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849 项符合 科学家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5101-5120 项 (搜索用时 66 毫秒)

正文: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5月19日报道,南极给人的印象应该是一派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景象,不过近日科学家宣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正在“变绿”。     英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分别对南极地区三个独立地点进行了勘测,结果发现,在过去的50年中,当地的苔藓数量和植物生长速度迅速增长。     18日,...
正文:中国科学家:气候环境剧变或为五次生物大灭绝主因发布时间:2017-05-01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杨颜慈 中新网南京5月1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院士和张华副研究员近期研究五次生物大灭绝原因获得进展。沈树忠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剧烈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导致生物大灭绝发生...
正文: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 “更充足的资金有助于丝路基金进一步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更好地调动沿线国家资源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促进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合作,分享‘一带...
正文:(九)中国科技部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签署关于共同实施中蒙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的谅解备忘录,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体育部签署关于在蒙古国建立科技园区和创新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匈牙利国家研发与创新署签署关于联合资助中匈科研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十)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正文:谢国民向记者介绍,泰国总理巴育响应了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泰国和全世界有能力的科学家、创业家和大企业家,参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的政策。 “中国拥有为全世界人民造福的开放包容的伟大胸怀。中国14亿人口富起来了,这种经验如何带给发展中国家,绝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的贡献。中国把这种宝贵经验通...
正文:为了验证小冰的创造力,科学家们用了27个化名在豆瓣、贴吧和天涯等多个网络社区诗歌讨论区中发布小冰的诗歌,截至目前,还没有人发现这个横空出世的少女诗人其实并非人类。有网友说:“看见这首诗的时候,一瞬间忘记了每天忙忙碌碌、浮浮躁躁的生活,突然想去到处看看,看看美丽的夕阳,看看美好的爱情。” 还有人劝其应向刊物投稿...
正文:科学家“头疼”,是因为这个事看似不务正业,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其难度丝毫不亚于科研工作本身;被科普的对象——孩子也“头疼”,因为一听到这个词就像在课堂上被老师点了名一样:“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而被动接受科学知识,总是让人难免有种畏难情绪。这其实是科普走入“灌输式”“偷懒式”“刻板式”误区后,科学教育陷入一种...
正文:我们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我们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
正文:2016年8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另外,连接北京和上海的2000公里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也将完成,这是目前世界最长的基于可信中继的量子通信干线。而美国在量子计算和超灵敏传感器...
正文:近日,习近平发出了向科学家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他强调,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民为本 让人民群众共创伟大复兴中国梦     “家是最...
正文:第150潜次下潜科学家杨继超走出“蛟龙”号载人舱许久,心情依然没有平静。很多下潜归来的科学家,都有着和他一样的感受。自从“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以来,已有数十位海洋科研人员搭乘它下潜到海洋深处,开展现场调查和科学研究。 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彭晓彤说,自从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从海...
正文:最后的时光——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发布时间:2017-05-19 15: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聪 吴晶    新华社长春5月18日电题:最后的时光——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新华社记者陈聪、吴晶     2016年11月29日,夜色如墨,天幕尽染。北京到成都的飞机上,黄大年突然晕倒。当时谁也不...
正文: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你相信它,你心中就会始终有个疙瘩;如果你不信它,你就能心无挂碍地追求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演员周润发、陈道明、邓超,以及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已故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等诸多世界名人,都出生在羊年。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 ...
正文: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兰斯洛特·霍格本打破了它们平淡的生活。 1930年,霍格本给非洲爪蟾注射了牛垂体的提取物(牛的垂体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一种豌豆状的激素内分泌腺)。这时,霍格本意外地发现,这种蛙受激素刺激后开始产卵。当时,科学家们知道孕妇的尿液中含有由垂体产生、可影响卵巢发育的激素,如果这些激素...
正文:作为国家的战略级科学家,黄大年关注未来几十年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巡天探地潜海,向深地深海深空进军。 吉大的骄傲 回国后,黄大年带着先进技术,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能“看清”深层地下矿产和海底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回国没多久,黄大年就成为国土资源部“深部...
正文:时隔四十年 再探“第三极”——科学家解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看点发布时间:2017-06-18 10: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吕诺、王沁鸥 新华社拉萨6月17日电 题:时隔四十年 再探“第三极”——科学家解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看点 新华社记者吕诺、王沁鸥 壮美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第...
正文:提出这些前沿领域,旨在引导科学家开展会聚式科研,促进交叉性前沿基础研究,解决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可能遇到的重大挑战。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处于从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基础研究的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在量子通信、新材料、生命科学、航天、海洋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捷报频传,取...
正文:“打个比方,实验室搭建的平台类似国家大剧院,科学家在这个一流舞台上既可以是个人表演,也可以参加团队表演。”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说,“比如4月份‘蛟龙’号开放共享潜次,实验室面向全国设立专项经费进行支持,科学家可以‘拎包入潜’,开展相关研究。” 按重大任务需求,海洋国家实验室实...
正文:科学家在印度的西高止山脉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蜘蛛,外形很像电影《哈利·波特》中魔法学校所用的“分院帽”,因此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格兰芬多毛圆蛛”。这种蜘蛛身长2毫米,能利用身体的枯叶颜色躲避天敌。 叶状螽斯 这是在马来西亚婆罗洲北部发现的新物种“叶状螽斯”。鉴于它翅膀上分布着叶脉般的纹路,昆虫专家将...
正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无论身在何处,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在他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就是最好归宿。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会选择奉献担当。正因为这样,黄大年才会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豪宅回...
首页 前页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