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849 项符合 科学家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61-380 项 (搜索用时 66 毫秒)

正文:一甲子的南繁岁月,变的是来来往往的科研材料和育成的品种,不变的是科学家们的执着与奉献。从居无定所、年年找地,到基础设施有改善、科研用地有保障,南繁的创业创新环境今非昔比;从让8亿多人“吃饱饭”到让近14亿人“吃好饭”,一代代育种专家们对粮食安全的追求从未止步,他们用坚持不懈的科研创新,让农业科技的翅膀更硬,让中国...
正文:然而,似乎每个联觉人的经历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也让进行联觉研究的科学家们感到非常为难,研究只能在志愿参与的联觉人之中进行。 实际上,得益于大脑造影技术的进步,关于联觉的科学著作自2000年之初开始渐渐引起了关注,即便如此,科学家们对联觉的了解也只是在以蚂蚁般的步伐向前推进。 联觉现象从何而来? 联...
正文:老一代科学家在中关村曾经居住过的楼房尽显历史沧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淑兰摄 诞生: 科技自主创新的摇篮 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从中关村起步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于现代世界,不能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新中国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科技封锁,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
正文:他说,当科学家是他儿时的梦想,一路坚守科研道路,既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又在不断探索中打开了新天地。 2008年,高超来到浙江大学,组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他选择高分子基纳米化学与材料作为研究方向,并聚焦于石墨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高超认为,在所有纳米碳材料中,石墨烯是最有前景的。高超表示,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机械、...
正文:问及理想,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当科学家、解放军、医生……午休时,围绕梦想这个话题,孩子们总是可以谈论很久。 “我们一定会铭记习爷爷的教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王天娇语气坚定,稚嫩的脸上绽放出甜美的笑容。 【记者手记】 曾经战火纷飞的大地早已是丰收的田野。 那些在战火中逝去的...
正文:问及理想,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当科学家、解放军、医生……午休时,围绕梦想这个话题,孩子们总是可以谈论很久。     “我们一定会铭记习爷爷的教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王天娇语气坚定,稚嫩的脸上绽放出甜美的笑容。     【记者手记】     曾经战火纷飞的大地早已是丰收的田野。    ...
正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技馆联合发起名为“DOU知计划”的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并邀请到1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52位权威科学家作为顾问团,以确保抖音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截至2019年6月,抖音平台上粉丝过万的泛知识类创作者有近3万名,累计发布泛知识类内容超过644万个,累计播放...
正文:18、@石豪的故事 2019年1月,一篇名为《一念之择,中国少了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文章由共青团中央发布,讴歌了于敏、华罗庚、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牺牲与奉献。文章迅速引起热烈反响,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大量转发。文章的作者@石豪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专栏,向网友普及航空航天知识,讲述国士先贤事迹...
正文:一些科学家早就意识到当今的畜牧养殖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人类对肉的需求却与日俱增。为了寻找吃肉的出路,同时阻止全球变暖,他们便开始研究人造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食用人造肉,不仅是出于一种选择,也是出于没有选择。如果希望“割肉”那一天晚点到来,恐怕我们至少要在其他方面为阻止全球变暖多作些贡献。
正文:18、@石豪的故事 2019年1月,一篇名为《一念之择,中国少了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文章由共青团中央发布,讴歌了于敏、华罗庚、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牺牲与奉献。文章迅速引起热烈反响,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大量转发。文章的作者@石豪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专栏,向网友普及航空航天知识,讲述国士先贤事迹...
正文:这就是林宝军,一个带领中国航天团队谱写传奇的科学家。在过去一年,他带着81名平均年龄仅31岁的科研人员完成了8颗北斗卫星的发射。他们仅用了3年3个月,实现了美国GPS系统花了20年时间攻关的技术。 吉林农村娃的选择:挣钱,还是为国效力 考上吉林工业大学那一年,林宝军16岁。这个从小就能“过目不忘”的小神童...
正文:“历史告诉我们,正是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和技能人才、专业骨干不断加入到发展中国航天事业队伍之中,几代中青年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以‘航天精神’为集结号,才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高红卫说。 如今,在中国航天科工,75后、80后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已经担当起科研生产经营主力军的重任,许多青年人才在航天...
正文:该团队采用数值预报系统全球切线性伴随模式,确定未来48小时影响我国东部区域预报的观测敏感区,设定目标观测区范围,并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科学家结合风云卫星的特点,略微调整区域,最终确定目标观测区。 而在气象工作者的连夜奋战下,风云四号A卫星加密观测得到的资料,又经过数值预报系统应用,有效改善模式的初始场,最终提...
正文:这是自1997年实现二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以来,科学家第一次在理论和实验上把量子隐形传态扩展到任意维度,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论文以编辑推荐的形式于8月15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等国际权威学术和科普媒体对该工作进行了...
正文: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 顾方舟 糖丸爷爷,你是亿万孩子心中永远的甜 从事医学科技70载,顾方舟与共和国医学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他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消灭脊髓灰质炎。他发明的“糖丸”,把全中国的孩子带离脊髓灰质炎的病症,成为孩子心中永远的甜。 “2019最美医生”发布仪式共分为“敬佑生命”“...
正文:国家通过实施“万人计划”,遴选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建立了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在对待外籍人才方面,我国设立了“人才类签证”,颁发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俗称“中国绿卡”,包括CBA球星马布里,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世界著名核物理专家寒春也取得了中国绿卡。2018年5月2日,诺贝尔奖获得者伯纳...
正文:45年的前期准备和论证,15年的探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现场向大家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走过的不凡之路。“国家的重大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使命。”他表示,科技报国是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科技工作者传承的使命,新时代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要加倍努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
正文:《Science》的一篇研究中,科学家将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 (HFCS)喂食给敲除掉APC基因的小鼠。其中,HFCS是含糖饮料的主要糖类来源。APC基因又是什么?它是一种结直肠癌的抑癌基因,好像警察一样维持着细胞正常的生长秩序。 那么,敲除掉APC基因会导致细胞无序...
正文:为迎接SKA带来的数据革命,实现SKA的科学目标,中国科学家将通过开展SKA科学预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此外,中国也在积极培养相关人才。在科技部、SKA中国办公室、中科院的支持下,上海天文台已经多次面向高校学生和研究所的青年学者举办培训班。在8月举办的第5届中国SKA暑期学校中,学员们第一次使用中国SKA数据中心原型...
正文:提起“两弹一星”,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1999年,78岁的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们才逐渐认识了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幕后英雄”: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上天,提出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王...
首页 前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