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06 项符合 污染区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41-16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正文:“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为提升襄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能力和救治水平,辽宁医疗团队还推出远程会诊中心服务。辽宁支援襄阳医疗队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远程会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两地远程会诊中心开通,让来自辽宁的顶尖医学专家、优质医疗...
正文:在这个大家庭里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要合理划分,严格执行。 到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医疗队就全员接管了武汉协和西院的13楼东病区的50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第一天严格的感控训练让我们迈进隔离病房的步伐从容而坚定。医生团队和护理团队都在有条不紊地投入战斗。我们利用信息化方法快速整理出50名患者的病情特点。依据...
正文:江苏援黄石医疗队成员、南京逸夫医院医生陈娇介绍称,总体ICU病房分为A、B、C三区和独立的两个单间,内部出入口处均设置了往返污染区至清洁区之间的缓冲区。 目前,五十多名江苏医护人员和黄石医护人员,同心同力、日夜携手,临时ICU病房内不少患者的病情正在改善。(荔枝特报黄石报道组记者/毛俊 郭奉铭)
正文:分局挑选其中42人组成两批,列队进入污染区工作。     2月8日下午,值班室电台传来指令:“A厅北门处有病人想出去,请警务室民警过去查看。”“收到。”值班民警程龙应声赶去。原来是一名胡姓婆婆,因为被烧锅炉的烟熏得难受,吵着要回家。“婆婆,您本来病情不严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程龙劝好了胡婆婆,回来立刻...
正文:分局挑选其中42人组成两批,列队进入污染区工作。     2月8日下午,值班室电台传来指令:“A厅北门处有病人想出去,请警务室民警过去查看。”“收到。”值班民警程龙应声赶去。原来是一名胡姓婆婆,因为被烧锅炉的烟熏得难受,吵着要回家。“婆婆,您本来病情不严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程龙劝好了胡婆婆,回来立刻...
正文:医务人员按照标准流程有序进入病房污染区。     为医务人员随时了解情况,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工作间张贴着楼层布局指引。     医务人员按规定将鞋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工作间外。     医护人员下班后换鞋。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医护人员下班后在乘坐...
正文:所谓的“红区”,就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所在的污染区,因为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病毒,这里时刻处于高危状态,只好以令人警醒的红色来标识它、命名它。     在“红区”工作的26天里,我经历了生离死别,也经历了爱的传递。我们用爱治愈患者,患者也用爱激励我们。每天,“红区”里都有温馨的故事发生。     今天,我如往常一样在“...
正文:虽说二人此前均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工作,也曾护理过各种类型的传染病病人,但耿涛在进入病区的污染区前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和同事反复检查彼此行动时是否会出现暴露。 “面对陌生的环境、一种新的病毒,还是会有些紧张。”一如战场的战士,此时的防护服便是他们的盔甲,也是战“疫”时期的珍稀资源。为了节省...
正文:鼓励医疗机构设立防护监督员,在每个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出入口设置检查点并配备1名防护监督员,对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情况给予监督、指导和帮助。防护监督员须熟知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穿脱流程,知晓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 四、落实相关支持保障措施 医疗机构要结合工作强度和岗位特点,合理调配医务人员,科学...
正文:此刻的武汉客厅布置的已经井井有条,清洁区、污染区划分的也很清楚,这里可容纳1000人。带队讲解的老师像妈妈一样,事无巨细的向我们讲着需要注意的事情。 此刻的我终于有了一丝紧张的情绪,同行的晓培姐说到:“跟上来。”是啊,自始至终我也不是一个人,我还有同行的像姐姐一样照顾我的唐晓培护士长,我还有这么多的护理姐妹呢...
正文:工作人员告诉我,该处隔离观察点共设7层,可安置70名密切接触者,观察点设置了隔离区、半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四个区域。 正好巧遇一个密切接触者入住,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告知隔离期间注意事项……这位市民在医护人员引导下,消失在我的视野外,他将乘坐指定的专用电梯至隔离区。 为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服务和管理...
正文:细心的领导考虑到沈雪的身体状况,把她换到半污染区工作。第二天,身体刚刚好转的她就申请再次回到ICU病房。     “我是呼吸科护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更应该陪在患者身边。”她这样说。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役中,军队的白衣战士坚守在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前线,成为人民群众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武汉,今夜不...
正文:对入住的酒店进行了分区,甚至详细到回到酒店从哪个门进,进来之前要做什么,穿什么衣服,上什么电梯,还让每个医护人员在房间划出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我们明确规定不允许大家串门,盒饭都是领到自己房间吃。 庆幸的是,华西医院有很多应对自然灾害和大型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流程和应急预案,所以面对紧急情况也有...
正文:每天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专职监管进、出污染区医护人员的防护情况。此外,还在病区里架设摄像装置,建立远程信息监管系统,由江苏省医疗队感染管理专家24小时进行监管。 1月19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教授邱海波紧急驰援湖北,来到武汉防疫第一线。 20多天来,邱海波没有休息一天,除了进入隔离病房查房、指...
正文:每个人房间内进行相对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的划分,同时对上班途中、返回酒店、返回房间、注意安全和其他事项均有明确的要求。每一位队员都要按照制度执行、按照流程实施。 医疗队实行三级联动模式,严格按照半军事化要求进行管理,设置了医疗组、护理控感组、综合协调组等,通过队管组、组管人,加强上下联动,坚持相互协作顾全大...
正文:以往一通到底的空间,被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间的门左右错开,有效阻隔空气流通。医疗队更衣区也做了三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通道(出入两通道)设计。医院的电梯厅通过改造,增加紫外线消毒传递窗口。医护人员焦虑的情绪出现了拐点。     孙立群:我天天就在临床忙碌,他们就觉得我在前面冲锋陷阵,就...
正文:2月13日下午1时许,全国公安一级英模、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许奎率领10名突击队队员,列队进入新开放的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方舱医院污染区。“作为一名党员民警,越是危险的地方,我越要冲锋在前。我的战友们也都是好样的!我把要组建突击队的消息发到微信群时,真没想到一下子就有20多人报名,比原定11人多了...
正文:进入工作状态的步骤因穿防护服而变得复杂:手部消毒、戴帽子、戴双层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进入潜在污染区、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手套、戴帽子、穿胶鞋,最后互相检查防护是否到位,保证任何一寸皮肤都不暴露在空气中。 胶鞋很凉,刚穿上时,脚趾“凉得生疼”。但只要走几个来回,身上就全是汗,又闷又热,腿脚又麻又烫。 ...
正文:舱内属于污染区,科学防护头等大事,作为队长,保护好队员,许奎面临巨大压力。 为此,12日上午,许奎先行进入方舱医院,向已经进驻的医护人员学习如何穿脱防护装备。中午12点半,许奎将6名队员召集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穿戴防护装备。“穿防护装备有十几个程序,仅穿防护服前就有 7 步。” 许奎说,每个班次...
正文:污染区、半污染区,还有清洁区,分这三个区。病人在污染区,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的时候是半污染区,出来的时候是清洁区。如果哪个环节你走错了都有可能造成被传染的机会。 两线就是一个是病人通道,一是工作人员通道,这两通道也不能乱混。” “我们是来和他们一起战斗” 随后的几天里,接诊流程基本捋顺了,石月欣的工作重心也...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