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710 项符合 火神山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61-180 项 (搜索用时 60 毫秒)

正文:大型机械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施工(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生命高于一切——76天,英雄的武汉人民书写了艰苦卓绝的历史一幕;1800多个小时,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永志不忘的惊世壮举。 中国人民挺过来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就一定能...
正文:拥有上千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几天就建成,靠的是上万名建设者的日夜鏖战,是规划、环保、重工、电网、基站、网络、能源等各个环节的快速响应、无缝衔接。大量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集中到武汉和湖北,及时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中国速度靠的是中国制度的支撑。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各地各部...
正文:军民协作模式,集中收治患者——火神山、雷神山这两所传染病专科医院要在十余天完工,提供约2500个床位。 亿万中国人通过“云监工”,见证了这场时间和空间被极度压缩的战斗。最高峰时,4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数千台挖掘机、推土机“停人不停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 大规模、强有力的医疗支援行动,极大地缓解了...
正文:人们不会忘记,4.2万名医护人员从各地向荆楚大地火速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更不会忘记那一幕幕白衣执甲、生死阻击的感人瞬间。 71岁的危重症患者秦志江曾几度濒临死亡边缘,被先后两次植入ECMO人工膜肺抢救,是国家援鄂医疗队和本地医护力量不间断的接力守护治疗,让他重获新生。6月24日,住院长达半年时...
正文:火神山医院急需过氧化氢消毒器,合作伙伴希望他尽快复工,在2月12日前,赶制出1000套设备零件,然后送往无锡。 袁传伟:打电话给工人们,但是他们那时候,村上已经不允许出来了。从编程、刀具、加工、调试,我都会弄,辛苦总比疫情夺去人的生命要好。所以(我自己)先顶着吧。 袁传伟答应,在16天里,赶出200套设备...
正文:武警湖北总队机动支队下士习奥翔,在完成火神山医院执勤任务后,一直想回家探亲,但在部队接到抗洪抢险任务后,毅然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要发扬连续奋战作风,有力组织抢险救灾,支援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切实完成防汛救灾后续任务。”习主席的殷切嘱托,让抗洪一线官兵深受鼓舞:为了人民,接续奋战。 从鄱阳湖到...
正文:在火神山医院视频连线医务人员时,习近平满怀深情地向他们表达感谢和慰问,盛赞他们是最美天使,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3月10日 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武汉,以“隔一座城,护一国人”的牺牲和奉献,用感天动地的坚持和努力,为全国全民...
正文:十多天时间,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一个到五个,这是金银潭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的快速扩展。     不停歇的48小时,这是同济医院为增加床位而展开的昼夜奋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院长王伟:把原来的(楼区)连夜改造,连夜,两个晚上把110平米的房子改到了5000多平米。    ...
正文:抗战精神烙印在民族记忆中,高扬着坚韧不屈的时代光芒,无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克时艰的联防联控,抗洪抢险阵地战中共赴前线的中国面孔,还是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快到惊人的建成速度,都是抗战精神的历史意蕴在新时代的延续与生动体现,中华儿女在“千子合抱”的深情厚谊中,用实际行动筑起了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同舟”担当和“共...
正文:火神山、雷神山这两座用来收治重症患者的医院,以“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拔地而起。这背后,是数万名工人和许多赶来支援的志愿者,他们争分夺秒、昼夜不歇。 10天火神山医院建成,用于收治重症患者。 12天雷神山医院建成,用于收治重症患者。 仅用10多天,16座方舱医院投入使用,提供床位1.4万余张。 ...
正文:从进驻金银潭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到任务完成后撤离,在武汉的整整84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援鄂医疗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预定目标。 张伯礼:我们一定能战胜传染病 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在《开学第一课》上对同学们讲述,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疫病就有300多次,中华民族不断地跟...
正文:今年2月初,火神山医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剧烈咳嗽,身旁的医生熟练地抽出一张纸巾,递到患者手中。看到患者担忧的表情,医生安慰他说:“放心吧,我就是冲着病毒来的!”一句简单的话语,让患者眉头舒展。 这名医生就是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文杰(上图。张金华摄 新华社发)。作为驰援武汉的军队医务人员,他进驻...
正文:检测平台建成后,军事医学专家组使用它,先后帮助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多家医院进行血液样本筛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 从垃圾处...
正文:可以说,从国家层面延伸至基层社区层面,无论是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与病毒赛跑的动人行为,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火速完工、无数企业为物资保障加班加点,抑或是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治理模式发挥出来的效力都是巨大无比的。而这正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体现,也让我们收获了推进社会治理...
正文:来自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的民警邱雨森讲述,疫情期间,为避免交接班增加感染风险,他的同事汤世杰主动要求由他一人带队“一杆子到底”,值守有江苏“火神山”之称的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其间,一名有武汉行程史的男子突发高烧,情绪失控。在医生、护士几番劝阻无效时,仅有一层口罩防护的汤世杰冒着风险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两个多小...
正文:2月2日,这名抗疫老兵和战友们一起“披挂上阵”,从广州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 当了多年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早已是业内知名的“大专家”。然而在火神山医院,“大专家”也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情。 收治病人前,医院主体建筑刚刚竣工,空荡荡的房间里堆着各种杂料。两天时间里,黄文杰和战友们一起搬床、装设备、检查下水管道是否...
正文:今年年初,全国人民关注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多款产品参与施工。这些产品主要来自三一重工的18号厂房,这个厂房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中国最聪明的工厂”,在这里是“与机器人一起工作”。 这样的场景,背后是湖南工业的智能化转型。201...
正文:在火神山医院,黄文杰任感染五科一病区主任,一直“铆”在易感染的“红区”救治患者。一次治疗时,患者忍不住一阵阵剧烈的咳嗽,黄文杰随手抽出一张纸巾,递到患者手中,并淡淡一笑:“放心吧,我就是冲着病毒来的。” “离患者更近一些,掌握病情就更详细一些,治疗起来就更有针对性。”抗疫期间,黄文杰不惧危险,与患者深入交...
正文:这些建设者中有不少参与过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们每天早晨六点开工,中午最热的时候稍事休息,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到地面。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6日 01版)
正文:继2003年走上抗击“非典”的战场,17年后,这位战斗58岁的战“疫”老兵再次披挂上阵,请战武汉火神山医院。 黄文杰 陈骥旻 摄 他是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文杰,从1995年起,开始专攻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治,行医近四十载,他逐渐成长为军队呼吸内科行业专家。 戴着眼镜、头发花白、面...
首页 前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