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108 项符合 爷爷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01-22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见到他们时,他们正要去修缮当年爷爷给红军战士藏身的红军洞。 李树清的孙子 李克春:“那阵我爷爷在的时候,每年都要来维修一次,这个棚棚原来不高,现在比原来整得要高大点。我们小的时候,就听到爷爷说红军是好的,为了老百姓,他说辈辈代代都要好好地纪念他们。” 说是红军洞,其实只是山上大石头夹出来的一块凹...
正文:我记得我的爷爷奶奶牵着我从建桥新村眺望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到处都可以看到,都是忙碌的人们。 △ 武汉长江大桥建造施工现场(资料图)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9月全面开工,1957年国庆节前夕建成,比规划的时间提前了近两年。在技术缺乏,条件艰苦的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通车典礼...
正文:他的爷爷是部队转业的“军垦第一代”,在二师21团武装部工作了一辈子,爷爷首次和孙子谈起了理想:“你要想清楚为什么回来,每一个兵团人都是一个兵,要有奉献精神,既然回来了,就去最偏远的地方创业!” 2011年7月,陈琛卷着铺盖和锅碗瓢盆来到三十八团。当时党政办只有两个人,工作千头万绪、异常繁忙,他直到次年大年初七...
正文:讲到长征的往事,贵州省黎平县高屯街道上少寨村村民吴锡焰就会想起当年曾帮助红军修桥的爷爷常说的这些话。     1934年末,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进入敌人兵力相对薄弱的贵州境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黎平县,是红军进入贵州后经过的第一个县。“红军刚进贵州时,不仅很难弄到吃的,就连人影也见不到几个。国民党企图用这...
正文:活动多安排在周末,因为平日里年轻人忙着上班,爷爷奶奶忙着带孩子。安排在周末的好处是居民都能参加,缺点就是社区工作人员要加班。 其实如果活动少一些,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少很多。但热先不这样看,她说:“社区里没有活动,那就等于你饭里面没有放盐,你吃起来没有味道,这个说白了,社区的活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我们能把...
正文:电影《海蒂和爷爷》改编自经典小说,叙事上没有使用技巧,镜头也没有特技,专注于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却让人感到温暖和治愈,适合全家一起观看。 女孩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得到姨妈的收留,然而姨妈因为要外出工作不能继续照顾她,于是把她带到了阿尔卑斯山的爷爷家。独居在山顶的爷爷看上去倔强而又古怪,并不欢迎海蒂这个“不...
正文:王沁宇说,他已经是家里的第三代核工业者了,爷爷王乃彦是中国核科学首届毕业生。1956年,在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召集下,刚刚大学毕业的王乃彦来到北京西南郊区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新镇,这里还聚集了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等上百位核学科人才,他们白手起家,创造了中国核事业从零到一的突破。 除了缺少设备,试验用的放射...
正文:拉齐尼一家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1949年12月,生长在帕米尔的塔吉克族牧民凯迪拜克自告奋勇,为刚刚组建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当义务向导,他就是拉齐尼的爷爷。从此,他们家的“护边史”就这么一代接着一代续写了下来。 2004年,凯迪拜克的儿子、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也走不动了,他把25岁的儿子拉齐...
正文:“一开始,太奶奶十分想念爷爷,看了爷爷从南京寄回来的照片后误以为他另外组建了家庭,不要这个贫困的家了,很责怪爷爷,托人给爷爷写信,指责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 今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冷启中向再走长征路的记者讲述“红色特工”冷少农背负家人误解、投身革命事业的短暂一生。 19...
正文:上少寨村民吴锡焰说,当年他爷爷和伯伯参与了修桥。 1934年12月中旬,红军先遣连进寨。那时,国民党造谣,说红军杀人放火,当地人大多躲到山上,只有一些老人在家。先遣连进寨后宣讲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战士们看到八舟河上的桥又矮又小,提议修整。 “红军讲话和气,留寨的人就把外面躲藏的人喊了回来,找些树、木板,跟红...
正文:比如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走进社区和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环保主题的活动,结果陪小朋友来到现场的基本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或者干脆去加班了。”桂博文很理解不少人“有心无力”。 被贴上“微软工程师收破烂”标签的汪剑超,8年前辞去微软工程师的高薪工作,带着妻子从北京搬到成都,开始创业。6年后,他创办了垃圾回...
正文:马巧玲今年12岁,早上6点多便与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来到枸杞园参与采摘。“我一天可以采60多斤,赚70多元。”马巧玲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她们都会来这里做个零工,赚的钱一部分给家人,还有一部分会用来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今年,她8岁的弟弟也参与采摘,尽管技术还有些生疏,但全家人在一起劳动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记者从枸杞...
正文:“我爷爷就是戴着这种斗笠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的。”7月1日,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里,来自福建长汀的红军后代蔡金旺将一顶斗笠捐献给碑园。 蔡金旺的爷爷蔡开铭,1933年参加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湘江战役中英勇牺牲。蔡开铭留给族人最深的记忆,就是头戴斗笠参加红军去了,祖屋里没有他的画像,只能挂着一顶这...
正文:战斗结束后,他的曾祖父带着3个儿子帮着掩埋了红军战士遗体,二爷爷唐启臣会诊病,用草药医治了1名红军伤员。后来因为有人告密,曾祖父还被国民党抓进牢房,3个儿子到处借钱才“赎回”父亲。 据党史资料,金鸡岭村曾是湘江战役中央红军右后翼红十五师防守线上的一个点。红十五师第44团驻扎在金鸡岭村以东不到1公里的土桥村,其...
正文:说起我大学生涯的遗憾,它们比地被菊的管状花还要多:没有尽全力投入设计相关课程的学习,没有回家见爷爷最后一面,错过毕业走红毯,到江苏实习没去金鸡湖和寄畅园,立下的小目标从没“存活”超过三天……不过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踏入大学校门后,来自父母和老师的约束大大减少,学习和生活上的琐事突然增加,而我...
正文:村民蒋石林的爷爷蒋忠太80多年前把湘江战役的7名红军烈士埋葬在这里,从此一家五代人每年清明和春节都来祭扫,并向访客讲述红军故事。 在灌阳、兴安、全州等地的湘江战役旧址,每天都有大批各地群众前来瞻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长征中体现的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顾全大局、担当牺牲精神。”广西壮族自...
正文:罗伟的儿子罗惠诚退休后,发挥余热,经常向村里的孩子们讲述先辈参加长征和抗美援朝战争英勇杀敌的事迹,勉励孩子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幸福生活;同时用爷爷和父亲的事迹激励自己和家人,做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7日 06版)
正文:“红军救火和审判敌人给我爷爷杨光耀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认识到红军真是穷人的队伍。在红军离开龙坪时,爷爷自愿给红军当向导。”龙坪村村民杨宏永说,“返回时,红军给了他一些光洋作为盘缠。” 在龙胜、灵川交界的才喜界的一处岩石上,至今还镌刻着瑶族群众纪念红军写下的一首诗:“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
正文:王华彬用“家家户户都有人去当红军”描述脚下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他的爷爷、舅公均参加过长征,他妻子的奶奶也走过长征。“我舅公走过三次湘江,一回忆起这些往事就老泪纵横,所以他很少讲,不想讲。” 太多的闽西儿女成为无法被完全统计的数字。近10万工农子弟加入红军和赤卫队,先后建立了红二十一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及地方...
正文:他的爷爷参加长征再也没有回来,奶奶从青丝等到白发,还是没有盼回自己的丈夫。 采访中,他应邀唱了一首《十送红军》,结果刚唱一句就突然哽咽:“《十送红军》对于我们来说,有点‘残忍’,我奶奶等了我爷爷一辈子,结果都不知道他死在哪里,什么时候死的……” 这让我们想起了在兴国县烈士陵园看到的很多烈士墓碑,上面只有出...
首页 前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