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784 项符合 航天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61-80 项 (搜索用时 64 毫秒)

正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 在新发展阶段,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动员力、组织力,这是我国科...
正文: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认为,长征八号首飞成功表明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10年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实现其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探寻中国成功密码的世界目光,不约而同投向中国共产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爱德曼“全球信任度晴雨表”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对本国政府信任度高达90%,连续第三年位列...
正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员正日夜密切关注着它的飞行状态。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员在现场工作(2020年8月2日)。2020年8月2日7时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牛发动机开机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听到习近平...
正文: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携带1731克月球“土特产”返回地球,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一大步;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行星探测的第一步;10909米!“奋斗者”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我国自主设计、集成的...
正文:当听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出现在贺词中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叶培建感动不已。“这是对所有航天人克服疫情影响,众志成城完成国家任务的最大激励和最好褒奖。”叶培建表示,航天事业要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惟有继续奋斗。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同样感动着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工程师戚铁磊。...
正文:收听完新年贺词的文昌发射测试站副站长胡旭东说:“奋斗是航天人创造辉煌的密码,我们将勇往直前,为中国航天未来的深空探测、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提供强有力支撑!” 海军山东舰第一时间组织官兵收听收看了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过硬的作风,立足本职岗位,瞄准未来战场,...
正文:“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更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然而,由她创造的每一个“首次”都源自“姐姐们”的接续努力: 到现在“玉兔二号”还在工作,不断给地球发来关于月背的信息。从“奔月”到“揽月”,嫦娥探月“五战五捷”,不超预算、不降指标、不拖...
正文: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精密仪器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移动通信、生物工程、医药制造和新材料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重要支撑。以半导体产业中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为例,目前,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全国三大封装测试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0%,长期占据全球封装测试企业前7名,技术水平...
正文: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天问一号飞向火星,奏响中国航天探索星空的动听乐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景变成现实。 这些壮举注定为极不平凡的2020年作历史的注脚,而更该铭记的是14亿人的不懈奋斗。“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每一个中国人奋斗的身影,都汇集成祖...
正文:30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固体分段式助推器——民用航天直径3.2米3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西安实现地面热试车成功,将助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能力的提升与拓展。 航天四院大推力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健儒介绍,固体发动机要真正运用到宇航运载领域,必须要达到更大推力才行。...
正文:当天,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青年教师、学生代表和创业青年与专家展开对话。 研讨会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北京大学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宇文利、共青团中央青...
正文: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机器人创新联盟主席,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教授指出,机器人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无论是从新一代信创、航空航天、能源、汽车、交通等等,在这里面,机器人都成为一种使能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一种产品。因此,机器人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的一个发动机或驱动力。 人才...
正文:载人航天、移动通信、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全球卫星导航、大型客机、深地、深海、核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5G、自动驾驶、无人快递等加速走入百姓生活。特别是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世界知...
正文:随后又遭遇了部分国家禁止用中国火箭发射卫星的禁令,“但我们还是建成了新一代运载火箭,不仅可以打卫星,也可以搞载人航天,可以登月,还能到火星。”他感慨,这是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的伟大胜利。而“中国制造”对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新征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几十年专...
正文: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月24日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     下五洋捉鳖 “奋斗者”号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     11月10...
正文:脚踩大地惊叹山河“复兴”作者:周瑾莹 来源:中国青年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5颗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为满足日益旺盛的中低轨卫星发射需求,长征八号...
正文:华为、中国联通、航天科技……‘新朋友’陆续加入,团结一心,誓将自动化码头的上下游供应链条留在民族企业!”他们底气十足。 “工业互联网协议总是间断失效,视频信号时断时续,16毫秒延时的确会对生产造成作业隐患。”徐永宁回忆。 试验,修改;再试验,再修改……2018年11月,“连钢创新团队”再攀高峰,成功实...
正文:截至目前,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等基本完成,其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21家中央企业完成率均达到100%,中国航发、中国石油等13家中央企业完成率达到100%,厂办大集体改革完成98.1%,累计安置在职职工171.1万人。 国资委副主任 翁杰明:减轻...
正文: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前沿创新成果频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构建,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建成放电…… 【编辑感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
正文:天津确定采取“五新”举措:一是构筑新体系——着力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支撑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二是打造新动能——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打造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一主...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