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01 项符合 生态环境损害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61 毫秒) |
正文:在山东县级层面率先设立“生态文明发展中心”,建立生态发展占总分值73%的考核机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生追究机制……一项项体制机制创新,在为荒山治“秃”、披绿的同时,更让蒙阴树立起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导向。按照“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水利交通配套”的布局,蒙阴县治一...
|
正文:2014年,深圳以大鹏新区为试点,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县区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国率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履职情况进行审计,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在监管方面,深圳在市级层面设立“环保警察”,建立健全“两法衔接”机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惩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深圳在获得特...
|
正文:“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为西藏生态环境保驾护航。”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介绍,截至2019年,西藏已累计投入117亿元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先后颁布实施了6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高原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据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最新发布的《201...
|
正文: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是“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必须以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保障。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明晰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确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标准。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则要从生态补偿参与主体多元、补...
|
正文: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宏观层面改革方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中观层面制度设计,推进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微观层面制度安排……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
|
正文:从明确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到开展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从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到推行绿色生活创建……近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聚焦八大类制度体系建设、47项具体改革任务,已陆续出台60多项相关的配套制度,为护佑绿水青山筑牢根基。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构建——
“啊,是老虎!”7月1...
|
正文:党的十八大来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一批制度出台实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从2015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已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例行督察全覆盖,督察利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与此同时,针对多年来我国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地把生态修复摆在更突出位置。...
|
正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一批制度出台实施,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
充分发挥督察利剑作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从2015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已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例行督察全覆盖,并对20个省区开展了“回头看”。各轮次督察共受理群众举报约19万件...
|
正文: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文件或方案出台实施,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等改革举措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严格环境监督执法,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
|
正文:尤其是增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与赔偿范围的规定,首次为我国的“绿色诉讼”提供完整的请求权依据,解决因先有环境立法后有民事立法、有司法实践无法律依据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实体法基础。
(作者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双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负责人)
|
正文: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明确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二是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第1043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关于自由,《民法典》出现“自...
|
正文:该院第七检察部与水务局河湖长办公室加强日常沟通协调,实现了信息互联互享、办案协作互助、河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并与相关镇政府、环保、农业等部门打造横向联治“一盘棋”,加强巡查摸底,列出问题清单,推进资源保护。各基层检察院也与市检察院共同打造纵向治水“责任链”,同时对辖区内各河湖开展监督治理工作...
|
正文:此外,该章还为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实体法依据,解决了环境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缺乏明确实体法规则的长期困扰,民法典首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责任和赔偿责任,并明确了赔偿的范围。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小区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共有;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相关行为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
正文: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但同样也面临着能源生产对生态环境损害的严重问题。要想做好这道“加减法”,我们必须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开发利用再...
|
正文: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则是指违法行为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虽未导致私人人身、财产直接受损,但导致生态环境公益受损,由国家规定的机关(如检察院)、法律规定的组织(如环境公益组织)请求行为人承担环境修复责任和赔偿责任。因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是对生态环境公益的救济。有了以上内容,侵权责任编就不仅可以对私人利益进行救济,也可以...
|
正文:破坏环境者的违法成本也提高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专章规定:侵权人故意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此外,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也从政策性文件和司法解释中走进民法典。
|
正文:海口检察院认为,被告海南中汇疏浚工程有限公司倾倒入海的建筑垃圾含多种有害物质,会破坏海洋环境,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量化计860余万元,鉴定评估费47.5万元和公告费800元。另外两被告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被告还应公开赔礼道歉。
本案争议的核心为:向海上倾倒物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是否有毒。海口检察院向鉴定单位提供...
|
正文:江西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法院的环资审判体系,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累计筹集补偿资金79.58亿元,成为流域生态补偿范围最广、贫困地区补偿资金最大的省份。
...
|
正文:再到聚焦生态环保,曝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作风建设在常抓不懈中时刻被摆上重要位置、有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另一方面,党中央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张贺卡、一个粽子、一杯酒、一支烟管下来,以点带面,打到七寸,积小胜为大胜,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
|
正文: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相继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改革举措,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重大制度创新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从十三个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
首页 1 2 3 4 5 6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