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0 项符合 火星探测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41-160 项 (搜索用时 57 毫秒)

正文:作为我国行星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万卫星院士担任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对中国行星科学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 张乾二 5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张乾二逝世,享年93岁。张乾二曾说:“真正的大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为科研兴趣,或纯粹为国家需要。” 郁铭芳 4月12日,中国工程...
正文:他们当中,有火星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有北斗导航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也有见过凌晨一二三四五六点北京的导弹副主任设计师……他们的故事,需要也值得更多的人了解。 正如其中一位青年科学家、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曲耀斌所说,人们熟知的北斗、长五等大国工程,汇聚了数以万计的航天人,那么多人尤其是...
正文: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9月20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操作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实际性能。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千米,飞行里程约1.6亿千米,探测...
正文:“今年以来,中心向疫战、向天行,已经连续夺取了长征五号B首飞、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收官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重大任务的胜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说,“到明年3月底前,中心还将执行嫦娥五号等10次航天发射任务,西昌发射场平均半个月一发,最短间隔5天,文昌发射场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相继展开,两场并行,密度空...
正文: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10月9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主发动机工作480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 10月9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员在现场工作。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就像汽车从一条高速公路转向另一...
正文:10月9日,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努力下,“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深空机动。至此,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变为能够准确被火星捕获的、与火星精确相交的轨道。截至深空机动前,“天问一号”已飞行超过78天,距离地球超过2900万公里,目前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而言,此次深空机动意义重大。 ...
正文:天问一号的“闯关”还将继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10月9日23时,在我国首次...只有火星车成功行驶在火星表面,并传回了探测数据,才意味着此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此前只有美国的探测器成功实现了着陆和巡视探测,因此此次天问一号任务还任重...
正文:10月9日,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努力下,“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深空机动。至此,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变为能够准确被火星捕获的、与火星精确相交的轨道。截至深空机动前,“天问一号”已飞行超过78天,距离地球超过2900万公里,目前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而言,此次深空机动意义重大。 ...
正文:这个“十一”假期,年轻的探测器设计师王闯再次见证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首次发回“自拍”,即将脱离地球轨道,向火星轨道靠拢。中国,距离红色星球更近了一步。 王闯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总体主任设计师,这位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青年设计师几乎每天都在和“高精尖”打交道。过去5年,他见证或了解到太多像...
正文: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记者胡喆)10月1日,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 这是“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银色的着陆巡视器和金色的环绕器熠熠生辉,“天问一号”以此向祖国报告平...
正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张庆君,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课程聚集了20位两院院士、航天工程总师、航天科普专家等超强嘉宾阵容为青少年开讲。课程内容涵盖中国航天史、太空科普、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聚焦中...
正文: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始了太空遨游。 火星高分辨率相机的团队却还处于“备战”状态,定期对太空中的相机状态监视及功能自检,等到“天问一号”抵达火星之日开机投入使用。 明年2月抵达火星后,探测器将开启“眼睛”观察火星,火星高分辨率相机就...
正文: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行路程达1.37亿千米作者:郭超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郭超凯)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9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路程达1.37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530万千米。探测器姿态...
正文: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奔向太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中国航天事业像一场不断攀登新高峰的接力赛,青少年就是未来接力赛的主角。据学而思网校大师课负责人介绍,本季《强国课堂》希望通过讲述中国航天故事,一方面帮助青少年掌握航天知识,拓宽视野和格局;另一方面弘扬航天精神,激励青少年勇于科学探索,敢...
正文: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环绕器技术副总负责人朱庆华说,很多汽车都具有车道保持功能,如果车偏离了自己的车道,就会自动修正方向,让车回到原本的车道上来。火星探测器的轨道修正与之类似,但不同的是,火星探测器要修正的不仅仅是飞行方向,还有飞行速度等多个变量。 他告诉记者,天问一号发动机开机时间确定为20秒钟,轨...
正文:(记者冯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8月28日10时08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路程达到1亿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多个载荷完成自检,确认设备状态正常,相关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约36天,距离地球约1075万千米。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专家称,7...
正文: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当天,“系列情景大师课”带领项目校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火!在北京演播室,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全方位解读“天问一号”;同时,2700公里外文昌航天发射现场的航天科普专家、《太空探...
正文:6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保驾护航……     这一项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都凝结着安徽“智”造的成果。     “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完全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开放战略,但必须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他同时亲切勉励中国...
正文:一位全程参与火星探测任务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段参与火星探测之旅绝对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能‘显摆’一辈子的事。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个人奋斗能融入国家事业,是我最大的幸福。” 7月18日,河北石家庄,保定学院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会举办。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又有11名毕业生奔...
正文:这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给人们的第一个惊喜,也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说,“我们的太阳系是从哪里来?我们的人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人类一种不懈的追求。从古时候到现在,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在所有科学目标中,人们特别感兴趣的是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进而探寻...
首页 前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