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849 项符合 科学家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41-360 项 (搜索用时 65 毫秒)

正文:超导临界温度极低,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寻找高温超导体至今仍是全世界科学家的梦想。 1977年,赵忠贤在《物理》杂志上撰文,指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可以达到40—55K(约-233℃—-218℃),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达到80K(约-192℃)。这与传统的“麦克米兰极限”理论相悖,以致于当时不少人认为“赵忠贤胆子实在...
正文: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并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劝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拒绝。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访学,都选择回国。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
正文:“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造福大家!”李瑞说,可是科学家长什么样子?她觉得遥远又神秘。 这次夏令营活动,最让她期待的,除了去天津港看大海之外,就是去南开大学校园里走一走,跟她心中的偶像科学家们来一次亲密接触。此外,他们还将体验小小兵军事训练和水上运动皮划艇等活动。 团甘肃省甘南州委带队教...
正文: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24岁的梁思礼回到了祖国,26岁的邓稼先回到了祖国,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也排除重重阻碍回到了祖国。如果选择留在国外,他们会有更优渥的待遇,会有更舒适的科研环境,可是他们却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全力以赴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豪情满怀的新时代,无论是在茫茫大漠中的火箭...
正文:应邀参与第一场论坛的嘉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 8月16日上午9...
正文:美国之所以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学和教育体系,就是得益于这样的交流,“今天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和学生应该受到欢迎和珍视”。     就当前美国限制美中交流的一些做法,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谢淑丽表示,美国现在存在一种盲目的认知,将中国视为威胁,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过度反应,这种...
正文:汪老却说:“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宣讲,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们不怕吃苦、甘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激发更多青年人努力学习,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一次,汪瀚在合肥二中理科班讲完以后,孩子们很感兴趣,将他围住提问。汪瀚说,他很愿意给孩子们讲故事,讲物理公式推导,讲讲家国情怀,孩子们也爱听。如果条件允许,他想在寒暑假把孩子们组...
正文: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想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面对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卢永根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正文: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记广西农业科学院粉垄耕作技术发明人韦本辉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8月5日,刚出差回来的韦本辉,顾不上歇息,又急匆匆走进了试验基地。黝黑的面庞依旧,坚定的步伐依旧,草帽、运动鞋等“韦氏装备”依旧。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试验基地,不在试验基地就在去试验基地的路上...
正文:“归根结底,科学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要看科研实力”。这颗“金钉子”打响了殷鸿福在国际地层研究中的第一炮,同样也是中国地层学在国际上打的响亮一枪。 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殷鸿福桃李遍天下,他的弟子包括5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人说他像颗螺丝钉,扎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数十年如一日;有人说他是颗...
正文:此后,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也排除重重阻碍回到祖国。还有更多的新中国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正是这些充满爱国情、报国志的知识分子的矢志奋斗,为新中国日后的腾飞创造、积累了宝贵的能量。 那时,新中国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青春的力量,各行各业都跃动着青年们奋斗争先的身影。 1951年,16岁的青岛国棉六...
正文: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科普微电影《苔藓》摄制组正在拍摄科学家尝试人工培育泥炭藓的场景。这部5分23秒的科普微电影,每一帧都刷新着人们对于苔藓的认知和想象。 在第五届上海国际科普微电影大赛的评选现场,《苔藓》从近300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赛最高奖项“评委会大奖”的唯一获奖影片。 ...
正文:赵政国决心学理科将来做科学家或工程师。 后来,语文老师还是理解和支持了这个寄托了自己希望的学生。到赵政国高中毕业下乡期间,他还专门托人给赵政国带去一套数、理、化学习用书,让赵政国感念颇深。 “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多智慧也无济于事” 中学时的赵政国已经显露出极强的自律性了。 在“文革”时期,学生们...
正文:据科学家们推测,在宇宙的构成中,暗物质占到25%,暗物质不带电荷,不与普通物质发生除引力以外的其他相互作用,能够穿越电磁场,很难被直接探测到。由于它对探索宇宙起源和基础物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证实暗物质的存在。2015年12月17日,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它也是我国的第一颗天...
正文: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谛,有力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现场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
正文: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魏泽勋担任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 本次考察紧密围绕北极海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地位等科学前沿问题,实施长期原位观测与科研项目考察相结合的海洋综合调查,将为9项常规海洋环境观测和22项科技计划提供保障支撑。 本航次计划在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巴罗海及其他北冰...
正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     殚精竭虑、勇攀高峰     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     钱学森、邓稼先、     袁隆平、屠呦呦……     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     为祖国的科学事业     鞠躬尽瘁的身影     从“两弹一星”到“北斗”“蛟龙”     从量子信息到清洁能源     科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   ...
正文: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地将纠缠的量子比特数目推进到20。在短短187纳秒之内(仅为人眨一下眼所需时间的百万分之一),20个人造原子从“起跑”时的相干态,历经多次“变身”,最终形成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状态的纠缠态。操控这些量子比特生成全局纠缠态,标志着团队能够...
正文:主治医生一下子跪在了他床前,向这位坚强的军人、执着的科学家深深地三叩首……     这个晚上,唐都医院林俊德所住病区灯火通明,人们几乎整夜未眠……     得知林俊德去世的噩耗,“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94岁高龄的程开甲院士派人专程从北京送来了工工整整的亲笔挽词:“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婆娑的泪...
正文:建筑工地上挥洒汗水的工人,田野里辛勤耕种的农民,严寒酷暑下指挥交通的警察,三尺讲台上讲授知识的教师,埋首实验室苦心钻研的科学家……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他们用诚实的劳动干出来的,共和国的坚实大厦,就是他们用一砖一瓦砌成的。没有诚实的劳动,就没有创新创造,没有诚实的劳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
首页 前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