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 项符合 普查对象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32 项 (搜索用时 61 毫秒)

正文:据介绍,为了方便大家申报普查信息,尽量减少对普查对象的打扰,国家统计局对普查短表首次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方式,开发了自主填报程序,允许大家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联网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住户可在普查员上门摸底时向普查员说明,请普查员提供自主填报的账号。选择自主填报的住户应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
正文:与历次人口普查不同的是,这次普查全面采取电子化采集方式,由普查员使用智能手机或PAD登记普查对象信息并联网实时上报。 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自主填报 除了全面采取电子化采集方式外,这次普查还增加了自主填报的方式,普查对象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自主完成填报和报送。 个人信息全程数据加密 确保安全 此外,...
正文:为尽量减少对普查对象的打扰,这次普查还首次对普查短表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方式,开发了自主填报程序。住户可在自主填报和普查员二次上门两种方式中任选其一。 记者在随北京市普查员杜慧婧入户摸底时看到,住户选择自主填报后,普查员手持的电子终端上会自动生成一个住户专属二维码,普查员将自主填报码和密码发送给住户,住户可以...
正文:《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人口普查要收费?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为由的诈骗案件。国家统计局和公安机关均表示,人口...
正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同时倡导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700多万普查人员将于11月1日起走入...
正文:这次普查,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涉及地震、地质、气...
正文:《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本次普查对象为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包括工业源247.74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37.88万个,生活源63.95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40万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3497个。2017年,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氨氮96.34万吨,...
正文:通知明确,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普查标准时点是202...
正文:答:这次人口普查对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相同,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记者:这次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正文:问:很多普查对象都关心,普查获取的资料是否会被泄露,是否成为有关部门进行处罚的依据?     答:《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因此,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
正文:此次普查历时三年,普查对象为中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2/3的陆地是在3500米以下的低海拔和高海拔区域,同时25度坡度以下区域占国土面积的八成。单条长度500米以上的河流总长度为655多万千米,单个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总面积9.62万平方千米,冰川与常年积雪面积近5...
正文:普查对象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普查内容是省、市、县三级政府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服务内容、服务实效和监督考核等,涵盖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综合政务移动客户端、统一政务服务热线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服务渠道。 二、方式和时间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统...
首页 前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