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976 项符合 病房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
正文:医疗队队长陈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巴新全国900多万人口,重症监护病房病床只有50多张,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为0.7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名。此外,巴新经常停电,导致CT机、核磁共振器等重要医疗设备遭到损坏。莫尔兹比港总医院虽有8台备用发电机,但设备老化导致其无法满足正常的医疗需求。为此,中国医疗队除了治...
|
正文:12月下旬,在呼吸科病房值班的舒适接诊了一位从急诊转来的重症患者,进入病房时就使用经鼻高流量机器吸氧。但不到一天,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淡漠、血氧下降,必须进行气管插管。由于病情紧急,这位患者在呼吸科病房进行气管插管,后转到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第二天,舒适就倒下了,浑身酸痛。从2020年年初的武汉疫...
|
正文:儿科病房的一个患儿顺利出院,值班护士正在嘱咐家长出院后的照护事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病房里,护士陈文燕正在喂患者喝水。患者旁边的兔子吉祥物是医院安宁疗护小组送来的春节礼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病房里,一位患者即将去做CT检查,两位医护人员正在做相关准备。这位63岁的患者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病情危重,当天还在使...
|
正文:记者从朝阳区获悉,朝阳区现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0个,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个,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181个,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建有病房的社区中心15家,实有住院病床1066张。春节期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全部开放,方便市民“寻医问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年味儿”大年初二,早晨七点,天还没有完全...
|
正文:2月6日,在沈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病婴儿在接受治疗。新华社发
6日,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告称,对关于“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母婴日常护理不周,造成部分婴儿被感染为肺炎的投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卫健局等行业管理部门,第一时间组成工作组开展调查,并由区疾控中心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
正文:在抗疫斗争中,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党中央的权威在民心深处牢牢扎根。美国加州大学“中国数据实验室”2020年发布在线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人...
|
正文:他曾入驻甲流重症病房救治H1N1危重患者10余例,报名参加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新疆哈密行动,参与驻马店校车事件、平顶山矿难及氨气泄露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
四川地震受灾群众夏成顶老人,当时已72岁高龄。中午转入河南省人民医院,下午就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突发情况,紧急转到王文杰所在的病区。经过王文杰等人的...
|
正文:在医院病房里,医疗工作者争分夺秒与病魔正面交锋,与疫情搏斗,细致地为病人诊断,全力抢救病人。多重疫情防控的保障,更凸显了特殊春运期间,我们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关注与付出。
春运启动以来,很多驻守在全国各地的武警官兵立即投入到火车站、机场、码头等春运执勤一线,协助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
|
正文:和其他病房一样,室内仅有一架木制病床、一张写字台、一条板凳和一个木矮柜。时至今日,长汀还传唱着这样一首山歌:“日头照耀老古井,毛主席搭崖心连心,上家下屋问寒暖,油盐柴米挂心头。”
烽火战地医院
距离宁化县城23公里的石壁镇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建筑,四周被农田环绕,环境清幽。在80多...
|
正文:“有很多人问我,在隔离病房那么危险的地方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就跟他们说,其实只是穿着防护服,换了一个地方工作而已!”7月24日,在郴州广电的演播厅里,灯光暗下来,青年讲师张乐蒙说起自己的援鄂经历轻松诙谐,观众在笑与泪中深受感动。
7月31日,在湖南建工集团,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
|
正文:在火神山医院病房里,这位老兵发扬当年战场上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战胜了新冠肺炎这个“敌人”。
10月20日,张兆堂专程赶到北京观展。展柜前,他掏出那张照片的原件,骄傲地叠放在出院证明上方的玻璃上。
“战胜新冠肺炎,是我的又一场胜仗,我这一辈子都在打胜仗。”这位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的老兵说,“中国人的意志是打不...
|
正文: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肺结核的迅速传播,使得以帕米欧疗养院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被逐渐推广——每个病房都有着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窗户角度开得恰到好处以避免眩光,室内采用淡雅的色彩使医患感到平和,每一个细节从功能上和审美上尽可能地考虑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这一次的疫情,又将为城市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
|
正文:50多岁的凯西·刘易斯因为不能在病房里保留自己的书架和落地灯而考虑要自杀,因为她“把尊严当作生命支持”,而“控制自己的房间何时开灯、何时关灯,是最低的自主权和生活质量”。
41岁的辛西娅·格拉芙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苦苦支撑了3个多月不肯放弃生命,因为她的女儿只有11岁,活下去,“即使不能吃,不能动,...
|
正文:“像哥哥一样”冲在最前的“英雄妹妹”杜富佳、疫情期间在武汉坚持采写报道3个多月的新华社前线记者佘勇刚、曾在火神山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连续工作三天两夜的人民军医李双磊等8位宣讲团成员,讲述了各自在战疫一线的奋斗故事,生动还原了党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真情阐释了“生命至...
|
正文: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形势不容乐观,刘孟丽和队员们发现她们接管的病房就是平时的普通病房,没有隔离区和缓冲间,也没有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刘孟丽将17年前在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时的护理经验运用到这次救治任务中,细化感控流程,规范护理操作和防护程序,很快完成开科任务,为危重患者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
|
正文:这场对话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病房里,焦作市援鄂应急医疗队副队长赵童面对一位患有急性肠梗阻的80岁男性患者,决定徒手为老人掏粪石。
老人说太脏了,赵童却说:“没事,您不要往心里去,您把我当儿子就行。”就这样,困扰老人的顽疾得到救治,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赵...
|
正文: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从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到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党旗所指,民心所向。尤为震撼的是,十几亿人响应号召、服从管理,戴起口罩勤洗手、居家战“疫”齐加油,成功把病毒“闷死”“堵死”。看似平静,却波澜壮阔;听来无声,却石破天惊。疫情无情,却牢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
正文:她,日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纪要,从病房精细化建设到护理质量管理,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落实。
他,已年近花甲,凌晨3点还在病房坐镇,指导危重患者救治,“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
……
他们,是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在疫情、责任和家人、亲情的天平两端,他们默默藏起“小家”的困难,为了“大家”的安康义无...
|
正文: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查琼芳医生的这部日记,记录下许多平凡却崇高的身影:同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始终保持乐观、积极配合的患者,重症病房打扫卫生的志愿者……生动诠释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疫情的阴霾正渐渐散去,每一个小家都开始恢复平常,喧闹的街道、繁忙的交通、路边的小店又回来了,我们的国家又重新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
正文:一次,一位危重症患者突发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只有40%,麻醉科医生王晶晶迅速赶到病房,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气管插管。在呼吸机支持治疗下,患者的心率回来了,血氧饱和度慢慢回升到90%,“一个鲜活的生命成功挽救了回来”。
新冠病毒不仅攻击肺部,还会诱发炎症风暴,攻击心肌细胞,甚至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心脏猝死。护心小分...
|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