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147 项符合 月球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6 毫秒)

正文: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实践也反复证明,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支撑。只有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才能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在全面...
正文:从1970年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开始,我国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相继涌现,50年时间成功发射了300个航天器。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体现的正是一种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初学者”心态。涵养“初学者”心态,可以说正是求知明理、干事创业所必需的素质。 中国工程院...
正文: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还搭乘嫦娥五号进行了历史性的月球之旅…… 当前,中国社会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热情。截至2020年底,北京冬奥组委已成功签约38家赞助企业。同时,各赛区从今年2月开始展开一系列测试活动,并为加强各类赛事辅助人员的滑雪、外语等专业技能制订了相关计划。 在14亿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
正文: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环拍成像,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此外图像上方可见已完成表取采样的机械臂及采样器。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知识产权制度是近代科学技术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自英国1623年颁布第一部现代...
正文: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到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我国瞄准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后发先至”。 “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16.9%。2019年,基础研究投...
正文: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这些都离不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疫情防控科研攻...
正文:图为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专章部署,放在规划任务的首位,这在我们党研...
正文: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北斗全球系统完成星座部署,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各领域的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
正文:载人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应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将有更多新进展。 中国还计划在今年发射风云四号B星和风云三号E星两颗卫星,“十四五”时期还要再发射5颗风云卫星。风云三号E星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晨昏轨道业务运行的极轨卫星,弥补当前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的不足。 新的一年中国航天好戏连台,长征火箭家族中发射成功率最高的长...
正文:“除了实现地外天体采样,我国还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她一边播放探月精彩图片和视频,一边引导学生开展思考。     弹幕问答、词云分析、课堂表情包……在思政课上,一系列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学生们时而用手机与老师互动,时而跟着音乐节奏唱《国歌》,时而又打开小程序在线答题。    ...
正文:今天(2021年1月18日),在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的见证下,我国国家航天局首次对外发布《月球样品管理办法》。 今天(18日),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大使走进中国探月工程”活动,邀请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来到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体单位国家天文台,宣介《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颁...
正文: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与上世纪进行的月球采样相比,我们的自主避障软着陆和智能自适应上升方面已然达到一个新水准。”张洪华自豪地说。     东方红一号     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     时光回溯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
正文:嫦娥五号 已平安到家 但很少有人知道 这是一次 迟到三年 的“旅行” 新青年第160期 嫦娥五号工程师 王琼 为你讲述“嫦娥”奔月背后的故事 《月球巡游记》 16年前的“探月目标” 只有我们实现了 世上没有平坦的路 只有认真走路的人 来源:新华社
正文: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但人类对太空、对月球的了解,都超过了深海区域,万米深渊更是人类科研的“无人区”。6000米以下的深海区,是解决生命起源、地球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领域, 与一些载人潜器作为探险设备的定位不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未来将作为常态化科研装备投入使用,这将助力我国在未来大深度海...
正文:在12月4日当天,爷爷正在观看嫦娥五号的新闻,他答应爷爷可以制作一架飞行器带爷爷去月球看看上面有没有玉兔。正是这样的一句玩笑话,便开始了他的“奇思妙想”。 从12月4日开始动工,到17日嫦娥五号重返地球,安旭每个晚上都要加班到深夜。他希望能在嫦娥五号回家当天,把模型赶制出来,为航天科研工作者点赞,为祖国献礼。...
正文: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如期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行星探测新征程,正在逐渐抵近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为世界各个角落提供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吹响中国空间站建设号角……一系列重大任务的完成,使得2020年在中国航天史乃至世...
正文:回首2020年,展望2021年,已故的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从月球回望地球时说的话发人深思:"你会立即产生一种全球意识,关乎人类和方向,以及对世界现状的强烈不满和为之努力的冲动。从月球上看,国际政治显得如此渺小。”     如果2020年有一个教训可在2021年借鉴,那就是:如果人类想有一个可以赖以生存的星球,那...
正文:这虽然是一个怪异故事,但是站在现在科技的角度看,故事中所包含的几个元素却令人惊异: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月球上明亮的地方,是太阳照到月亮的凸处而显现的;有八万二千户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     然而,现代人类得知月球凹凸不平、有山脉、有平原的真实面貌,却是在1609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制造出第一架现代天文望远镜之后...
正文:地图不再限于用符号和图形表达在纸上,它可以经可视化加工表达在屏幕上,卫星遥感影像甚至可以把人们的视野拓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 “我曾一度怀疑自己工作是否有意义,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很难在那个苦地方待下去。”刚入伍时,陈超和很多新兵一样,不理解为啥现如今还需要守着这些纸质地图。 地图是指挥作战必不可少的...
正文:去年年底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备受各方关注,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中国政府愿意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不过遗憾的是,美国自2011年开始,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中国同行开展任何合作交流项目,能不能合作,还要看美国政府的政策。     科学无国界,合作无远近...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