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0 项符合 火星探测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61-180 项 (搜索用时 47 毫秒)

正文: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太空,中国由此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这次任务的“01”指挥员王光义坐在测试发射大厅正中央,尽管一夜未眠,脸上还是难掩兴奋之情。 他紧盯着指挥大屏上火箭飞行的速度高度曲线,仔细辨听调度传来的测控跟踪音。30多分钟过去,...
正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将进入火箭垂直转运阶段。垂直转运代表着火箭各项检测达标,可以进行最后的发射准备。但能否转运,还要多方评估后才能决定。 这次转运的主角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网友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胖五”。 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陈建华说,“胖五起得非常好,形象,劲大嘛。一点都不胖,你有...
正文: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迎最新进展——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8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获悉,8月2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顺利完成第一...
正文:丁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日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在“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征途中,轨道中途修正的完成,离不开VLBI网“火眼金睛”的一路护航和鼎力相助。 VLBI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把...
正文:火星探测器的轨道修正与之类似,但不同的是火星探测器要修正的不仅仅是飞行方向,还有飞行速度等多个变量。而在茫茫太空,探测器也没有道路标线作为参照物,因此难度很大。”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火星探测器首次中途轨道修正任务由五院和八院密切配合实施。此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精准地将火星探测器送入了预定轨道,使得...
正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张玉花:这个照片既有我们情感上的意义,也有科学上的意义,我们第一次去火星,很多东西我们都是第一次。     火星探测 象征人类的勇气、梦想、激情     7月23日起飞成功后的这次合影,虽然是中国航天器拍过距离地球最远的地月合影,但其实,早在2017年,风云四号气象卫星...
正文:8月2日7时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牛发动机开机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记者胡喆、才扬、杨璐)  
正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 庞大的整流罩里面装着前往火星的全部载荷,它将搭载到“长征五号”火箭上,就像乘客一样,由火箭送到太空中。在成功与箭体分离并抛开整流罩后,便独自踏上漫长的火星之旅。 对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时刻。就像护送着精心养育多年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远方。 约5吨...
正文:央视网     因为北京疫情突发,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只能通过网络连线了解天津武清的情况,那里正在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紧张建设一个重要设备。     地球到月球大概只有40万公里左右,地球到火星最远距离大概有4亿公里,相比之下也就是要远了1000倍。  ...
正文:在“发现身边的科学”主题情景直播课——《乘风破浪,目标火星》中,为莲塘小学的小朋友们和全国的网友详细讲解了人类探测火星的意义,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期的演算,火星探测发射难、通信难、控制难、降落难等8个难点等内容。 “此次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将一次完成‘绕、落、巡’三个动作,这在全世界都还没有先例,要克服很多技术难点才能...
正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 齐琪)  2020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7月至8月之间进行“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牵动着无数少年的航天梦。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更好地关注航天工程?7月17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师训课将邀请“火星叔叔”郑永春,带...
正文:国外基本上是环绕任务与着陆任务分开,而此次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是由着巡器和环绕器同时组成。     在所有难题中,最大的困扰是通信延迟。地火之间的距离以光速飞行都要20多分钟。     在人类历史上,火星探测的失败率高达50%,是风险最高的航天任务之一。也许正因为有过太多的失败和煎熬,让火星探测活动不仅成...
正文: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正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闫策参与了火星着陆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研究。他说:“在研究生阶段参加了多项国内外创新实践竞赛、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为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决...
正文:近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收到了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同行的贺电或祝贺视频。对中国和平利用外空的无端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第三,事实是,个别国家近年来公然成立“太空部队”,推动外空军事化,这才是对外空的真正威胁。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确保外空和平利用,不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
正文:nodeId=120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7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对外宣布,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正式启动全球征名。 您心中有为它度身定制的名字吗...
正文:2013年,就连印度,这个和我们同属发展中国家行列的邻居,也发射了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并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2020年7月,我们第一次尝试自主飞向火星,计划一次性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项火星探测工作。这的确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时未能实现的。不过,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在拥有科技后发优势的情况下,中国能...
正文:2020年美、阿、中三国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工作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工作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几乎是前后脚,7月20日凌晨,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3天后,来自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岛东北海岸...
正文: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顺利发射升空。与此同时,在中华大地上,一只只“大眼睛”正牢牢注视着“天问一号”,为它指明正确的方向。 记者:丁汀
正文:当日12时41分,我国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而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线下课堂将为乡村学生的航天航空梦想插上启航的翅膀。 火星,是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体,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从古至今,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究与想象。在上世纪70年代,人类的“足迹”就...
正文: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近年来,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四次探月工程的基础上,代...
首页 前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