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94 项符合 自然遗产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61-180 项 (搜索用时 66 毫秒)

正文: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等3700多项活动在全国同步展开,400多项体验传承活动在20多个省区市推出……刚刚过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系列精彩的活动让人们走进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也让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可以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
正文: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故宫文物医院首次试行开放,迎来了第一批40名预约观众,同时,第一批文物医院志愿者经过层层筛选和专业培训后正式上岗。水利工程专业在读博士后张雪靓就是其中一员。 汇集200名文物保护专家的故宫文物医院,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坐落在故宫西侧城墙下、内金水河畔,建筑面积达1...
正文:在2018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6月4日~9日,6晚11场“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恭王府的夜幕中降临。 “艺针忆绣”“白鹭为霜”“苗净千寻”“布衣经纶”“云想彝裳”“木真湘韵”“采蓝之忆”“挑绣之韵”“流光溢彩”“苎梦东方”,以及一场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展现了二十四...
正文: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平遥落幕。《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戏梦关东——东北二人转民间老艺人档案》《黄金之纱》等10部影片被评为“非遗影像展评委会推荐影片”。 “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同期举行,逾百位专家、学者和影视制作...
正文:通过这些可参与性强的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仅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的节日,也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走近文化遗产、感知其无穷魅力的盛会。     美好就在身边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天津市举办了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主场活动。天津...
正文:6月8日,天津,随着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的大幕在这里拉开,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6月9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据统计,今年在...
正文:人群培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为海南非遗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让非遗重返大众视野。     6月9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包括海南省在内的全国各地都展开了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文: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省主会场活动上,有200多位涉及20余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民间艺人和演职人员参加展演,让观众大饱眼福。     从2006年起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去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历经13个年头,遗产日逐步成为我国集中展现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值得一提的...
正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表示,国务院批准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于促进社会公众更广泛了解、保护和永续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义重大。我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2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二,...
正文:6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昨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节目以专家授课、传承人讲解展示等多种形式,带领观众走进寓教于乐的“文化课堂”。     古琴、...
正文:昨天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当日,故宫文物医院首次对预约观众开放。另外,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举办了徽班进京展演活动,故宫文化创意馆徽派传统工艺馆也正式开馆。 40名观众走进文物医院 昨天上午,40位通过预约的观众成为故宫文物医院建成后接待的首批客人。伴随着志愿...
正文:保护并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举办国际艺术节和竞赛,深化在音乐、戏剧、造型艺术、电影、档案、博物馆及图书馆领域的合作,开展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在内的本地区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与维护领域的合作。 鉴此,成员国欢迎2018年9月在吉尔吉斯共和国举办第三届世界游牧民族运动会。 成员国指出,在上合组织秘书处举办的“上合...
正文:中国日报网海口6月9日电(王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海南行报道团来到海口骑楼老街,在老街街头观赏了“竹竿舞”表演。     几根竹竿作为主要道具,在地上进行有节奏的摆放和敲打,在不断变化的交叉网格中,舞者轻快地跳跃、表演。     在海南,人们常常可以在旅途中或者艺术演...
正文:其中,自然遗产1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 张建龙是在此间举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张建龙说,我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积极履行公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遗...
正文: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题: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速写 新华社记者周玮 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经典演出连番上演;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国家图书馆,40余部非遗影像作品向公众免费展映;在天津亮相的全国非遗曲艺周,会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6月9日是2018年文...
正文:开幕式现场连线了广东阳江市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汕头主会场活动、广州市黄埔古港古村相关活动等,启动了“我的世界——定格历史”活动,展示了历史情景剧《如果国宝会说话》、波罗诞民俗表演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粤剧艺术博物馆文化遗产主题展示...
正文: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天津市举办了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主场活动。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介绍,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127个大项。此次非遗曲艺周活动,127个大项全部参加,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国家级曲艺类非...
正文: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批复》,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建立在5000多年文...
正文:此外还有自然遗产,黄龙、九寨沟等是世界自然遗产,而泰山、黄山等则是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三项合起来称为世界遗产。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非遗”)是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已经有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
正文:浙江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系列宣传活动以“传承运河文脉,建设文化浙江”为主题,主要包括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系列宣传活动暨“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浙江大运河文化遗产主题展演和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座谈会、“记忆运河”传统风情...
首页 前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