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2 项符合 紧日子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81-200 项 (搜索用时 62 毫秒)

正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今年的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工作有哪些新变化?各部门如何精打细算压减支出?“账本”里面看端详。     更直观 公开信息全面具体     2020年共有102个中央部门公开了...
正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成果要在减税降费上有所体现。在这方面,《意见》提出要“落实好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等物流领域税费优惠政策”,做了明确安排。 从企业层面审视降低物流成本,还存在许多掣肘因素。比如运输手段单一,大多数企业还是依靠汽车运输,多方式联合运输的模式还没有...
正文:拉动就业、企业纾困(尤其是中小企业)、保障民生这几个方面,尤其是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政府经常性经费的开支,原则上政府应“以收定支”来过“紧日子”,中央提出,今年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同时在财政收入下滑的艰难时期,依然要增加老百姓养老金和医保的额度,如此才能真正达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效...
正文:优先考虑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借鉴兄弟城市经验,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鼓励用工单位在缓冲时期实施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实施一岗多员或半工半岗,尽可能稳定在岗人员、减少失业人员,等紧日子过后再全员复工。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正文:“紧日子”就是“紧作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这并非特殊时期对冲经济发展压力的“应急”措施,而是各级政府与广大党员干部强筋壮骨的规定动作。“三公”经费从2010年到2018年八连...
正文:当然,保基层运转,也需要基层“过紧日子”,保证必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最大限度地压缩项目经费。     “六保”的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因此,必须统筹对待。国家正采取积极的措施,多“箭”齐发,尤其是其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六保”任务的完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要加强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六保”的任...
正文:胡泽君表示,这包括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还不够到位、项目支出“花旧补新”或往来账款长期未清理、资产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绩效有待提高。     “国家审计以全方位、常态化、渗透式的‘经济体检’,整体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能够起到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
正文:从支出看,各级财政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脱贫攻坚、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专项债发行使用提质增效,将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的政策目标得到有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政收入呈持续向好态势—— ...
正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敲定路径图,中央部门明确带头过紧日子,财政部门研究细化方案层层部署,相关监管制度建设提速扎紧“笼子”……各方发力多措并举确保财力下沉,兜牢民生底线,落实“六稳”“六保”。(6月16日《经济参考报》)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今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上述2万亿...
正文:各地坚决执行过紧日子要求,预算执行质量仍有待提高 审计结果显示,2019年各部门加强预算执行,预算管理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率87.2%。但一些部门执行财经制度还不够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还不够到位。 比如,19个部门和41家所属单位虚列或超范围支出等,涉及2.23亿元;2个部门的4个因公出国(境...
正文:因此,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不能仅仅关注出台的文件是否已落实,还要关注部分地区和部门是否存在转移税负负担,支出端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是否落实等。如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就发现,虽然减税降费政策整体落实良好,但也存在部分行业增值税改革配套措施仍不够完善,部分税收征管“放管服”改革仍不够到位,一些地区仍存在违规收费、...
正文:当下,我们正在过“紧日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确保教育经费总投入继续增长情况下,还必须继续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资金、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推动教育更加公平、优质地发展。(杨三喜)
正文:与往年相比,政府工作报告一如既往地强调政府要过紧日子,支出的增长主要用于民生,用真金白银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出现的新变化是,报告里多组数字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逐项提出对“六保”的资金、政策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时间最长和次数最多的修改,而预算草...
正文:此次报告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理性判断,未设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稳定经济运行的措施,并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一系列“政策红利”真正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格里高利`特罗菲姆丘克特别关注到,中国持续增加的就业岗位将成...
正文:兜底民生的背后是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财政部部长 刘昆:今年中央本级非刚性、非急需的支出压减幅度超过50%,省出的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城乡低保等方面的重点支出只增不减。
正文: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要求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就一定能...
正文:真正过紧日子     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硬任务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
正文: 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没有绩效的钱绝不该花,花了就要依法依规问责,还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句话,节用裕民。“钱袋子”紧了,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花钱就要精打细算,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正文:不设GDP目标增速、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就业成报告高频词、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报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货币政策表述由去年的“松紧适度”变为“更加灵活适度”……报告重点突出、内容实在、篇幅精炼,充分展现了沉着应变的智慧、主动求变的勇气,以及适应变化、把握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这些报告里的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
正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
首页 前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