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9 项符合 月球探测工程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39 项 (搜索用时 64 毫秒)

正文: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时,距离人类首次登月已过去35年。为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新一代航天人加入追赶的队伍。王夕在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读博士期间,赶上了中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的升空。     王夕说:“长五首飞的时候,实现的运载能力排在了世界第二,标志我们的运载能力正式迈入了世界的第一...
正文:这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 至此,我国自主申请命名获批的月球地理实体名称共计12个。地理实体命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月球探测及其科学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我国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和嫦娥四号高分辨月面影像数据申报...
正文:这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至此,在IAU公布的月球地名中,已有27个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形单元。 在月球上起中国名有何意义 据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介绍,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活动始于17世纪初期的欧洲,后来转移到20世纪月球观...
正文: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月球探测及其科学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此次命名是对嫦娥四号任务开创人类先河伟大壮举的纪念,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
正文:向全世界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这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记者胡喆)
正文:任务成功的背后,既有像叶培建这样多年奋战在月球探测工程研制战线的老兵,也有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主任设计师,更有像张熇这样的巾帼女将——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在不同岗位陪伴着嫦娥四号。 这些女科研人员,被称作嫦娥四号研制团队里的“嫦娥”女神。“嫦娥”飞九天,“玉兔”游广寒,她们遥望天际,用自己特有...
正文: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 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探索外层空间的必然选择。吴艳华介绍,实施探月工程以来,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逐步取得了一定成绩。 ...
正文:15年前,即2004年1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而“无人月球探测”又分为“绕、落、回”三步走。 在嫦娥四号落月之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4颗月球探测器,分别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以及为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即嫦娥5T,它们飞越38...
正文:探月工程一期(2004年—2009年):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立项的请示》,标志着月球探测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从而开启了探月工程的光荣征程。 ——探月工程二期(2008年—2014年):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主要目标是实...
正文: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集团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不断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在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集团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申请专利31152项,其中获...
正文: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从2003年开始。按照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2019年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的采样返回。 李国平说,四期之后,“我们还要建设月球科研站,包括机器人探测、载人月球科研探测等,这是更长远的任务”。
正文:中国日报网9月13日电 着眼于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带着“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翅膀”的美好畅想,科普中国网拜访了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这位年近83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依然保持“ 每晚11点半睡觉、早上5点钟起床,从不午休”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对于科普工作,他...
正文:至于月球探测工程三期即“绕”“落”“回”中的“回”这一步,其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这项任务包括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两次任务。其中,嫦娥五号计划明年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4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
正文:不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猎鹰重型”的发射难称“壮举”,“猎鹰重型”本身甚至算不上“重型”。 据美媒报道,“猎鹰重型”是在“猎鹰9号”的基础上改进的,其近地面轨道有效载荷为63.8吨,是目前现役运...
正文:利用月球背面可屏蔽地球无线电干扰等优势,嫦娥四号将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通过发射月-地数据中继卫星,嫦娥四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地月之间的测控和数传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走到“台前”也意味着中国探月第四期...
正文:近日,《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火星科学概论》主编欧阳自远院士,围绕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火星问题,揭秘探月之后,人类将如何出征太阳系中的“下一站”——火星。 红色的星球:蓝色的梦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人类探测和登陆月球,最多只是跨出了自己的门槛,但我们始终被地...
正文:月球探测工程于2017年年底发射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实施月球无人采样和样品返回地球,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同时开展载人登月概念研究。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航天还将建成完备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空间科学发展,实现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迭代,继续提供国际商...
正文: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三大步中,都伴随着李云松在星载图像、视频压缩编码研究的每一小步前行。从第一次看到“嫦娥一号”回传图像时的欢呼雀跃,到如今经历多次重大任务后的平静淡然,习以为常的超高航天要求已与这位年轻的“老江湖”难解难分。 “嫦娥三号”联试中,曾出现一些图像方面的问题。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几...
正文: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如今已进入第13个年头。2013年,玉兔号月球车因为技术限制沉睡在了月球上,不少网友都为此感到惋惜。令人期待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谭永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下一次探月,关键就是要解决“回来的问题”。 “2017年12月,我国...
首页 前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