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86 项符合 草果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0 毫秒)

正文:他买来一台除草机,每天守在草果地里,比种包谷还上心。今年草果即将挂果,他盼望着有个好收成。 在整个怒江州,以草果为主的香料作物种植达144万亩。怒江州林草局局长吕超说,2019年,全州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近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依托地理气候和生物资...
正文: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乡村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 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其中,直接参与种植业...
正文:孔当娜说,家里各类电器一应俱全,有了草果等产业,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独龙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是她最好看的时候。”孔当娜感慨道。江水依旧,但生活已换了人间。     尽管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不同,有着不同的贫困体会,但他们都“不想再回到过去的生活”。     老家在会泽县马路乡弯弯寨村的王文选,过去住在山...
正文:在更多的地方,林下草果中药材种植和养殖等成为泸水市各村庄的产业标配。泸水市通过特色产业到户,因地制宜立体化发展草果、花椒、中药材等长效主导特色种植产业121.54万亩,户均28.13亩。据统计,泸水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末的5387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7248元,2020年预计增长10%左右...
正文:在此基础上,2012年初,独龙江乡大面积推广草果种植,林业、农业等部门组合发力,通过免费发放草果苗、送技到家门等方式帮扶独龙族群众种植草果。 从一户到几户、从一个小组到几个小组、从一个村到几个村,独龙江乡草果种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6.8万亩。红彤彤的小草果,成了独龙族同胞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除了...
正文: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们“靠山吃山”,增收方式多种多样:草果种植、核桃种植、林下养鸡等特色农业模式,野生石斛基地、茶叶扶贫车间等产业发展模式,“这让我深受启发”。 2018年以来,文森特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和布隆迪合作的文章。“除了关注减贫话题,我还在写一篇关于布隆迪媒体如何报道布中合作的研究报告。这将有助于促...
正文:目前,屏边全县已累计发展以荔枝、猕猴桃、枇杷为主的水果种植39.2万亩,发展以杉木、桤木为主的用材林105万亩,发展以草果、砂仁为主的林下中药材31万亩。 有了好产品,还需好品牌,屏边县又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屏边荔枝一炮走红,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群众吃上旅游饭 绿色生态旅游是屏边县脱...
正文:几经筛选,他相中了草果草果是烹调香料,市场俏销。高德荣想,草果适应荫蔽、潮湿环境,独龙江乡湿度大,如果在林下种草果,既利于草果生长,又可以保护生态,一举两得。 可当乡里把种苗分配到村,一些村民随手往路边一扔:“草果不能当饭吃,还是种荞麦、苞谷稳当。” “干部干部,先干好,再部署。”高德荣自掏腰包建起示范...
正文:近年来,村里搞草果、草珊瑚等经济作物种植,办起了罗家坪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牧产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罗家坪村还十分重视民族团结,106户村民亲如一家,谁家有红白喜事,谁家盖起房屋,都会全村帮忙。因此先后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平安村寨”。     2017年,罗家坪...
正文:解说】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正芬到亲戚家做客,听说马关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草果之乡”,草果在市场越来越走俏。回到家中,杨正芬结合村里雨雾潮湿、林木茂密的特点,开始在自家林地种植草果,收入从种庄稼时的每亩600多元涨到了2000多元。如今,杨正芬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脱贫能手。杨正芬的家成为罗家坪村...
正文:扫雷官兵到达这里以前,边民们只能采摘野生草果,挖掘药材,没有其他的选择。他们用这些野果草药卖钱,为了谋生有时要付出生命代价。 李运忠说,村子里48户人家,已经有8人被炸伤,6人被炸死。 “如果没有扫雷,我们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富国被炸伤了,是为我们伤的。”被扫雷官兵清排过的土地如今撤去了雷区禁地的石碑,李...
正文:已经种满芭蕉、茶叶、玉米、草果等 各类经济作物。 和平年代, 奉献与牺牲更显英雄本色。 战友们再一次全员递交请战书, 主动申请到新的雷场执行任务, 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掉队。 一份份请战书, 是战友们对富国的承诺。 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 已经走出富国负伤后的迷茫, 要替富国去完成他的心愿。 “为人民扫雷!为军旗...
正文: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在续写着英雄的故事。一年前,杜富国和战友排雷作业后,排着队手拉手通过雷场,将四号洞雷场交还给边疆群众。如今,一棵棵树苗、一片片草果在倔强生长,给边境乡亲们带来了脱贫攻坚的新希望。     扫雷英雄杜富国虽然为人民利益失去了双手双眼,可在他的憧憬里早已装下这最美丽的画卷。  
正文:如今,这片杜富国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清理出来的一万多亩土地上,已经种满了茶树和草果。这几天,前方传来消息,杜富国的战友们已全部递交请战书,即将前往新的地区执行全新的扫雷任务。 央视短评:铮铮铁骨 富国卫疆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铮铮铁骨,杜富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了战友,换来一方百姓的安全。他...
正文:一进村委会,高德荣见到村干部就嚷,“你们草果杂草除得不勤,种得也太密了些!”     山门洞开,独龙人已融进外部大市场,要想稳定增收,必须调整种植结构。反复比选,高德荣选中了草果——草果是烹调香料,市场需求旺盛,同时适应荫蔽、潮湿环境,独龙江乡正合适。林下种草果,既利于草果生长,又可以保护生态,“林下经济”成了高...
正文:孔志强:“咱们在的这片草果地叫‘那将噶’,这个山头叫‘力担刚’。这个真的不算陡,我去过最高的一片草果地,光爬山就要爬3公里......”     记者在山坡上采访正在给草果除草的独龙族村民孔志强     摄影:央广记者王逸群     几把不同长短和形状的砍刀、几个小竹篓......就是靠着这些略带简陋的工具,...
正文:这两天,46岁的独龙族村民孔志强正忙着给自家种的41亩草果地除草。孔志强满足地说,现在独龙江乡光草果种植一项的人均收入就能到三四千元,是乡亲们致富的“金果果”。     孔志强:收成也好、价格也好,每斤七八块钱,一年卖了三万二。     随着最后一个行政村迪政当村顺利脱贫,2018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
正文:50岁的巴坡村村民马文军是独龙江乡第一批草果种植户,现如今他种植的草果已发展到60多亩,马文军也成了当地先富起来的人。“村民们都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大家以前是种什么吃什么,现在则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马文军高兴地说。 发生巨变的是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情怀。“带领群众致富奔...
正文:迪政当村党支部书记斯小东介绍,乡里南部村寨种草果发了家,而北部的三个村不太适宜草果发展。斯小东“不服气”地说:“种不成草果,这几年我们移栽了200多亩重楼,精心伺候,四五年内一亩也能收入好几万!”     2018年,独龙江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3%,1086户群众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4G网络和...
正文:在独龙江乡,曾经刀耕火种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改变,草果、重楼、独龙蜂、独龙牛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遍地开花,群众脱贫致富的增收渠道一步步拓宽。 在一户户独龙族风格的新居门口,一张张建档立卡脱贫户确认卡是整族脱贫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对于我们家来说,好日子就是把孩子培养好、念好...
首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