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52 项符合 生态移民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68 毫秒)

正文:为响应国家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的号召,128户407名牧民群众从400多公里之外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 新村取名长江源村,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海拔近3000米的移民村庄。 想起当时情景,更尕南杰难掩激动之情:“我和村里的藏族村民穿上了过节才会...
正文:“从村庄到林场,从项目点到文化企业,从河西走廊到黄河之滨,每到一个地方关注一个领域,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总书记在看望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书记文桃说,“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一定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正文:8月21日上午,习近平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富民小学的音乐教室,认真观看正在进行的音乐课教学。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新华社兰州8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
正文:2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位于祁连山脚下的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调研这里的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情况。 富民新村安置了来自古浪县8个乡镇4500余人,他们曾经生活在古浪南部的高深山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就业难始终困扰着他们。 搬到基础设施齐全的富民新村后,他们不...
正文:上午,习近平来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了解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脱贫致富情况。随后,他乘车前往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央视记者 申勇 史伟 李铮 伟明 邢彬 汉明 李辉 晓鹏 德文 张宇 王鹏)
正文:在国家总体规划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后,2004年,政府开始动员生活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人们退牧还草,生态移民。     更尕南杰成为最早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政策的人。当年他和镇上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移民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居住。     长江源村取名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这是老党员更尕...
正文: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间同心县建设的最大生态移民村,2012年搬迁安置东部山区张家塬、预旺和王团3个乡镇群众1379户63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9户4151人,未脱贫建档人口58户160人。 同德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立权介绍说,为了提高村民收入,同心县政府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枸杞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同步推进,...
正文:生态移民局的党员干部反思后认为,对于搬迁后续的服务工作还有遗漏,对人口信息梳理还不够细致,工作中重数据而忽略了实际。 为此,相关部门专门成立新市民服务团,展开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特别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搬迁户重点跟踪服务。通过办扶贫车间、推进绣娘计划和居家就业计划等措施,提升群众就业能力。
正文:生态移民成为路径之一。李旭东说,近年来,青海省投入大量资金,将生态搬迁和教育扶贫相结合,通过改善牧民子女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引导牧民搬出保护区,完成生活方式的转变。 为了让牧民们的生活有保障,政府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聘一些原住民为生态管护员,让他们参与生态管护,每个月定期发放生态补偿金。 “这给青海提出了...
正文:同心县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间同心县建设的最大生态移民村,2018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在探索村企联建的工作上,同德村配合支持润德公司做大做强有机枸杞产业,组织本村5名党员在内的12名致富带头人与企业签订务工合同,组织300多名群众成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在6至9月采摘高峰期,每天2...
正文:依托沙坡头景区品牌和客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旅游牵引,引导景区周边群众发展特色农家乐、农家大院,实现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到9000元的突破,沙坡头村率先成为宁夏旅游致富村,鸣沙生态移民村成为宁夏旅游扶贫示范村。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只是出发点 中卫市沙坡头区委副书记、区长...
正文:省生态移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据随机入户调查结果,搬迁群众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为99.03%;住房满意度为98.28%;就业脱贫措施满意度为97.95%。     贵州“搬法”,搬出了奇迹!     产业革命深刻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白旗韭黄天下闻,春来寻畦劲催耕。”     安顺市普定县...
正文: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这样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兄弟”得以不断放飞梦想,治沙造林的步伐不断前进。 “六兄弟”成立了一家公司,先后承包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三北”防护林等国...
正文:到处都是“加速度”:在武川县,生态移民纳入脱贫攻坚;在清水河县,厚墙体日光温室连绵成片,林果基地建设红红火火;在达拉特旗,有效治沙20万亩的生态光伏产业正让“只要功夫深,黄沙变成金”变为现实…… “就是要坚定地吃生态饭。”清水河县委书记云霖琼说,“得赶紧与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对标对表,实干苦干,把祖国北疆这道...
正文:受益于福建、宁夏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闽宁镇这片曾经的戈壁荒滩,被建设成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新华社发 “我们既要看到矛盾、困难、问题、挑战和危机的一面,更要看到希望、机遇、光明和前景的一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说,2019年,中国经济危中有机、稳中趋进,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
正文:大石山深处的田阳县新立村,2015年秋启动生态移民,158户深山村民全部从山头搬到城边,“休闲农业”也让村里人有了新产业。 以改革促脱贫。在靖西市大问村,市政府提供50万元种子资金,再由20多名村民自愿出资3000至2万元入股,成立金融互助合作社。这让村民贷款多了渠道,脱贫有了资金。 去年,广...
正文:经过20多年脱贫攻坚,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6万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移民新村原隆村。 申进湘/摄 东西部扶贫协作创奇迹,宁夏闽宁镇旧貌换新颜。自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以来,20多年间通过资金...
正文:经过20多年脱贫攻坚,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6万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移民新村原隆村。申进湘/摄     东西部扶贫协作创奇迹,宁夏闽宁镇旧貌换新颜。自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以来,20多年间通过...
正文:拆除核心区建筑物和景观设施,进行生态移民搬迁,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苇海荡漾,野鸭嬉戏。 “好生态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区委书记王洪海代表说,凭借优良生态环境,宁河区天津未来科技城去年引进高端产业企业291家,保护区周边33个乡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湿地水乡”。 陕西省2...
正文:于立新代表说,当地重点实施了草原、森林和河湖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如对呼伦湖保护治理,实施了引河济湖、生态移民、清理环湖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工程。     图为于立新代表     李玉良代表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公司每年投入三千多万元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治理修复,做到挖煤不见煤。     图为李玉良代表  ...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