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088 项符合 无人机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57 毫秒) |
正文:并通过智能平板教学一体机自学……放学了,孩子们并不着急回家,而是来到“公能”教室,拼拼乐高积木,练习弹弹钢琴,学学操控机器人、飞飞无人机、试试3D打印,或者看看书、练练字。在每一个“公能”教室里,就连课桌的摆设也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摆成圆形或“蛇形”,便于交流和讨论。
进入“公...
|
正文: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分队借助无人机对任务大堤进行低空红外侦测时,发现一处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泡泉。官兵利用手中全站仪等装备计算围堰、封堵所需土方量,在应急分队赶来前,就拟定出了处置方法。
科技装备和专业设备的运用,既有效增强了部队应对能力,又对官兵实现了人性化的保护。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执行救援任务的官...
|
正文: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悬崖钢梯上,“悬崖村”村民沿着钢梯下山(5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初心:“战贫”之役 尽锐出战
清晨,大凉山,通往“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的钢梯闪着银光。
驻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5月,村里的84户贫困户搬下山...
|
正文:7月19日拍摄的三峡枢纽泄洪深孔泄洪景象(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新华社武汉7月19日电(记者李鹏翔、李思远)19日2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4.6万立方米/秒,较本轮洪水的峰值6.1万立方米/秒下降了1.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受长江上游及三峡区间来...
|
正文:这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一角(7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水进,人进!
7月11日晚8点,暴雨如注,雷电交加。
长江九江水位高达22.61米,高过坝面20多公分,洪水不断往上涨,一个浪头打过来就可能洪水漫堤。
51岁的江洲镇江洲村村支书余乃胜站在堤坝外的江水中,...
|
正文:7月18日,游客在参观西宁园博园河湟民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新华社西宁7月18日电(记者李宁)绿树花海成片、楼阁湖面相映、河湟民居错落。作为国内海拔最高的园博园项目,西宁园博园18日开园迎客,实现从工业园到大花园的华丽转变。
西宁园博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距西宁中心城区约25公...
|
正文:雷达流速仪、大数据预警、红外无人机搜救被困人员……面对凶猛的洪水,高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新时代的抗洪“战术”。越来越多的抗洪科技利器被运用到抗洪抢险一线,让抢险救援更加科学高效。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
|
正文:建议用基于雷达波的探地雷达、全天候无人机、基于电导率的堤防渗水探测仪等先进技术,加强堤防的巡查、诊断和抢险技术。
二是疫情常态化下的防汛减灾工作面临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要两手抓,强短板,做好迎大汛的各项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
正文:7月11日赶到这里参加防汛抢险的火箭军某部官兵,利用无人机对方圆几公里的地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观测,寻找渗漏点。无人机对管涌和泡泉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后,应急分队随即组织人员采用砌养水盆和围堰的方式封堵管涌。
借助科技手段,几天时间这支部队帮助这个区域发现并排除管涌险情15处,有效保护了大堤的安全。
跟他...
|
正文:解放军报南昌7月16日电谷任红、记者陈利报道:从气象水文预报到防汛监测预警,从无人机红外侦察到各类信息指挥平台……连日来,随着科技抢险“利器”的广泛应用,抗洪一线官兵如虎添翼,部队遂行任务能力大幅提升。
记者从东部战区抗洪救灾前进指挥所了解到,担负气象水文值班任务的某部官兵利用气象水文信息综合显示应用系统、精...
|
正文:疫情发生初期,在一些欧洲媒体的报道中,中国采取的全面封城、使用无人机等严格防控措施是“专制”,是“侵犯人权”;但是,我们看到欧洲国家后来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今天看来,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显而易见。这场危机结束时,我们有必要再做评估。
魏柳南(Lionel Vairon)法国国防部研究员
...
|
正文:这是位于山东青岛高新区的建设中的济青高铁红岛站(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稳住了!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数据不错”“超出预期”……16日刷屏的年中经济数据让不少企业舒了一口气。
“最近基建需求大,从我们卡车和工程车轮胎模具订单猛增就能感受到经济活力,风电零部件订单也不减反增,工...
|
正文:7月14日,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溃堤后的三角乡各村(无人机照片)。7月12日晚,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修河三角联圩发生溃堤,洪水大量涌入三角乡区域,周边许多村庄受灾严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隽辉/摄
7月14日,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湖东学校安置点,李秋红和她的孙子。由于家中浸水严重,他们于13日下午来到这里。九江...
|
正文:无人机拍摄的贵州省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秋景。新华社发(资料图片王炳真 摄)
十多年前,他从省外务工返家,为了就近照顾家人,开始在村中创业。发展过中药材等产业,但因为缺特色、少技术,失败了。
之后他选择种彩稻。“彩色古稻算是稀有品种,相比一般水稻,这些稻米具有淀粉含量低、花青素含量高等特点,吃起来口感也好。”...
|
正文:无论是智慧物流的不断升级,让人们的网购体验持续改善,还是无人机助力“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人们身边的消费场景,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百姓身边的故事”。由此不难理解,小康生活的内涵,就在老百姓不断改善的衣食住行中,就在每个地方日新月异的发展里。
如今,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向更灿烂...
|
正文:我们看到,在铸就人防“铜墙铁壁”的同时,大数据、无人机等“技防”力量也在不断充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综合运用卫星监测、气候大数据分析,让汛情预测和预警精准到位,及时发现问题、提示风险;现代技术让指挥系统顺畅自如,第一时间有效应对、启动预案;无人机排查巡查,提供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巡查人员安全;遥控“...
|
正文:在贵州,铁路公安处防洪工作组民警利用无人机对铁路防洪点进行3D建模,随时了解区段内1016处防洪点巡查工作情况……防汛救灾工作秉持“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既防一万、又防万一,从各个方面去考虑,让工作的成效最大化。
突如其来的风雨与洪水,可以席卷河堤、裹挟波浪,却阻拦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
|
正文: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施工现场(7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总量多、局部地区强度大,数百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西南等地出现多起山洪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
|
正文:黄千高速公路项目组负责人刘盾站在镇政府外面,看着无人机里传回的实时画面。
北岸镇临近杭瑞高速公路,临近公路的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上,水已经没过了房屋的一楼,屋子里还有几名被困的老人。
最终,他们一人驾驶铲车,一个站在铲斗里,把铲斗升到二楼救出了被困群众。一个上午,工程队共解救出22名被困群众。
水退去后...
|
正文:冯绍军认为,完好性是未来数字无人世界的“标配”,可以让用户在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时,用得更安全、更放心。
什么是完好性?
“导航系统给出来的信息,它的正确性是否可靠,及时地给出一个警告,让用户避免使用这个错误的信息,就是完好性。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转换到一种安全的模式,避免...
|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 |