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22 项符合 民法总则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41-16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正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民法总则性质的民法基本法。 ●2002年 2002年12月23日,民法典草案首次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这次审议后,根据多数意见,立法机关决定仍然采取“零售”模式,先制定单行法,再汇总成民法典。 (文字统筹:光明日报记者靳昊、刘华东) 《光明日报》(...
正文:报告指出:孙宪忠等代表提出的第70号议案,提出民法总则基本的制度框架及立法指导思想。对于议案提出的建议,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在民法典编纂工作中认真研究。制定民法总则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     这意味着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迈出了第一步,开始步入轨道。可以说,孙宪忠几份有关民法典编纂的议...
正文: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 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草...
正文: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 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草案充...
正文:5月22日,由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民法总则“合体”而成的完整版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实现这个梦想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离不开它。 起草之时正值我国互联网...
正文:草案基本保持现行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的要求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并将“附则”部分移到民法典草案的最后。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草案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
正文:最高立法机关确定了编纂民法典“两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即《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 2016年,制定民法总则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这一年,83岁高龄的法学家、中国民法学奠基人之一魏振瀛,写了一份密密麻麻提纲,上面写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法总则”。2017年3月...
正文:代表中有不少人曾参与2017年民法总则的审议与表决。翻开民法典草案,不知他们是否回忆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国人想干成的事,一代一代人最终要做成它”。 数易其稿,字斟句酌里的民生情怀 2019年11月28日晚6点,北风萧瑟,暮色四合。会议室的门一打开,里面激烈的辩...
正文: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有关民事法律的实践经验,提炼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则,形成民法总则草案,2016年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三次审议,2017年3月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正文:杨立新表示,早在写民法总则的时候,就出现了大量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争论。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原告李某在网游中的顶级装备被另一玩家盗走,李某找游戏运营商交涉未果后,以游戏运营商侵犯私人财产为由提起诉讼。庭审焦点集中在李某丢失的这些虚拟的东西到底算不算财产。 杨立新评论认为...
正文: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前,我国已修改婚姻法,出台了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3月,作为中国民法典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
正文: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已经在2017年完成。第二步是编纂各分编,最终与民法总则合并,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2018年8月以来,人大常委会对几个分编草案多次进行审议和修改完善,形成民法典草案并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张业遂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
正文:编纂工作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这项工作已经在2017年完成。第二步是编纂分编,最终与民法总则合并,形成统一的民法典。2018年8月以来,人大常委会对几个分编草案多次进行审议和修改完善,形成了民法典草案,并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这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
正文:他不仅是民法总则制定时的参与人,也是制定民法各单行法、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主要参与人。在杨立新教授对民法典深刻独到的观点中,我们的采访开始了。     “民法典编纂,掀开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新篇章”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全国人大两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都无疾而终。改革开放后,又有两次民法典的立法...
正文:立法机关决定以“二步走”的方式编纂,先制定《民法总则》,再制定民法典分编。2017年3月,《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纲率先出台,使得民法典的制定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     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也随之启动,各分编草案在与《民法总则》整合后,《民法典(草案)》终于在2019年12月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在...
正文:在编纂过程中,先行制定的民法总则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初次审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拆分审议,各编历次草案都依法进行论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民法典编纂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科学立法、...
正文:2017年,民法总则获表决通过。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多次审议。2019年“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由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成的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则,共84章、1200多条,是一部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正文:为了有序推进,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修改完善的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成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7年3月,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
正文:实际上,这一开门立法的传统,早在制定民法总则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相应地,正是有了五年多来开门立法的形式保证,民法典草案目前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质量水平,这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基本前提。 进一步来说,通过有效的开门立法,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既是在立法过程...
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介绍,按照我国民法总则规定,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民事无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民事行为通属无效;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如进行与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产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则该行为无效。 近年...
首页 前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