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731 项符合 村集体经济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21-240 项 (搜索用时 66 毫秒)

正文:建大棚、养鱼塘,发动村民入股,建设索洛湾古镇、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0万元,村民人均年分红1.7万元,人均收入比十年前翻了10倍。 “共产党不就是为人民服务?!”柯小海憨厚一笑,“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每天都是笑着睡着的。” 始终有人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为着主义,抛家...
正文:建大棚、养鱼塘,发动村民入股,建设索洛湾古镇、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0万元,村民人均年分红1.7万元,人均收入比十年前翻了10倍。 “共产党不就是为人民服务?!”柯小海憨厚一笑,“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每天都是笑着睡着的。” 始终有人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为着主义,抛家...
正文:红梨村以“上造种烟,下造制种”为主要产业,共有贫困户39户,贫困人口132人,村里致贫的主要原因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黄烟利返和政策扶贫入股水电站,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同时,村内相关交通和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居环境较差。 客家文化特色产业园已进入招商阶段,乡村旅游已初具雏形。杨波/摄 驻红梨村定点...
正文:谋划全村产业发展,村党支部定下了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思路。思路有了,对口帮扶昭觉县的绵阳市涪城区,为火普村带来了资金和项目。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很快确定了以“种养”为主的产业发展项目。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推动项目,党员干部忙前忙后,步履不停。 2017年,火普村成立涪火专业养殖合作社,利...
正文:“该项目收益资金都用于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帮助贫困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五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黄仅鹏告诉。 五华县横陂镇西湖村“第一书记”王素文说,该村投入100万元,入股五华县惠农新能源公司的光伏扶贫项目,同时投入100万元投资电力公司下属企业,这两项投资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0万元收入,为西湖村...
正文:村民廖庆蓉种的白菜、辣椒,还有山里采的地木耳、重阳菌,去年卖了3000多元。目前,蜂蜜、野生猕猴桃、野生老茶、纯酿苞谷烧等扶贫产业已初具规模。 去年,青山溪村实现脱贫摘帽,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也将从原来4000多元增加到近万元。
正文:过去,400多位留守山民靠房前屋后的种养或外出务工为生,2010年人均收入约6400元,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     2013年,县城至西坑镇的322国道具备通车条件。让川村与县城的距离缩短至18公里,行车不到20分钟。这里还成了游客前往安福寺、铜铃山、龙麒源等景区的必经之地。     公路带来希望,隐世小村...
正文:村民持股比例82.7%,村集体持股比例17.3%,改造后由村集体组建经营主体,年底分红,既增加村民收入,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 长子县副县长申丽光介绍,当地还采取育苗基地普惠贫困户、专业队种吸纳贫困户、连翘林地流转受益分配贫困户三种途径助力脱贫,如种植连翘的合作社优先吸纳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据统计,近四个...
正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万元,集体资产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过去穷山村土庙子,成了小有名气的富裕村,张立峰也真正尝到种地的甜头。 张立峰把扣地的视频发在了微信朋友圈。过去他不想当农民,是觉得一说农民就是农村户口、种地的、没文化、没出息、小农意识。现在的他,早已不认为农民的身份掉价了,他经常晒自己的家底:崭新的...
正文:“过去的心愿只是发展边麻沟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联合党委成立后,感觉担子更重了,一个边麻沟村富了,还远远不够……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发展,我们的路还很长。”李培东说。(材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正文:为多渠道助推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贫困农户增收,促进脱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变,桂平市积极实施“借光扶贫、兴旅扶贫、靠网扶贫、依企扶贫”。目前,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89%,151个贫困村均成立有村民合作社、电商服务点;有21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带动125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8600元。 《...
正文:在他的带头下,到正月底,村里一共收到捐款40余万元,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燃眉之急。 他在利益面前往后靠,在工作上面却总是向前冲。深二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过去村两委干部做事情“各自为政”,只顾本自然村的利益,融不到一起。王大源上任后,经常召集村两委干部一起讨论村里工作,充分吸收大家意见,并总是把最累最困难的工作分摊...
正文:从当初的大包干,到如今农民既能享受到土地流转收入又能拿到村集体经济分红,小岗村的历史与今天,是中国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生动写照。 “回首改革历程,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都大量依靠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经验,中央保护和支持干部群众满腔热情投身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 ——...
正文:移民搬迁后,移民村经济发展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通过帮助移民就业、流转土地、争取项目及上级投资等多种帮扶形式,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     采访团来到的郏县马湾移民新村,是由原来的淅川县马湾、王沟、马沟3个村共388户1672名群众搬迁至此。迁入6年来,村里的生态旅游、绿色餐饮、光伏产业、花卉苗木、反季节蔬菜种植等特...
正文:依靠花木产业,虽然富了花农,但村集体经济实力怎样才能更强?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漓渚该怎样才能做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新时代新征程,漓渚镇自我加压,酝酿新一轮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前提是产业兴旺。”对比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战略,漓渚镇党委书记裘剑平认为,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做到“产业兴、农民富、村...
正文:在产业支撑、多元投入、主体培育、土地利用、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6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着力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兰花综合交易集散、农业科技支撑、农业新型主体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10个方面的试点内容。 未来,漓渚的花香将成为一块拉动休闲农业集群发展的金字招牌,让绍兴柯桥漓渚镇真正成为“留得住人”的美丽乡...
正文: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村集体经济不能依靠自身“造血”的窘境,义乌市还创新政策,对土地征收后剩余土地人均不足0.2亩的村子,按村子规模划拨2亩左右的村留商服用地,用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三产业。 义乌商贸集聚区国土分局副局长周尚志表示,虽然这些会给政府带来一些负担,但也是应该的。“我们一直强调政府不能与民争利。我...
正文:到2016年底,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空壳村”第一次有了12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康军胜用村里第一笔资金为老百姓谋得了很多实惠。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代缴了医疗保险,为村上的大中专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给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再加上贫困户在藜麦地里打工的收入,2016年,贫困户仅藜麦一项就增收了600...
正文:苍南县去年出台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双十”举措,整合12家部门出台10项扶持政策,完善10项运行机制,共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该县着力把乡贤资源打造成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乡贤回归工程”,支持和鼓励当地乡贤、在外苍商回村投资,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苍南县还以“聚八方合力,助集体经济”活动为载体,由12名...
正文:三五年后,这里将成为我们村集体经济的新支柱。”参加劳动的村民满怀自信地介绍说。     要问村民们的这种自信从何而来?他们的回答是:源于对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的信任。范振喜带领的村干部每作出一项决策,都想着全村老百姓的利益,并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正是有了这样的带头人,才让这个昔日大多数家庭处在绝对贫困线下...
首页 前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