余年的荒原戈壁,新疆阿克苏...
正文:发布的影像完整记录呈现了长江源头流域的冰川雪山、河流湿地以及荒漠湖泊等高寒自然景观。 此外,工作人员还首次在该区域拍摄到了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狐等众多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哺乳动物,用镜头展现了长江源头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群。
正文:荒漠林海生新“芽”:新疆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再升级作者:李志浩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8日电 题:荒漠林海生新“芽”:新疆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再升级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杜刚 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横亘百万余年的荒原戈壁,新疆阿克苏人民自19...
正文:发布的影像完整记录呈现了长江源头流域的冰川雪山、河流湿地以及荒漠湖泊等高寒自然景观。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 扎西:总共历时二十多天,从源头顺流而下,记录拍摄长江源头的自然风光,收集到了大量珍贵视频资料。 此外,工作人员还首次在该区域拍摄到了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狐等众...
正文:监测结果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与2009年相比,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平方...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