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147 项符合 月球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01-120 项 (搜索用时 55 毫秒)

正文:这是12月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拍摄的嫦娥五号上升器在轨将月球样品容器转移至返回器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总工程师孙武介绍,此前的任务中,我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进行过多次交会对接,都应用了该微波雷达,优异的表现证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但不同的是,这次交会对接是在38万...
正文:嫦娥设计师谈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6日)早上,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上升器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开始,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
正文:嫦娥五号任务被称为是目前为止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航天工程,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高速再入返回都是中国航天的首次,也为将来的载人登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目前,它已取到月球土壤并打包封箱。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查看嫦娥五号快递物...
正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今天凌晨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月球轨道进行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总台央视记者李厦: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之后,经过了2天多的飞行,目前已经距离轨返...
正文:从2007年10月发射升空开始,累计飞行了494天,在完成了全部使命后,在地面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2009年3月,准确飞向了月球预定撞击点(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也就是丰富海区域。     小明:撞击月球?那就是硬着陆吗?     嫦娥五号:是的。撞击月球是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
正文:而这次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就不同了,上升器比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小了很多。在对接前,上升器的质量大概只有三四百公斤,而轨返组合体加在一块有将近2000公斤, 这么大的质量差距,如果采用此前简单的碰撞对接会发生什么呢?想象一下,一个成年人跑步时撞到一个小朋友会怎么样,就知道了。 所以,为了让上升器不被撞飞,轨返...
正文:不同的是,这次交会对接是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难度更大。与近地轨道相比,月球轨道没有卫星导航等服务资源,微波通信是中远距离测量的唯一手段。同时月轨环境更复杂,要克服月球引力影响,因此自动交会对接对微波雷达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为此,25所攻克了大宽角度测量等关键技术。 此次交会对接是体量相差巨大的“...
正文:“嫦娥奔月”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浪漫神话,寄托了中华民族世代对于月球的无限憧憬,中国人的探月梦想也从未停止,一个民族的千年梦想化为了现实。     近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拍摄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     中国首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嫦娥”和“玉兔”的着陆地点,也被命名为“...
正文:动画演示我国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轨道器逐渐接近上升器     ↑轨道器与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 ...
正文: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作者:段逊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张文军 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6日电(段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
正文: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从上升器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开始,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获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     后续,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择机返回地球。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王世玉 李厦 李宁 杨弘杨 陶嘉...
正文:2019年1月,中国的月球车登陆月球背面,这是全球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月球车。 “未来,中国还有一系列宏伟目标,包括建立月球科研站和载人空间站。中国的航天员和科学家们也在讨论载人火星任务。” 《朝日新闻》——“嫦娥五号”挑战着难度更高的任务 日本《朝日新闻》12月4日发表题为《中国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表面...
正文:月球上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约27天,由于没有大气层保护,月球昼夜温差极大。为避开极端寒冷环境,嫦娥五号必须在月球白天完成采样和其他任务,保证在月球入夜前离开。 工作地点不是随机选择的。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附近降落并实施采样。过去,没有人类或是探测器到访此处。40多年前,美国阿...
正文:据悉,此次“嫦娥奔月”是我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将创造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等诸多中国“第一”。 此前,“奋斗者”号潜水器在逐梦深蓝的道路上又“潜”进了一大步,13次下潜大海深处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已达到世界...
正文:从月球带回来的宝贝,又有怎样的价值?《新闻1 1》连线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共同关注:嫦娥五号,怎样实现航天史上的“首次”? 起飞后23个小时过去了,上升器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裴照宇:上升器昨天实现月面起飞之后,进入到预定的轨道,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它做的主...
正文:这几天,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繁忙工作的画面不断刷屏: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首次月面起飞上升,接下来还要完成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多项“首次”的背后,是表面采样机械臂技术、地面测控技术、月球轨道对接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嫦娥五号一次次精准的操作不仅创造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领域新的技术高度,也为中国航天事业写下...
正文:来源:海外网 12月2日,中国嫦娥五号完成月球挖土,并向地球发回高清大图。全球小伙伴成了“云监工”,齐刷刷围观“嫦娥奔月”。 英国《卫报》报道,如果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美国、前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将月球土壤带回地球的国家。法新社12月1日报道,这将是40多年来,再度...
正文:经过科研团队的数据接收和处理,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同时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据介绍,这面特殊的国旗由国产特殊材料制作,重量仅12克。照片中“嫦娥”手中的国旗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抹鲜...
正文: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援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凯蒂·乔伊博士的观点说,嫦娥五号采集的新样品会加深对月球火山史的认知。     法新社援引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的话说,这项任务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使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文章写道,嫦娥五号收集最“年轻”的月壤,将帮...
正文:点火起飞前,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国旗展开并对国旗拍照,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国旗“独立展示”。接下来,嫦娥五号回家路还将经历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轨返分离等关键步骤,最终由返回器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这将验证我国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能力,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及建设月球科研站奠定坚实基础。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