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66 项符合 粮食问题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96 毫秒)

正文:“这个新倡议不仅解决了非洲国家眼前的粮食问题,对于未来应对‘三农’问题更是意义重大。”多年从事中国援非农业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的陆继霞教授,9月4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在非洲开展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受灾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13年7月,在湖北鄂州东港村育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拔起一棵稻苗察看分蘖情况,夸奖“很壮实”,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走进河南一片高标准粮田,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他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
正文:但粮食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当前,粮食安全的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粮食生产方式转变,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粮食进口居高不下,增产边际成本增加,环境因素制约加剧,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广积粮”向“...
正文:习总书记说,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 所以,尽管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但并不意味着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问题,相反恰恰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更不能麻痹松懈,放松粮食生产。让科技成果惠及百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那么,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
正文:1935年7月,总政治部发布《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等文件,规定绝对禁止强买粮食、私人买粮食、群众不在家不给钱等,保证红军在缺粮严重的情况下仍能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红军到达毛尔盖后,在寒冷天气中宁可露宿在大树旁、屋檐下,也不入室扰民;面对满地即将成熟的青稞,宁可挖野菜、采蘑菇充饥,也不动群众一棵庄稼。 为...
正文:中国正在为解决全球范围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2017年,87岁的袁隆平投入海水杂交稻研发,他的目标是计划开发1亿亩海水稻盐碱地,每年产量300亿公斤,或可满足8000万人口粮食需求。 创新,在生命的坚守中熠熠生辉。每一颗硕果都来自一颗执着的心。 实验室,科学家们最“上瘾”的地方。和作家的书房、画...
正文:说完猪肉价格,再来看看大家关心的粮食问题。 魏百刚表示,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夏粮早稻双双增产,产量达到3402亿斤,比上年增加44.8亿斤,特别是早稻面积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势头。秋粮收获接近八成,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将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称,今...
正文:中国关于粮食问题的方案和经验,正在非洲大陆扎根发芽。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策划:何平     总监制:周宗敏     策划:孙承斌 倪四义     出品:孙志平     监制:樊华 李忠发 幸培瑜     统...
正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让世界粮食问题成为衍生热点,也让国人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关注度提高。危机总是验证一个战略“行不行”“好不好”的最好契机,把中国的粮食问题掰开揉碎,在危机的聚光灯前“照一照”,有两个字很醒目,一个字是“藏”,一个字是“紧”。悟透了这两个字,不仅会夯实信心,也能给人以启迪。 这个“...
正文:确实今年以来大家对粮食问题比较关注,因为前期受疫情影响,一些国家对于粮食出口做出了限制,加上今年除疫情以外还有汛情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家对粮食的关注度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夏粮和早稻都实现了丰收,今年夏粮产量增长0.9%,早稻增长3.9%,同期夏粮和早稻合计比上年增产45亿斤。应该说情况是不错的,为全年的粮食...
正文:粮食问题是人类健康、生存最基本的保障。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饥者不得食”,则民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重视粮食,乃民生之首。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
正文:习近平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今年7月22日,心系粮食生产和安全的习近平再次踏上吉林这片黑土地,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近日,习近平再次对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作出指示,要求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
正文:正如他曾指出的那样:“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 有人会问,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节约粮食还重要吗? 当然,中国铺张不起,也浪费不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经...
正文: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六张图教你如何做得更好↓ 目前我国食物浪费现象仍然存在。2018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
正文: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近日,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出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全球粮荒”迎来至暗时刻,世界各国现状...
正文:“粮食问题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极端重要的安全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洪向华谈到,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国内情况看,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解决老百姓的口粮是天大的事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否则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始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正文:他曾深刻指出:“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 2020年6月10日,在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镇马会村,农机手操作机械设备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特殊之年的“不误农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促使粮食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回顾上半年的粮食生产,...
正文:多年来,中国的农业专家将杂交水稻种子和先进技术带到非洲,为非洲缓解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非洲多国华侨华人积极向非洲捐赠抗疫物资 在非洲,有很多中国同胞长期生活在这里。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安哥拉、肯尼亚、纳米比亚等多地的华侨华人积极向当地捐赠抗疫物资,传递中非一家亲的理念。不少华侨华人...
正文:记者提问,粮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目前运用哪些科技来增强粮食的产量。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农业科技对丰富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 近些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
正文:记者提问,粮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目前运用哪些科技来增强粮食的产量。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农业科技对丰富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 近些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
首页 前页 1 2 3 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