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32 项符合 气管插管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81-200 项 (搜索用时 53 毫秒)

正文:患者的血氧从92%、93%左右到了100%,呼吸频率到了35次左右,再加上我们其他的治疗,这个患者改善得非常明显,到现在为止患者已经是不吸氧了,也避免了气管插管。     现在我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的Z15病区,目前有17例需要氧疗的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患者,呼吸症态均有改善和好转,有两例...
正文:取咽拭子、气管插管     他们奋战在生命的“红区”     在湖北抗疫定点医院,重症病区所在区域又被称为“红区”。病房如战场,“红区”是感染风险最高的地方,战斗在这里的医务人员,个个都是勇士。     收治当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处置ICU内第一例无创机械通气,第一份血气分析,第一例经口吸痰气道管理,第一例气管...
正文:病房完成改造的第二天,就有两名患者出现紧急状况,需要抢救性气管插管。这是一场硬仗。操作过程中,患者气道开放,医生距离患者不到20厘米,被感染的风险非常大。整个过程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稍有犹豫,患者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第一个插管,我来!”李立斌说罢,迅速穿戴好防护设备,加入抢救。 李立斌在过去25年的重...
正文:在进行气管插管后,邓女士病情再次恶化。2月11日,她出现了呼吸功能衰竭、心率血压增高、意识不清等症状。 这是3月4日拍摄的株洲市新冠肺炎定点集中隔离救治医院的隔离病区。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上ECMO,越快越好!”命悬一线之际,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作出决策。该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汤俊毅带领E...
正文: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护士长刘钰为患者做气管插管(2月25日摄)。新华社发(李静轩 摄) “病人有这种心理,我们非常理解。”护士长刘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尽心尽力救治病患的同时,多关心、多交流、多沟通。” 非常时期,他们最大限度做到快查、快筛,尽量减少病人的等待。为安抚病人焦虑情绪,他...
正文:删除“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强调“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3.增加血清学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正文:1月14日,他所在的院内救治专家组接诊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急,必须气管插管并转运到ICU。但插管意味着“门户大开”,患者气道内的病毒极易传染他人。“我必须冒这个险。”袁海涛说。 第二天,他的体温就升至39℃,3天后住院接受治疗。半个月后,袁海涛被转至武汉市肺科医院ICU,妻子艰难地在医院下达的重症知...
正文:黎檀实说,这些患者可能有心梗、大出血等症状,许多肺部疾病患者需要吸氧吸痰、气管插管等。医护人员要在短时间内仔细鉴别呼吸道症状,同时兼顾疫情防控和救命救急。 2月12日深夜,急诊科发热门诊一名患者急性肠梗阻,急需手术,但患者肺CT提示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经专家会诊,决定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连夜进行急诊手...
正文:院感组的指导和监督贯穿每一个环节,从防护隔离服的穿脱检查、手部清洗消杀到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胶鞋的消毒与摆放,从医院到驻地酒店,从缓冲区到污染区再到进行气管插管、拔管等高风险操作的ICU病房,都有院感组的身影。此外,武汉市第一医院也安排了督导员,与院感组共同守好感控防线。     不只是院感医生,每一位医护人员、管...
正文:接到消息后,刚换上防护服的孙菁马上赶过去同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检查,最终确定患者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需要马上进行气管插管。孙菁立刻对患者实施了开放气道、辅助呼吸等治疗手段,接着与赶来的麻醉科医生一同完成了对患者的气管插管并进行后续操作。孙菁回忆说,整个抢救过程约15-20分钟,很顺利。然而如果发现和处理不及时,...
正文:气管插管、血液透析、心肌恢复,一周多的时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马承恩带领队友进行了三次大抢救,老徐终于转危为安。     为了赶在患者病情恶化前提前介入,马承恩经常连续六七个小时在病区,查看、监测病人情况,上呼吸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马承恩始终奋战在救治一线。别人轮休的时候,他还要参加疑难病例...
正文:这个生龙活虎的小家伙,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病情危重,刚来时小小的身体蜷缩在保温箱里,脚上连着监护仪,曾凌空和同事们及时给他进行了气管插管,经过两天的抢救,终于病情稳定了。 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这是曾凌空和战友们始终坚持的。疫情发生后,他和这里的50多位医护人员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改造...
正文:在为重症患者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或者俯卧位通气时,容易出现一些患者唾液、痰液喷溅的情况。为减少传染可能,宋立强都会主动占据患者头前的操作位置,把最高的风险留给自己。 这些天来,宋立强依旧保持着多年的习惯:每早巡房之后,便集合团队医生聚在电脑或观片灯前,将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从病初到发展全程排列起来,逐一研究...
正文:操作时含有大量病毒的气溶胶有可能喷出来,让我们面临很大感染风险,气管插管也是抢救过程中最危险的操作之一。 △工作中的陈雪吟 大家都说我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也有人叫我们“插管敢死队”。说一点也不怕,是不可能的。可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病人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逐渐康复,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可能...
正文:护目镜里满是水雾,那就顶着眼前的一片模糊完成操作……“像深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这种操作,这10多年来至少也做了上千次,这点雾气根本难不倒我们。” 贾佳的底气来源于实力。 在疫情救治一线,重症医学医生是医疗团队的核心力量——因为他们“一个顶俩”。 当患者需要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医生就能搞定血液通路和...
正文:这个生龙活虎的小家伙,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病情危重,刚来时小小的身体蜷缩在保温箱里,脚上连着监护仪,曾凌空和同事们及时给他进行了气管插管,经过两天的抢救,终于病情稳定了。     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这是曾凌空和战友们始终坚持的。疫情发生后,他和这里的50多位医护人员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改造完成...
正文:这个生龙活虎的小家伙,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病情危重,刚来时小小的身体蜷缩在保温箱里,脚上连着监护仪,曾凌空和同事们及时给他进行了气管插管,经过两天的抢救,终于病情稳定了。 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这是曾凌空和战友们始终坚持的。疫情发生后,他和这里的50多位医护人员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改造...
正文:面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他们挺身而出,开放气道、放入插管喉镜、插入气管插管,一系列动作都冒着“极高的生命危险”;负责插管的医生团队被称为“敢死队”,因为带有病毒的高浓度气溶胶会喷涌而出,但他们冒着被感染的威胁,一次次“抢”回生命……一幕幕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时速”,铭记着一位位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正是靠着这种“...
正文:护目镜里满是水雾,那就顶着眼前的一片模糊完成操作……“像深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这种操作,这10多年来至少也做了上千次,这点雾气根本难不倒我们。” 贾佳的底气来源于实力。 在疫情救治一线,重症医学医生是医疗团队的核心力量——因为他们“一个顶俩”。 当患者需要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医生就能搞定血液通路和...
正文: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减少因缺氧而带来的生命危险。在收治危重症患者医院里,通常都有一支由麻醉科医生组成的插管小分队,他们的每次操作都可以说是生死之战。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麻醉科医生迟晓慧接到紧急通知有病人需要插管,赶紧组织人员前往病房。 这是疫情...
首页 前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