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780 项符合 网络媒体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61-180 项 (搜索用时 116 毫秒)

正文: 这是一张新疆戈壁滩的航拍图 见不到一个人 也见不到一棵树 这个地方还有个说法叫“三到头” 用来形容条件的极端艰苦 路到头 水到头 电到头 而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二中队 恰好就驻扎在这样的地方 如果只是坚守 你或许会敬佩 而坚守中又有了创造 这就让人震惊了 二中队的几代官兵经过不懈的努力 对这片土地进行了...
正文: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守岛,靠得是恒心,更要靠本领。 在锁钥京津“铁门闩”的胶东半岛,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内,有国际特种兵比武冠军,有自学成才的“雷达专家”,还有不输男兵的“女汉子”……真可谓是,人人身怀绝技,个个身手不凡。 “海防有我,祖国无忧!”伴随着这卫国戍边的誓言,他们中的一些代表出场了。...
正文: 守岛连长贾远方的妻子孙朋朋带着孩子和母亲来岛上探亲,说起自己的委屈,孙朋朋泪洒当场:“虽然对他有诸多抱怨,但是我见面不会和他吵架,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珍惜都珍惜不过来,哪舍得留时间闹矛盾。”贾连长告诉记者,虽然他很早就办理了家属随军,但是岛上条件艰苦,通航困难,不具备随军条件,他的妻女只能住在岛外,...
正文: 大竹山海岛上天气无常,海上多大风浪, 每年“断航”和“不能通航”的情况时有发生,守岛官兵大多常年驻守海岛,无法和家人团聚。一位上岛一年的新兵战士告诉记者,他在网上购买的商品,最长的一次两个月才送到。 中国网记者董宁 摄影
正文: 2017年6月27日,海岛上打出了一眼195米的深水井,通过净化后,官兵告别了咸涩的雨水,喝上了甘甜的纯净水。而这眼被弃用老水井,则成为海岛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见证,被称作创业井。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由于大竹山岛上没有淡水,生活用水全靠补给,1954年,第一代守岛官兵自力更生,打出了岛上的第一口井,其实是一个蓄水池,靠收集存储过滤的雨水饮用,虽然这“井水”咸涩难入口,当时的官兵还是欣喜若狂,甘之如饴。自此,守岛官兵迈出了建设海岛的第一步。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每一位登上海岛的战士,都会在营区的海滩边栽下一颗松树,意寓和树苗一起在海岛扎根成长。据该营的教导员介绍,大竹山岛的海滩全是碎石,再加上风浪太大,没有淡水,树苗的成活率极低,岛上的官兵就从山顶上和陆地上,一袋一袋的搬土过来,在海滩上生生造出了一片田,种出了一片林。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大竹山岛码头迎面可见的是一堵墙,叫励志墙,由上百块刻满文字的石头砌成。“服役尽好义务,退伍永不变色” 、 “人脱一层皮,岛披一层钢”,一代代守岛官兵把他们的心声刻在海岛的石头上,形成大竹山岛上一面特别的文化墙。 中国网记者 董宁摄影
正文: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五连在海滩碎石上做侦察训练,以“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为基本内涵的“老海岛精神”深植这支海防部队。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五连在大竹山岛驻守,每天他们都会不固定时间和路线巡逻。渤海海峡作为进出渤海的咽喉要道,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在离岛船艇甲板上目送大竹山岛,记者想起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中国网记者董宁 摄影
正文: “岛是我的家,我听党的话,我爱我的家。”这首诞生于半个多世纪前、充满真挚情感的小诗,被海岛官兵评为“最美海岛诗词”,也最能表达他们的心声。新一代守岛官兵对照“老海岛”艰苦创业史过好利益观、苦乐观、比较关、得失关;争做老海岛新时代传人。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大竹山岛位于我国北方海防战略重地渤海海峡,是一座荒芜的“四无岛”—— 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班。几代海岛官兵在这里艰苦奋斗,用青春和热血把大竹山岛浇铸成了一块牢固的堡垒,也建设成了一片美丽的家园。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正文: 白哈巴,蒙语。因紧邻界河阿克哈巴河,有“白水迭高”之意。白哈巴边防连驻守在祖国西北,“雄鸡”版图尾端,有着“西北第一哨”的美誉。随着天气转冷,牧民转场,驻守在边境一线的季节性执勤哨所陆续归建,进行完最后一次清山清边巡逻,连长傅政勤说:“大雪封山后,位于深山的执勤哨便成了雪海无人区,官兵每年都是第一个探路进驻...
正文:网络媒体国防行】 四代守海岛 同心固长城——一座海岛上的血脉传承 光明网9月22日山东烟台电(记者刘希尧)在胶东半岛的千里海防线上,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这就是“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老海岛精神”。 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首长,还是生龙活虎的年轻战士,都深深地热爱着这片海...
正文:9月21日,记者跟随“走进热血边关”网络媒体国防行采访到了她。     初见面,王谱婷给人的感觉可用英姿飒爽来形容。据介绍,在某海防旅2017年组织的岗位练兵比武中,王谱婷拿下了会议专业、女子共同科目两个“第一”,更创下女子400米跑纪录。     “你们不知道,我以前有多害怕跑步。”王谱婷告诉记者,2013年9...
正文: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从阿克苏出发,向大漠深处一直走去,走到路的尽头,就是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执勤二中队所在地,一个似乎是远在天边的地方。 有人说,这里是三到头:水到头、路到头、电到头。 放眼望去,茫茫戈壁,几十公里外无人烟,只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与战士们作伴...
正文: “巡逻苦不苦?” “苦也不苦!” ……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一支威武精兵巡走在大漠戈壁,口号声声振聋发聩,铿锵的步伐踏起漫天黄沙。 他们来自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二中队,在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宛若大漠胡杨,守护着祖国西北边疆和谐安宁。 血气方刚的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二中...
正文:     在祖国的最西北白哈巴,驻守着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能吟几句诗,这些诗的作者不是别人,而是他们的战友舒涛。     未来网阿勒泰9月24日电(记者 刘文静)“谁家异乡客,独在西北边。仙子盈香酒,散作天下安。”在祖国的最西北白哈巴,驻守着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能吟几句诗,这些诗的作者不是别人...
正文: 官兵们大漠巡逻。 百里雪山,百里画卷,百里棉田,百里葵花……神秘梦幻喀纳斯,世外仙境禾木村,鬼斧神工五彩滩。人们都说大美新疆,这话一点都不假。但是,我总觉得上天有点太过苛待阿克苏,阿克苏用维吾尔语翻译过来便是白水河,可是在阿克苏看到的,大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与天斗,其乐无穷,...
首页 前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