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22 项符合 种玉米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1-100 项 (搜索用时 72 毫秒)

正文:原本靠种玉米为生的李贵龙,今年3月加入了种姜队伍。 “用土地入股合作社种姜,每亩每年可得到500元的土地分红,合作社还会发我每亩每季800元播种、除草、施肥、收姜的工钱。”李贵龙算了一笔账,他告诉记者,只要土地入股,把姜种好,他的七亩地每年保底就可收入9100元,加上销售分红,每年可赚15000元左右,再也不...
正文:“你家有这么多土地,种玉米不能养活全家,不如试试种牧草。”倪裔豹反复向熊峰讲解种植牧草的优势,打消了熊峰的疑虑。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熊峰同意把自家土地全部用于种植牧草,没想到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牧草销量很好,不仅让我家的生计不愁还让割牧草的工人每天至少能有200多元的收入。” 光靠种植牧草还不够...
正文:村民熊跃芳家用来种玉米和油菜的地被占了。不过她毫无怨言,也没要求补助。她说,路修好了,看着都舒服,对大家都好。 “修路占了十几户人家的地,没有一家人开口要钱的。”回忆起当时的经过,杨勋军十分感动。只要有利于发展,村民们毫无怨言。 杨勋军总结说,在脱贫攻坚中,思想观念的问题很重要。解决了思想观念的问题,脱贫...
正文:马汉成代表说,长期以来,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大多以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差、脱贫慢。为了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5年来,宁夏大力扶持移民安置区发展酿葡萄酒,种植枸杞、黄花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产业配套好的移民新村两三年内就能顺利脱贫。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
正文:根据市场价格,她测算出按每公顷产7万多斤土豆,每斤以0.35元收购价计,种植一公顷土豆能卖到2.45万元,去除成本,每户纯收入可在1.75万元左右,是传统种玉米的3倍左右。今年初,当她带着美好愿望下乡跑种植订单时,很多农民却信不过她。王琪也不多解释,自掏腰包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土豆种和农药化肥,与22个村的370户贫...
正文:传统种玉米,增产难增收,怎么办?推广“粮改饲”,为旱作农业注入新活力。广河县十里墩村党支书马忠海说,过去种玉米卖玉米,现在是连着秸秆一起卖,1亩收入超过2000元,比过去翻了一番。     秸秆变废为宝,养殖业快速发展。村民马哈力布说:“过去牛吃干秸秆,长得慢,两年前用上青贮饲料,不仅长得快,而且肉质、奶质更好。...
正文:今年,她准备把自家一直用来种玉米和水稻的七八亩田地全部种上草莓。“我们加入合作社,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向外销售草莓,完全不愁销路。”她说。 “我们基地发展起来后,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周边的群众看到草莓能挣钱,也都纷纷找我们学技术。”方文勇说。 据了解,麻栗镇露天种植的高品质草莓已发展到1000多亩,产品...
正文:这些年来,村里种玉米的越来越多,种地收入也在增长。 去年,侯坡村山下的通榜公路通车,姚世军买了农用车,如今他经常开车外出送鲜奶、收饲料、采购牛。 短短几年,姚世军养牛搞出了名堂。在侯坡村,看着姚世军养牛能挣钱,村里养了几十年的毛驴大都卖掉了,取而代之的各种农业机械和各种品类的牛。为了做大做强养殖产业,去年...
正文:以前种玉米费时费工,还要买肥料,售价还很低。现在农民的劳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果树苗、方竹笋苗等,生产出的水果和方竹笋的售价比玉米要高得多。如今,农民从“望山兴叹”到“靠山吃山”,从最初的“等、靠、要”到现在的主动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当地的...
正文:窗台上,洋绣球、三角梅、四季青、花石榴排成行,很是养眼,老两口笑着说:“24亩黄花种下才两年,收入就比种玉米时翻了一番。等今年7、8月到了采摘季,最少能挣10万元!” 大同黄花,全国闻名,已有300多年种植史,还上了地标产品名录。但因采摘期短、人手不好雇等缘故,一直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这几年,大同县把种...
正文:家里很困难,只有5亩地,主要种玉米和土豆,但是他4岁、6岁和10岁的三个妹妹都上了村里的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某色布且说:“我喜欢上学,我们村里上初中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同学,所以我们很珍惜现在的上学机会”。 来自大山里的孩子在昭觉民族中学宽大敞亮的教室上课(央广网记者贾宜超 摄) 水瘦,寒气...
正文:央视网消息:在很多人眼里,“种玉米”很难和“搞科研”划上等号。但是80后川妹子卢艳丽却用自己的坚持告诉我们:科研既可以非常“高大上”,也可以非常“接地气”。 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在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领域一干就是10多年,她发掘的这些抗逆基因有把玉米“点石成金”的魔力。 ...
正文:喀斯特地貌一览无余,岩石之间的贫瘠地过去种玉米,现在种桑树。来到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蚕桑基地,只见乡亲们正在给桑树去枝。“这桑树呀,浑身是宝。”黔江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甫说,去枝后桑树春天发芽更茂密,桑叶单产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剪下来的枝杈全部加工为锯末,用来做菌棒,养殖食用菌。     种植大户粟海燕过去家里贫...
正文:最近白天入户调查,跟老百姓研究退种玉米发展辣椒的事,有时夜里两点多才睡。”贵州省绥阳县宽阔镇副镇长王兴勇说。 近期全国气温骤降,贵州省石阡县道路多处结冰,发生多起交通事故。1月26日早上7点半,石阡县大沙坝乡党委书记杨雁便出发巡查乡内多个海拔较高、通行车辆较多的路段。路面太滑,车不能开的地方就步行,整个上午都...
正文:长期以来,这个贫困家庭仅靠种玉米所得的两三千块钱维持生计。     “前年开始种了七八亩苹果,现在挂果的有四亩,收成一万多斤,卖了三万多块。”马如龙高兴地说。     近年来,像马如龙这样,通过种植苹果脱贫的农民,在延安不在少数。     这首先有赖于延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沟壑纵横,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降...
正文:51岁的李顺以前靠种玉米为生,收成一直不太好。他年轻时干农活还伤了腰,之后就再也干不了重活。 “之前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别的啥也没了。一个农村老爷们,再能挣能挣多少钱啊。又赶上媳妇生病、孩子上学,能不穷么?”常英今年53岁,说起以前的日子也直头疼。“吃喝穿戴咱就别说了,过年时连10块钱都拿不出来,甚至都没...
正文:“ 我们村子一代祖祖辈辈都是依靠种玉米为生,我记忆中第一次跟着父亲和母亲上梯田种玉米时刚20岁,她们给梯田用棍子铺上地膜,然后一个一个在地膜上扎眼给土地播种,收的时候,也是一点一点的往山下面背,现在日子变好了,不仅有了自动化的播种机和地膜机,还有宜君县农科站的专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比以前省了不少力气。”杨淑琴说。...
正文:在老挝万象市版索村,副村长坎占说,中国不仅援建了路、桥、医务所、教师宿舍、教学设备以及配套的电力设施,还在村民当中开展了织布、种玉米和养牛等培训。 精准扶贫有妙招 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中国“精准扶贫”模式在湄公河畔落地生根。 在柬埔寨的两个减贫示范村,80%的村民没有土地。对有土地、房前屋后有...
正文:“乱石戈壁上,种玉米漏水漏沙,种小麦无法收割,种下的树没几天就被吹干了。”贺兰山东麓一家酒庄的负责人亲眼目睹了贺兰山生态不断遭到破坏,他决心转型发展农业和生态整治。自1998年开始,他埋头于防护林种植、采砂区平田整良、沟内石头筛选转运、道路平整、灌溉水利管网设施和蓄水池建设。2008年,在满目疮痍的废旧砂石矿区上...
正文:“原来种玉米,现在踩缝纫机,刚开始学起来是困难的。慢慢学,只要努力就能做好!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照顾好两个孩子,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我还要更努力!” 何兰介绍,永福服装扶贫车间现在有42个工人,都是社区的居民,服装厂采用“底薪 计件”的结算方式,既方便工厂管理,也方便农户的季节性安排。在房租、员工培训...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