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58 项符合 考古学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52 毫秒)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学意义与今后发展方向进行的深刻阐释,必将对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必将成为中...
正文:近百年以来,在几代考古学家的艰苦努力下,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让我们逐渐看清了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多支一体有中心的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成为夏商周王国以至我们现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从距今八千多年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距今六千年左右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到距今五千多年早期中国文...
正文: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5000多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然而,文字的历史不够长,无法记录中华文明初始阶段的灿烂。怎么办?“手铲释天书”! 考古人用手铲在历史的泥土中寻找蛛丝马迹,探寻中华文明的基因。喜讯不断从各地传来:良渚古国的发现与确认,实证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并入选世界...
正文: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文物160余件,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基本脉络和独特内涵。 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20世纪初,但直到1955年,考古学家尹...
正文:考古学家曾在古埃及木乃伊里发现过它的痕迹。肖邦、契诃夫、卡夫卡、鲁迅、萧红都被它夺去生命。为了对付它,细菌学家花费13年研制疫苗。如今,这款疫苗是中国新生婴儿的“出生后第一针”。 它是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的古老病原体,简称结核杆菌。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它已经被有效控制。但事实上,它带来的结核病仍然是全世界十大死因...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考古,一个看似冷门的领域,被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关注。 2020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敦煌研...
正文: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考古是今天与昨天的对话,是通往历史深处的“指南针”。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
正文:联播+丨中国建设怎样的考古学 习近平这三个词传递满满的自信 来源:央视网 联播+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说:“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正文:他强调,要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只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才能更好向世界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这是《京师生春诗意图》轴,由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绘制。从上至下的鸟瞰式构图,为后人研究北京城城建布局提供了宝贵参考。(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正文: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
正文:央视快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来源:央视网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正文: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
正文:许多人都读过她的小说,但没几个人知道她的丈夫是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温。” 1930年,马洛温26岁,阿加莎40岁。和很多英国人一样,听说著名的“乌尔坟场”有考古发现,阿加莎便亲赴幼发拉底河畔,先睹为快。结果,她发现年轻的考古学家比考古现场更令人着迷。6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不过,新婚夫妇在乌尔城的考古现...
正文:自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后,在东北以及华东史前墓葬中同样频频发现这类玉器:带有一个缺口的环状玉质饰品,似乎正合文献中“玦如环而缺”“半环曰玦”的描述。但这真是范增手中的玦吗? 2001年山东青岛土山屯编号为M6的西汉墓,男性主人棺内清理出土镂雕螭虎“韘形佩”玉器一件。玉器发现时尚位于人体左侧腰部,按此推测是男...
正文:作为阿加莎为数不多的密室推理,《古墓之谜》讲述了阿加莎考古时发生的故事,并把死者安排成一个考古学家的太太。如此安排的原因可要涉及到作者的小八卦——阿加莎当时正和她的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温谈恋爱,马克斯是考古学家的助手,但这位考古学家却不让他们在营地见面,阿加莎的男朋友不得不每天坐火车去另一个地方和她相见。这令“...
正文:是啊,网友对考古学的“怪趣味”,早就不止这一回了:湖南挖出的北宋夫妻墓,设有可供灵魂相通的“过仙桥”,热搜第一;安徽博物院的云纹铜五柱器,因为酷似无线路由器,成了网红;知乎上有人提问“考古的时候会不会挖到化粪池”,答曰隋炀帝墓就被压在粪坑下,获得三千多次赞同…… 然而,在考古学家看来:过仙桥不过民间丧葬风俗而...
正文:《掠夺尼罗河:埃及的盗墓贼和考古学家》 评委点评: 巴黎协和广场矗立的方尖碑、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文物展厅……古埃及的昔日荣光流散在世界各地,令世界各地的游客惊叹不已,它们却唯独不在尼罗河畔。当古埃及文明最后的阳光落下后,一段悲惨的历史开始了:法老的坟墓被盗掘,木乃伊被当作药物贩卖,纸草成为最抢手的货物,甚至...
正文:针对思想史研究的一些偏颇做法,他主张不要做单纯的“考古学家”,而应做“比较解剖学家”,通过分析、比较,探求马克思的思想是如何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 先生对《手稿》的主题和主题论证的分析也颇有新意。《手稿》比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异化和人的问题,但手稿的主题不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抽象思辨,而是关于无产阶级的...
正文:阅读《王氏之死》的过程中我常常想,如果没有此书,又万一考古学家邂逅了王氏的墓葬(假设她有幸入土为安),考古学家会不会对这项发现提起兴趣呢?想必王氏之墓定是几近空空如也,很难有墓志之类的文字材料来记述她在时人眼中不堪一提的人生。而这种墓葬又在田野考古的实操中比比皆是,因此极有可能最终只能化作发掘记录中的只言片语。所...
正文:遥想十年前我刚踏入考古专业的大门时,它在北大录取分数线几近垫底,我的中学同学不明说,但多少都觉得考古学是“老古董”的代名词,难以与现实挂钩,自带一层蒙尘。而如今在赖声川笔下,考古学家成了召回神迹的“救世主”,揭开土层犹如为当代人残忍而愚昧的毁佛赎罪。 然而,考古学岂是真有倒流时光的本事?扔掉了手机、住进了深山...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