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0 项符合 火星探测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57 毫秒)

正文:“月宫一号”目前在进行的“月宫365”实验,是针对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而开展的综合性实验,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为此8名志愿者需要交替分三个班次进入,封闭生活365天。 揭秘1 什么是“月宫一号”? 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
正文:这些成功为我国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引领永向前 作为航天运载器控制技术的“领头羊”和控制系统技术发展的引领者,王辉带领团队总结现有的、经过飞行的姿态控制技术,梳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构建技术发展规划,研究国外技术发展趋势,确定长期发展目标。其中的联...
正文:赵小津告诉记者,火星探测器如能在2020年发射,将于2021年飞到火星,届时,我国火星探测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来没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他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为了实现这些科学目标,火星探测器共有1...
正文:他加入了创业的热潮,成为好奇心公司的创始人,公司的名字取自那艘著名的火星探测仪。 接受采访的那个星期五正好是他来到中国的五周年纪念日。在北京朝阳区这家美式工业风格的集中办公场所——“科技寺”里,“TGIF”的活动正在进行。这是“感谢上帝终于星期五了”的英文缩写。几家创业公司的青年男女们聚在一起,摆开披萨啤...
正文:火星探测工程。当前火星探测工程研制任务已经开展,计划进入火星大气,释放探测器巡视火星,进一步向更遥远的地外天体进行深空探索。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减灾、应急响应和控制、国家安全、精确授时等多个领域。 习近平...
正文:北青报:在火星探测方面我们有什么计划? 刘志让:在深空探测方面,国家计划在2020年左右进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绕飞、着陆、巡视”,2030年前开展火星取样返回任务。 北青报:我国的空间站发射现在有何新进展或新计划? 刘志让: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中国人的第一个空间站,目前研制进展顺...
正文:赵小津表示,除了探月之外,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也正在抓紧进行中。 赵小津:火星探测器我们计划是2020年要发射,2021年能飞到火星,这次我们准备一次就软着陆下去,并且要巡视。 此外,赵小津还透露,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阶段,我国的空间站初期将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每个舱段...
正文:2016-03-04 14:47 来源:中青在线 邱晨辉 中青在线北京3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邱晨辉)“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今天,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专家叶培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透露。 叶培建说,火星每过28个月才接近地球一次,因此火星探测器的发...
正文:中青在线北京3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雷宇)针对社会上一些火星探测无用论的质疑,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在3月4日全国政协科协界别小组会议上说,“太空如果看作是地球的话,那么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南沙的某个群岛或岛礁,我们今天有能力不去,将来想去就很困难...
正文:中青在线北京3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雷宇)针对社会上一些火星探测无用论的质疑,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在3月4日全国政协科协界别小组会议上说,“太空如果看作是地球的话,那么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南沙的某个群岛或岛礁,我们今天有能力不去,将来想去就很困难...
正文: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肩负着未来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任。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发射计划,长征五号将在2018年执行发射任务。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也将迎来批量生产阶段,为支撑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2030年我国火箭运载能力或将赶超“猎鹰” 不久前,...
正文: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肩负着未来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任。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发射计划,长征五号将在2018年执行发射任务。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也将迎来批量生产阶段,为支撑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此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成功发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消息令全...
正文: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肩负着未来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任。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发射计划显示,长征五号将在2018年下半年执行发射任务。 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也将迎来批量生产阶段,为支撑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新款重型火箭指日可待 2030年我国火箭运...
正文: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肩负着未来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任。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宇航发射计划显示,长征五号将在2018年下半年执行发射任务。 日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目前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强的“猎鹰重型”火箭。中国何时发射这样的重型火箭?据此...
正文:刘红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科技日报北...
正文:此外,刘红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球/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据悉,...
正文:从2015年至2022年,中心将连续执行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总数逾20次,平均每年近4次。除了任务密度高,还将面临“新火箭、新发射场、新飞行器、新任务平台”的形势。     4亿公里/22分钟     据介绍,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中,北京中心要控制距离地球4亿公里以外的飞行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
正文: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赵竹青)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10月28日22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8台25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顺利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标定了25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实施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是为了在深空机动后,对转移轨道再次进行微量调整,...
正文:今年起,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迎来了高密度发射,从执行空间站首飞、首次火星探测到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大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 许洪亮:“十三五”以来,我国完成了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实施140余次发射,特别是2018年、2019年发射次数位居世界首位,我国进入和利用空间能...
正文:专区内还有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天体物理学家李淼、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郑永春等权威专家为全国青少年准备的专题课程,总计超过50讲,涵盖榜样力量、播种梦想、知识普及、兴趣激发等方面。     接下来,学而思网...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