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6422 项符合 民生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81-400 项 (搜索用时 72 毫秒)

正文: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2020年12月28日至...
正文: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中方在与非方充分沟通后,及时调整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节奏,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三大领域倾斜,为非方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保护民生提供重要支撑。2021年将要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是在特殊时刻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出访非洲前夕,王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方将围绕疫苗合作、经济复苏、转型发...
正文:人民群众稳收增收、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得到切实保障。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正在空前展现。     历经8年的不懈奋斗,新时代宏阔发展进步的中国,无比契合了和平...
正文:在反贫困斗争的实践中,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把改善民生、消除贫困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层面中生动的反映。 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精准扶贫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包括四个方面:“扶持谁”、“谁来扶...
正文:过“紧日子”的前提是会过日子,要通过提质增效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要继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同时,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到节用裕民,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正如刘昆部长所言,“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让民生保障延伸到未来。”如此,方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正文:积极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无息贷款债务,提供项目技术、智力、人才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根据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一带一路”...
正文:低保标准与时俱进彰显民生情怀 来源:中国经济网     寒冬时节,天气愈发寒冷,但有一组数据,让我们在这个冬天感到暖意融融——2020年,我国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月665元和每年5842元,同比增长7.7%和11.3%;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人均每年1077...
正文: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是民生保障之本,也是扩大内需、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就业问题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是要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当前我国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但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劳动力结构与经济结构、劳动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就业压力较大,...
正文: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出投资的关键作用,围绕补短板、惠民生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发展格局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要把提高供给质量和提升需求层级有效匹配。供给和需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矛盾统一体,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高质量供给要有高层级需求支撑,高层级需求也要高质量供给来满足;高质量供给可以转...
正文:改善和加强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坐标,深切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就能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激发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
正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着力缩小收入差距,这是民生领域的重点任务。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
正文:国家治理应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众需求为导向,重视民生服务,让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惠及百姓。     具体来说,首先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缩小数字鸿沟,让人民群众真正体验到依托新技术的行政服务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从而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其次,应持续推进便民智慧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民众所关心的领域,构建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体...
正文:广州作为首批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区)创建城市,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很早就关注到残疾人设施设计的缺点,如今正酝酿对残疾人必经路段、重要建筑、行人天桥无障碍设施及路线加以优化改造的建议。     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的关键。在...
正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完成全部人口都用上电的历史性任务,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基本能源供应和服务……实践表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于新时代做好能源工作、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
正文: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经过5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正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围绕这一定位,今年住建部门将从五个方面来完善相关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 第一,完善政策协同机制,特别是要加强住房和土地、金...
正文: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千针万线,事无巨细,住房和城乡建设处处落脚民生,件件关乎百姓生活。     “十四五”开局之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如何迈好第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哪些实招?“新市民”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怎样解决?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     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
正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国家需要为指引,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强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创新发展,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要发挥...
正文:强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 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保障民生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从5日晚开始,强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0℃,多地刷新今冬以来气温新低。面对寒潮,各地交通、电力、农...
正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改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
首页 前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