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29 项符合 航天事业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70 毫秒)

正文:首次地球与月背中继通信、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世界首辆实现月背行走的月球车……这些让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首次”与“第一”,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高度,也反映着在航天领域中国创造与中国创新的伟大成果。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时代,改革激发新动能,从...
正文:10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报道第一线的新华社记者孙铁翔、把青春献给祖国航天事业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的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洪家光、为保护乘客勇斗歹徒的济南公交女司机董丹……这些来自基层一线、充满正能量的当代好青年走进更广大的普通青年中。 讲好故事是思...
正文:林左鸣希望,母校学子能抱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信念,共同振兴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77级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刚走上讲台,偌大的会场掌声雷动。 2017年5月5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在这里成功首...
正文:一位观众对记者说:“看了展览才知道,原来航天事业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这么紧密,祖国的航天事业真的了不起!” 当前,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互联网卫星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航天成果转化成效初显,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 工业互联网 从此...
正文:埋头实验室60年,为中国航天事业开创新时代是他的选择。 南仁东将生命奉献给天文事业,他是中国天眼之父;屠呦呦49年翻阅古籍创制青蒿素,她说这是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林俊德用生命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做燃料,他是共和国的脊梁;袁隆平“吃饱了肚子,也不能浪费”,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孙家栋负责的“东方红”响彻太空,...
正文:埋头实验室60年,为中国航天事业开创新时代是他的选择。 南仁东将生命奉献给天文事业,他是中国天眼之父;屠呦呦49年翻阅古籍创制青蒿素,她说这是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林俊德用生命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做燃料,他是共和国的脊梁;袁隆平“吃饱了肚子,也不能浪费”,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孙家栋负责的“东方红”响彻太空,他开...
正文:亲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路艰苦卓绝发展历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说。 1992年,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几乎一切从零开始。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术集成的指挥控制中心、先进的航天测控网开始启用;苍凉戈壁滩建起了国际一流的发射场;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
正文: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到嫦娥工程,中国和中国人民不畏惧起步的滞后,不害怕自主创新的艰难, 始终坚定步伐,在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上昂首前行。当前,中国的航天事业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探月工程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嫦娥奔月”故事的现实实...
正文:在航天领域,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被认为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二号:我国迄今飞得最远的航天器 2010年10月1日,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次年4月1日,在半年设计寿...
正文:“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 组建21年来 航天员大队先后6次 向浩瀚星河进发 追逐中国人做了几千年的飞天梦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21岁生日 今天,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回望中华民族飞天梦的追梦者们 追梦的步伐 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 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
正文:有这样一位一直坚守在科研第一线的“女汉子”——蓝可,多次放弃下海出国的机会,把青春献给了热爱的航天事业。在她身后,还有“悟空”“墨子”“蛟龙”“天眼”等团队中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在而立之年。 有这样一位外卖小哥,在凌晨昏暗的灯光里,主动给救护车带路,指明方向。一句“救人要紧,我来带路”...
正文:“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     的确,每一颗北斗卫星都有着强大的幕后团队,牵动着卫星、运载火箭、运控、应用、测控、发射场等各大系统。以卫星系统为例,总体设计、结构机械、热控制、综合电子、控制与推进、载荷等众多分系统,以及...
正文:他们是“追星族”,将青春写进航天事业,很酷! “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个‘科学家’,毕业后选择了航天事业,才发现选择了离‘科学家’最近的职业。” ——航天人留言 冬日的北京,寒风扑面,航天五院总体部大楼的监控室里,一排排电脑之间,一位脸庞青涩的小伙子正专注地盯着屏幕。 “看!这就是卫星!”余速指着屏幕上...
正文:他们是“追星族”,将青春写进航天事业,很酷! “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个‘科学家’,毕业后选择了航天事业,才发现选择了离‘科学家’最近的职业。” ——航天人留言 冬日的北京,寒风扑面,航天五院总体部大楼的监控室里,一排排电脑之间,一位脸庞青涩的小伙子正专注地盯着屏幕。 “看!这就是卫星!”余速指着屏幕上...
正文:图书馆里收藏了钱老大量的书信、科研手稿等实物,甚至还包括了我国“两弹结合”发射试验使用的导弹实体,让每一个参观者都能直观地感受到钱老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耕耘和奉献。来这里参观,也是上海交大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上海交通大学快闪活动导演张亚光:在这个样一个地方,我们回想老一代科学家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能够研发高精尖...
正文:中国一贯主张合理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保护空间环境,推动航天事业造福全人类。 习近平指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各成员国在空间科学探索、空间技术开发、空间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工作,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空间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正文:中国一贯主张合理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保护空间环境,推动航天事业造福全人类。 习近平指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各成员国在空间科学探索、空间技术开发、空间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工作,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空间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正文: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3年中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接着是“神六”“神七”,显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这一年几乎成为中国人民族信心提振的里程碑。从此中国人的自豪感成倍地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最近1...
正文:但她也听到女儿说“我最崇拜妈妈,我以后也要当一名航天女将”,张润红才发现,女儿在她的言传身教下,远比她想象中更坚强——女儿看到自己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的牺牲奉献,也更加理解了自己的选择。 每一次火箭带着卫星升空,张润红都感觉像是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放飞了心里有千般不舍,能不能安全到达心里又万般惦念。 ...
正文: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航展是我国唯一由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逢双年在中国珠海举办的综合性国际航空航天展览。自1996年举办首届以来,珠海航展已逐步发展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代表我国航空航天...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